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在廣州”這四個字精簡地概括了廣州的生活特色。對于廣州人而言, “吃”是頭等大事,因此,從廣州菜市場的變遷中我們可以窺見廣州城市發展的縮影。
廣州舊時的菜市場“臟亂差”,沒有任何規劃,也不存在衛生的講究。甚至有個說法,廣州的傳統市場“鞋子是要濕著出來的”。
過去20年,廣州菜市場經歷了幾輪改造升級。20 03年非典疫情后,廣州市成立了三類市場(室內肉菜市場、農貿市場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改造領導小組。據從業者回憶,菜市場改造任務是當年的“民心工程”,重點要解決污水橫流、活禽交易、異味難聞等問題。
如今的菜市場,干凈整潔,品種繁多。凈菜上市,放心肉上市,列行分類; 統一購置國家規定的度盤秤,杜絕缺斤少兩;有的市場還特別配置了停車場, 讓遠道而來的街坊也能無憂買菜;有些還加入了高科技的元素。
總之你能想到的,市場都可以為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