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艷)
(黃 康)
(王麗霞 付東菊)
(羅麗萍)
江西省石城縣財政局不斷強化政府采購監管水平,提高政府采購服務效能,優化政府采購程序,打造更透明、更優質、更高效的政府采購市場環境。
一是提升服務, 助推“零距離”“零成本”交易形式。全面實現政府采購電子化,實行“不見面開標”,全面取消紙質文件,不需現場參加開標等采購活動,減少供應商交易成本。 推行遠程異地評標,評審專家以“背靠背”方式進行評審,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干預評審活動。對供應商的投標資格條件實行承諾制,不再要求供應商提供有關證明材料即可通過資格條件審查。實行免收供應商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供應商可自行決定對采購活動作出“自我承諾”,不以收取保證金的形式進行約束。
二是建立機制,實行“首次不罰”“柔性”執法。將集中采購項目委托其他采購代理機構采購,采購人未按規定公告政府采購合同,采購人(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在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后不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合同,采購人、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或供應商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行為,屬于初次違法,危害后果輕微,及時改正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法服務理念,原則上不予作出行政處罰,給予當事人主動“反省”的機會。
三是加強管理,主動“靠前服務”充當“調解員”。 暢通政府采購線上、線下投訴舉報渠道,供應商可根據自身實際,合理提出正當訴求。 對投訴受理材料不全或不符合受理條件的,一次性告知當事人及時補正,不予受理或不屬于管轄范圍內的及時告知。當事人對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不充分、不準確,理解存在偏差的,對采購活動存在異議, 但事實依據不充分的,已經受理的投訴案件,但事實清楚、雙方爭議不大的,組織有關當事人對投訴事項進行溝通、協調、解釋。會同內部業務股室、組織專家、法律顧問就投訴事項進行審查處理,依法依規作出處理決定,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江 艷)
近年來湖北省云夢縣財政局緊密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加強政治和業務知識學習,積極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加強“雙創”及財政銜接資金績效管理,整體工作穩中有進,通過“七舉措”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是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 預算績效管理覆蓋全縣207 個行政事業單位,涉及一般公共預算、基金預算、社保基金預算,實施政府債務項目績效目標管理。每年與部門預算會議同步布置,實現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全過程、全覆蓋管理,印發《2023 年云夢縣直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細則》文件,組織指導全縣各部門開展績效自評,實現部門自我管理,提高績效目標管理質量。
二是加強績效指標體系建設。 按節點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對新出臺重大政策、項目進行績效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條件。2023 年選擇教育系統和衛生系統作為試點,教育系統完成25 個項目211條績效指標, 衛生系統完成27 個項目187 條績效指標。
三是第三方機構參與績效管理。公開招標引入兩家中介機構, 每年結合管理重點選擇財政銜接資金(扶貧資金)開展績效評價,評價金額1.5 億元以上,績效評價結果全縣通報,并作為下年度安排財政資金的重要依據。
四是開展預算績效運行監控。 對各縣直部門年初審定的績效目標申報表、預算執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實行“雙監控”,確保績效目標剛性約束,對存在問題的項目暫緩或停止撥款。同時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實施績效監測,逐步推進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債務項目實施全面績效監控。
五是開展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重點選擇三農、教育、社保、衛生、環保等民生項目支出及部門整體支出開展績效評價、 強化評價結果應用,中介機構對財政銜接資金進行績效評價,結果與下年度部門預算安排掛鉤。
六是開展績效管理業務宣傳和培訓。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培訓的平臺和機會,開展績效政策宣講,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績效管理專項培訓與考試, 今年已舉辦培訓5 次;強化財務人員樹立“講績效、用績效、比績效”理念,做到政策熟悉、實操熟練,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水平。
