張承越
(東華理工大學 南昌 330013)
吉州窯瓷文化是江西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陶瓷史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江西文化旅游越來越重視文化的體驗,其文化品位的豐富、文化風格的獨立、文化形態的精致,是其文化旅游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其競爭優勢的核心,吉州窯瓷文化藝術資源的視覺重構將為衍生品的開發提供新的機遇和挑戰。
吉州窯瓷文化藝術資源的視覺重構,就是將文化融合理論、文化資源學、文化遺產學、品牌學和營銷傳播學等學科的有關理論應用于旅游景點的品牌建設,為制定旅游景點的品牌開發策略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為我國旅游景區品牌實踐尋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因此,通過深入探索旅游品牌塑造、營銷和傳播的理論,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旅游業所面臨的同質化競爭、模仿等挑戰,從而推動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入開展,它既可以促進傳統的兩大行業的變革,又可以激活一種全新的、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模式,從而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更加人性化、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從而更好地適應人們的個性化、多樣化的文化旅游需要。其中,吉州窯瓷文化的歷史背景和歷史遺址等視覺要素的提煉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吉州窯瓷文化中的特色文化、地域特色進行可視化要素的轉換,并對其進行整合、管理,使得吉州窯瓷文化更加系統化、完備、有序,進而推動吉州窯瓷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構建一個具有濃厚歷史底蘊的文化旅游品牌,不僅能夠增強當地的魅力和影響力,還可以促進目前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護好吉州窯的陶藝文化,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課題,要將創新與傳統相結合,并緊扣當前政治熱點,使吉州窯瓷文化得到有效的繼承和發展,從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利益。
文化和旅游業的邊界開放和模糊,為這兩個行業的融合帶來了可能,國家相繼出臺的一系列促進這兩個行業融合發展的政策,為這兩個行業的交叉、滲透和融合提供了外部支持和動力。在此基礎上,將吉州窯瓷文化視覺符號進行提取,引入文化創意設計拓展視角,對其進行整合,使之與吉州窯瓷文化相結合,從而開拓出一條陶瓷文化發展的新路。通過對吉州窯現有的可視化符號進行歸納和分析,以期進一步提升吉州窯瓷文化在當地的影響力。
吉州窯工藝特色鮮明,以具有禪趣的桑葉盞、別具一格的漏花、玳瑁(見圖1)以及質樸秀雅的釉下彩繪等久負盛名。其產品融會釋儒二教、法效南北百工,造型與裝飾內容包羅萬象,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社會歷史文化信息,對宋元社會生活史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吉州窯瓷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由于時代的變遷,其影響在各社會群體中有逐漸減弱的趨勢。

圖1 吉州窯的黑釉玳瑁紋盞
在進行設計研究時,要注意將視覺美學和文化意蘊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將其融合到設計思想中去,并將其應用到吉州窯這一具有強烈歷史意味的陶瓷文化中去。在傳播吉州窯瓷文化的同時,也要發揮品牌性,促進吉州窯瓷文化產業鏈的發展,因而開展吉州窯瓷文化藝術資源的視覺重構研究對發揮吉州窯瓷文化當代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時代的變遷,吉州窯瓷文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給傳統的吉州窯瓷文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因此,保護與開發吉州窯的陶瓷文化就成為當務之急。
(1)技藝斷代。隨著文天祥的反叛,三千窯工放棄了傳統的吉州窯木葉天目燒制技術,使其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導致其斷代。20世紀80年代,隨著社會的進步,吉州窯木葉天目再次復燒,但是燒制技師的數量卻相對較少,許多青少年缺乏對此的熱情,甚至拒絕接受傳統的技能培訓,最終導致吉州窯技藝的斷代。
(2)重視不夠。江西省關于保護吉州窯瓷文化的政策寥寥無幾,旅游景區發展停滯不前,景區發展面臨著同質化、低俗等諸多問題,游客無法深入了解吉州窯瓷文化背后的歷史脈絡、制作技巧等文化知識。此外,有關部門對吉州窯瓷文化保護缺乏宣傳領導和資金支持,在吉安從事陶瓷行業的人屈指可數,傳承人的熱情也在消退,導致吉州窯瓷文化的科學有效發展受阻。
(3)缺乏平臺。吉州窯瓷器文化仍停留在父子傳承、師徒傳承的保守水平。與景德鎮陶瓷相比,吉州窯的知名度并不高,潛在的瓷文化愛好者會因為地域的限制,對吉州窯瓷文化形成消極的情緒和冷漠的態度。相關瓷器文化藏品展示、網站傳播等宣傳渠道存在傳統保守、局限單一、狹窄粗獷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公眾對吉州窯瓷文化的全面認知,導致對瓷文化保護的參與度不足。
近幾十年來,由于社會的迅速發展、科學的飛速進步,不僅推動了旅游業的迅猛增長,而且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前來參觀。然而,由于傳統的景點旅游紀念品無法完全滿足這些青少年的需求,吉州窯獨具匠心的產品,由于它的呈現形態較為單調,無法充分滿足各類消費者的豐富性和個性化的需求。如果不能大膽地改變這種單一的局面,這種矛盾就會持續下去,也就無法擴大它的影響力。
