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霞 張蕾柳南


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貿易中心之一,到鄭和七下西洋兩次到達浡泥國(文萊古稱),再到1991年兩國正式建交,中國與文萊兩國往來源遠流長,繼往開來,各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文兩國同年建立的戰略合作關系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值此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中國駐文萊大使肖建國閣下在文接受了本刊專訪。他表示,如今在中國一東盟關系良好發展大背景下,中文關系乘勢而為,雙方將彼此的發展目標和規劃緊密對接,積極深化政治互信和務實合作。未來,愿兩國在更高平臺、更廣天地推進經貿合作發展。
中文情誼深 合作結碩果
“文萊是中國的友好近鄰和東盟重要成員國。”1991年9月30日,中文兩國正式建交,兩國關系翻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肖建國表示,“中文兩國用32年的雙邊關系樹立了不同大小國家平等相待、和諧相處、互利共贏的典范。”
32年來,雙方領導人高度重視并親自推動兩國關系發展,中國多位重要國家領導人訪文,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已12次到訪中國。2018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文萊進行國事訪問,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建立了外交、經貿、防務等對口合作機制,在民航、衛生、文化、旅游、體育、教育、司法等領域簽署合作協議。2022年11月,習近平主席與文萊蘇丹在泰國曼谷出席第29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會晤,就中文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地區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為兩國關系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肖建國介紹道。
文萊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一站,中文兩國相親相知的歷史源遠流長。“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文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升華了兩國傳統友誼。”肖建國說。回首開年之際,隨著中國疫情政策優化調整,文萊就被列為中國出境團隊旅游國家名單,近期中國給予文萊公民14天赴華免簽待遇,為雙方旅游交往注入活力。“隨著更多直航開通,相信兩國人文往來將更加密切,中文關系民意社會基礎將進一步夯實。”
據了解,如今,越來越多文萊學生選擇到中國就讀,中國政府獎學金、中國—東盟菁英獎學金等受到文方學生歡迎,恒逸石化開設兩國間多個“校-校-企”三方合作模式,為文萊培養石油化工專業人才。華為2020年9月在文萊啟動“未來種子計劃”,推動文萊科技人才培養。中國駐文萊大使館近年來舉辦“中國大使獎”“中國書架”“天宮對話”“文萊小學生繪畫比賽”“全文華校友族小學生漢語朗誦比賽”“中國日”等一系列友好活動,有效推動兩國更多青年相知相親。
共建“一帶一路” 經貿合作穩步推進
經貿合作是兩國關系的晴雨表,近年來,中文雙邊經貿關系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展現了兩國經貿合作發展的韌性與活力。
“2022年中文兩國經貿額達到30.8億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長了200多倍,今年1至7月雙邊經貿額達13.8億美元。”肖建國談道,中國恒逸集團投資的恒逸PMB石化項目成為文萊最大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是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極大助力文萊油氣產業升級和產業鏈延伸;摩拉港等“廣西—文萊經濟走廊”合作項目也在蓬勃發展,這些合作項目為推動文萊國民經濟及經濟多元化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自抵文履新以來,我實地走訪了恒逸石化、摩拉港等在文中資企業,為他們的經營業績倍感驕傲,中國‘一帶一路’項目在文萊倍受歡迎,我對兩國經貿務實合作的未來充滿信心。”肖建國說。
文萊唯一的公共港口——摩拉港,是文萊最重要的貿易海上通道。自2017年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與文萊達魯薩蘭資產管理公司合資組建摩拉港有限公司,接管運營摩拉港碼頭以來,該港已成為東盟東部增長區集裝箱作業效率最高的港口。2023年7月8日,文萊摩拉港至廣西北部灣港集裝箱新航線開通,實現了兩國兩港直聯直通,必將進一步密切中文雙邊經貿關系,助力文萊經濟多元化發展。
肖建國回憶,自2017年中文兩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來,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加強政策溝通、推動設施聯通、保持貿易暢通、促進資金融通、夯實民心相通上都收獲豐碩成果。此外,經濟發展需要鋼筋水泥的冰冷堅固,也需要困難面前的溫暖互助。淡布隆大橋的建成就是其中值得記錄的一筆。肖建國說道:“記得2020年3月,在文萊疫情逐漸嚴峻的情況下,中資企業仍保障了參與承建的淡布隆大橋緊急通車。這條東南亞迄今最長的跨海大橋,在當時降低了當地居民繞道往返感染的風險,也便利了人員和物資跨區流動,如今,更是成為了文萊卓越的國家現代化的象征。”
東博會二十載 務實合作新征程
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肖建國也提出了對于掃陰霾、興經濟、促發展的期盼。“疫情期間,中文合資的‘健康文萊’疫情響應平臺系統及中國華大基因在文建立的東南亞首個移動氣膜火眼實驗室,為文萊抗擊疫情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談到中文兩國之間已有領域的合作,肖建國表示,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近年來,中文兩國在新能源、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方興未艾,在教育、科技、文化、青年、減貧、旅游等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前景光明。
“我們也要看到中文兩國還有許多新的合作空間,相信我們將在習近平主席與文萊蘇丹‘曼谷會晤’共識引領下,深化發展戰略對接,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項目,深化基礎設施、農漁業、能源等領域合作,打造綠色發展和數字經濟合作增長點。”肖建國說。
在中文合作的發展進程中,不得不提及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東博會是中國—東盟對外開放的合作平臺,一直以來也是中國與文萊經貿合作的“助推器”。隨著第20屆東博會即將到來,肖建國表示:“20年來,東博會已成為重要的促進貿易、投資、旅游合作的平臺,中國與東盟企業和工商界人士充分借助這一平臺,交流信息、分享經驗、開拓商機,共享‘一帶一路’帶來的合作機遇,為推動包括文萊在內的東盟建設發展提供積極助力。”
作為“和平之邦”的文萊與東博會有著深厚的緣分。文萊于2007年和2017年兩次擔任東博會主題國,文萊蘇丹于2006、2017和2021年(視頻參會)三次出席東博會,文萊王儲比拉出席2007年第4屆東博會,“今年的東博會即將于9月中下旬在南寧召開,我們期待著文萊客人參與這一盛會,并通過東博會進一步宣傳文萊,尋找雙方更多的合作商機。”肖建國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