七是做好省市銜接工作。 參加省市專題調研座談,向上級領導匯報云夢縣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亮點特色,其中,2022 年云夢縣績效評價工作獲得湖北省優秀等次。
(黃 康)
山東省蘭陵縣財政局從“點、線、面、體”四個維度協同發力,創新開展預算績效試點工作,開創了蘭陵縣預算績效管理新局面。
一是打造亮“點”,營造預算績效管理濃厚氛圍。 2023 年初,邀請行業專家開展績效管理專題培訓活動,培訓結束后組織開展培訓考試,考試合格率納入年度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考核,進一步激發了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的工作積極性。蘭陵縣財政局出臺了績效管理相關的6 項制度,形成了預算績效全過程管理操作規程;同時,組織相關專家編制《蘭陵縣績效管理政策“明白紙”》,進一步解決了部門人員想學習但是看不懂的困境。 此外, 該局通過公開招標選取2名預算績效管理專家常駐蘭陵縣財政局, 開通預算績效管理 “咨詢熱線”, 進一步提升了業務部門績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滿意度。
二是緊扣主“線”,推動部門角色轉換。蘭陵縣緊扣“以評促管,以評促改”的績效自評主線,開展績效自評工作。 全縣62 個部門、708 個縣級預算項目開展部門自評,自評覆蓋率達到100%。 財政局選取五個部門開展自評抽查復核工作,復核結果在全縣公開,自評復核偏差率將作為下年度預算編制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是提標擴“面”,夯實花錢問效理念。 在財政重點評價方面,選取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社會關注度高的16 個項目開展財政重點評價,選取4個部門開展部門整體評價。在成本效益分析工作方面,該縣作為成本管理試點縣,在去年開展供熱補貼成本效益分析項目的基礎上,今年又選取城鄉環衛一體化、生活垃圾焚燒處置兩個項目開展成本效益分析評價。通過成本效益分析, 形成一批科學合理、動態調整的成本定額標準、財政支出標準和公共服務標準,為財政預算安排提供參考與依據。在財政運行綜合績效管理方面,該縣選取2 個鄉鎮作為試點,探索基層財政運行績效改革的實現路徑和實現形式,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四是點面成“體”,實現績效管理新突破。 該縣開展了涵蓋四本預算的績效管理工作, 實現四本預算績效管理新突破。積極開展轉移支付、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債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等領域績效管理,實現重點領域新突破。探索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深度融合, 做到所有績效信息可審核、 可監控、可評價、可公開,實現績效與預算一體化新突破。建立“評價—溝通—整改—反饋” 良性循環的績效管理結果應用機制,突破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關。
(王麗霞 付東菊)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力度全力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通知》要求,加強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落實,確保專項資金安全,近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財政局堅持“四個聚焦”,對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資金使用情況開展專項檢查, 確保每一分創業資金用在刀刃上,發揮作用,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聚焦監督重點。 根據《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修訂稿)》要求,明確了此次重點檢查的范圍、內容。 具體包括:申報貼息的個人和企業是否符合文件要求;申報貼息的貸款金額、利率、期限等是否符合文件要求;貸款資金是否按要求用于生產經營活動。
二是聚焦方式多樣。 檢查方式主要采取“查、調、訪、看”四種方式。“查”: 看貸款申報資料是否齊全,申報資格是否符合, 審批程序是否到位;“調”:前往農村商業銀行、郵政銀行調取貸款戶銀行流水;“訪”: 廣泛開展群眾走訪,了解貸款戶的基本情況;“看”: 實地查看貸款戶實際經營情況,有無弄虛作假騙取創業擔保貸款的情況。
三是聚焦問題整改。 對貸款審批資料不全的情況,責令審核單位督促補齊資料;對銀行流水存在問題的貸款戶,采取先走訪調查后上戶核查的方式,形成調查筆錄;對貸款資金未按要求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貸款戶,下發暫停發放貼息通知,并追繳已發放貼息。 同時舉一反三,全面深入剖析原因,明確責任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加強問題整改。
四是聚焦長效管理。 在后期專項資金管理中, 督促相關部門做好貸款申請人資格審查, 切實防范和控制貸款風險;定期開展貸后檢查,及時發現風險,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落實回收責任制,確保貸款“貸得出、用得好、收得回”;加強績效評價,對資金實際產出和效益進行評估,確保扶持效果。
(羅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