目前陶瓷文化設計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傳播需求,大多數產品仍然直接沿用吉州窯古瓷器的元素,缺乏創新的設計思路,忽略了本地的文化優勢和特色,從而導致陶瓷文化設計無法滿足現代人的審美要求,新一代年輕人對此表現出抗拒情緒,進而削弱了吉州窯瓷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傳播能力和影響力。
通過深入研究吉州窯瓷文化,我們可以更好地從多個角度來探究吉州窯瓷文化的內涵和價值。選題以吉州窯陶瓷文化為設計的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吉州窯瓷文化資源的整合,明確課題研究中涉及的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相關概念。經過深入研究我們發現,吉州窯的傳統民俗活動、表演、技藝以及古建筑、歷史街區和遺址遺跡都蘊含著工匠精神,總結出吉州窯瓷文化的獨特之處,并探討它的傳承價值。筆者本次探究中主要以運用吉州窯瓷文化的視覺語言,分析其視覺表現方式,對吉州窯瓷文化的價值進行闡釋,達到繼承與發展吉州窯瓷文化的目的。現如今,當地政府非常重視培養新時代的手工藝傳承人,為他們創造了許多可利用資源,既能夠使設計符合大眾視覺審美,又能將設計作品中的陶瓷文化傳遞給大眾,以提高人們的精神高度。
(1)通過對吉州窯傳統瓷文化的分析,我們可以發掘它的各種視覺語言。我們可以把這些內容歸納為一種獨具魅力的審美風格,它們的主要內容是崇尚自然,并且能夠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吉州窯的瓷文化內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審美情趣,有利于系統地分析吉州窯瓷文化中的語言符號及其構成元素,進而對其表意特征進行深入研究。通過不同的視覺語言引導大眾了解更深層的陶瓷文化。
(2)深入解讀吉州窯遺址傳統民俗其中所蘊含的陶瓷精神和文化,并以真實歷史文化為根基,進行視覺語言凝練和提取。在了解吉州窯瓷文化之下,深度挖掘吉州窯發展歷程中的陶瓷文化故事,使用現代流行且視覺語言更為突出的視覺重構表現手法進行提取,將陶瓷工匠精神以當下受眾喜聞樂見的視覺語言設計呈現出給大眾。
(3)在確定語言元素后,選定恰當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吉州窯景區特定的歷史文化精神。不同地區的文化包含著不同的藝術特征。吉州窯的黑釉瓷是世界上著名的瓷器之一,它的窯變色斑是在瓷器表面形成千變萬化、栩栩如生的斑紋,這些由自然流淌而成的抽象化花紋,非常符合當代青年的審美。在文化衍生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從文物中提取元素,進行二次設計和衍生設計。所以,在設計吉州窯博物館的文化衍生品時,我們不僅要突出原始圖案的典型特點,還要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與這些文化衍生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過對吉州窯陶瓷文化語言及符號的提煉,以文創設計的形式表現,創新吉州窯瓷文化內涵中的圖形、文字、色彩等,將具象和意向相結合,將這些資源進行視覺重構。
(1)通過深入研究吉州窯瓷文化的傳播機制,精心提煉其獨特的文化特征,并將其融入到文化創意設計中,從而形成一種新的視覺語言,使其與吉州窯瓷文化完美融合,從而實現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研究吉州窯瓷文化的歷史和特點,了解其文化內涵和傳統藝術形式,在設計中融入吉州窯瓷文化的元素,如吉州窯景區、傳統民俗等相關的圖案、形態、色彩等。對于瓷器文化元素的收集,從文物中獲取靈感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包括元素提取和重構。運用吉州窯瓷文化的視覺語言,分析吉州窯瓷文化的視覺表現方式,對吉州窯瓷文化的價值進行闡釋,如具劃時代意義的文化價值、地標性藝術產品的收藏價值、提升精神生活的市場價值等。吉州窯品牌設計的核心理念是:通過陶瓷作為載體,將游客的情感需求融入產品,使其具有更高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不僅要保留吉州窯瓷文化的傳統元素,還要運用現代設計的手法和語言,以達到與時俱進的效果。
(2)吉安歷史悠久,“巍巍城郭闊,廬陵半蘇州”、“千年望郡”和“紅綠古金”都是它的代名詞。這里的文化底蘊深厚,擁有井岡山的革命傳統、白鷺洲的學術傳統和新干縣的青銅文化等。吉安已經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旅游勝地,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發掘。同時,吉安地處井岡山山麓,井岡山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結合吉州窯所處的區位條件及區域文化特點,因此可以在此基礎上,構建多種文化融合的“一條龍式”發展線路,通過品牌的全面營銷與宣傳,實現“廬陵文化”與“吉州窯瓷文化”的融合。同時,也要注意品牌品質,以品質為導向,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過對原有的文創形式進行升級,使之成為區別于其它瓷文化的吉州窯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符號。
隨著當今文化與旅游的深度結合,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吉州窯瓷文化的獨特性,將它們打造成一個個獨具吸引力的旅游勝地,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且能夠更好地將吉州窯瓷文化的精髓傳播出去,從而使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吉州窯瓷文化的獨特之處;同時,這種做法還可以為吉州窯瓷文化的未來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并且可以為相關學術研究帶來重要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