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藝


隨著中國發展步伐逐漸加快,中華文化在海外加速傳播,月餅作為中秋佳節傳統美食的代表之一,也逐漸打開了國際市場。2023年6月2日,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的大背景下,月餅“走出去”,讓人們共賞一輪明月,一齊品茗中式月餅的美好愿景有望不斷推進實現。
邀月牽情誼
中秋月圓,月光皎潔。中國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每年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對中國人而言是萬家團圓的重要日子。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的傳統節日,RCEP成員國中包括日本、韓國、東盟各國等在慶祝中秋節的習俗上,和中國有許多的相似點和共通點。
在日本,過中秋的習俗從唐朝時就已經傳入日本宮廷,尊崇中國唐代文化的日本也沿襲了秋天祭月慶豐收的習俗,中秋在日本也被稱之為“十五夜” ,該名稱同樣源于中國;在韓國,中秋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從農業社會就延續下來,有著全家團聚祭拜祖先、聯絡感情、分享豐饒成果的習俗。
而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華人華僑聚居的國家,中秋節對于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而言更是一種寄托思鄉之情的重要節日。以泰國為例,雖然中秋節在泰國并非法定節日,但華人華僑已經將中國文化帶到泰國,增加了本地人對中秋節的認識和喜愛。
“我們公司一般每年中秋節都會發月餅,月餅是從中國進口過來的,有時能在中秋品嘗到家鄉的月餅,即使身處異鄉也讓人有種歸屬感,很暖心?!痹谔﹪兄?0年工作經歷的黃怡哲分享了這些年在泰國度過中秋節的經歷。她表示,每到中秋節,泰國華人華僑包括一些了解中國文化的泰國人都會在這一天與家人和朋友一起選購、享用月餅,共度佳節,并購買水果舉行一些簡單的供月儀式。
每逢中秋節,中國人都有互贈、品嘗月餅的習俗。近年來,中國和周邊國家人文交流、合作日益緊密,這些國家對于中華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中國美食有了較高的接受度,這也讓月餅這一中國傳統點心有了擴展海外市場的契機。
例如,多年以來,中秋節前后銷售月餅是很多澳大利亞華人超市的“專利”,但從2020年起,澳大利亞大型連鎖超市之一的科爾斯超市也開始“試水”中秋月餅市場,為當地民眾選購月餅帶來更多便利。據央視網報道,2021年1~8月,上海松江區的食品企業已經累計出口月餅近10噸,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2.3%,而在同一時期,廣州關區的月餅出口貨值達671萬美元,同比增長95%。月餅作為中國慶祝中秋節最具代表性的食品逐漸被海外消費者熟悉和青睞,在海外日益受到追捧。
打通月餅“出海路”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實施,其中,涉及的原產地累積規則、關稅減讓等利好政策,不斷為許多月餅制造企業打開了外貿的“大門”。
每年6~8月,中秋佳節臨近之時,寄托海外游子思鄉之情的月餅也迎來了出口旺季。廣州作為廣式月餅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基地,2022年前8個月,廣州海關共檢驗檢疫監管出口月餅4907萬元,同比增長約13%?!霸嘛灣隹诘淖罴褧r機就是中秋節前。”廣州酒家集團糧豐園(茂名)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肖海輝在2022年中秋節前夕接受《茂名日報》采訪時表示,為了確保產品能在中秋節前順利出口,茂名海關全程指導幫助,讓企業不走彎路,還讓企業憑借原產地證書享受了關稅優惠。另外,據艾媒咨詢報道,2022年蘇州稻香村月餅首次進入新加坡與韓國市場,月餅出口較2021年增長60%。月餅“出海”迎來了更大的市場機遇。
進入2023年,月餅在海外市場的銷售熱度有望延續。據蘇州稻香村集團海外事業部總監董克志介紹,截至2023年7月底,稻香村月餅海外出口業務穩步增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月餅訂單也已經陸續發貨,新加坡和韓國的月餅訂單已經激增30%以上。2023年稻香村月餅更是首次進入日本、迪拜、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在亞洲市場全面開花。
“近年來,月餅在海外市場的需求一直很旺盛,特別是華人社區。我們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額基本實現年均增長100%以上,差不多每年出貨量都會增加100個貨柜?!遍L期從事月餅出口貿易的江門市大豐行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健雄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平臺采訪時說道。隨著海外華人消費需求持續上漲,疊加RCEP紅利,各大月餅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試水”頻頻收獲碩果。
然而作為應節性強、保質期短的一種中式點心,月餅“出海”對海關通關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依托RCEP政策紅利,預約查檢和出證通關等環節得到進一步優化,但結合不同的國家對于食品監控的差異性,企業在著手月餅“出?!笔乱酥畷r還需因地制宜,根據檢測要求規范月餅制作。如2023年4月,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DAFF)就發布了進口月餅條例,其中涉及貨物抵達澳大利亞前的進口條件、月餅進口須符合的進口條件等具體要求。此外,海外有許多對月餅的進口限制,尤其如蛋黃月餅這種含動物源的進口產品,不少國家或拒絕進口,或設置了較高的技術門檻。月餅糕點是中國特色出口商品,相關企業應及時關注這些進口要求,更新生產工藝及產品聲明,避免不必要的貿易損失。
“月餅+”勇破局
好產品也要會吆喝,隨著商品種類的不斷豐富,“酒香”也怕巷子深,若想進一步打通月餅的海外銷售渠道,企業還需懂得借風使力。
在RCEP框架下,區域數字貿易迎來發展新空間,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也實現加速發展。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跨境電商擴大了月餅的銷售范圍,月餅由國內作為傳統食品銷售,逐漸擴大到海外市場。而RCEP實施帶來的在通關、稅收等方面一系列的便利化措施,使跨境電商的出口效率進一步提升,企業運輸成本也有效降低,或助推月餅在海外市場找到新的增長點。值得一提的是,通過Tik Tok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帶來的新營銷模式,讓中國文化和中式月餅的傳播和影響力有望進一步擴大。
此外,月餅作為一種承載著節日屬性的中式糕點,“出?!钡倪^程中也是進一步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契機,因此中國的月餅品牌可以嘗試為月餅賦予更多的文化價值屬性,在推進月餅出海的同時,也讓中國故事、中國文化“走出去”。
“月餅承載了中華民族對團圓、和諧、美滿的美好寓意,也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絕佳載體。比如廣式月餅的蓮蓉、五仁等口味,北京月餅的豆沙、棗泥等餡料,都融合了當地的民間習俗和特色風味,體現了地域文化的多樣性。”2023年以中國9地中秋飲食文化為IP,設計了“月圓九州”月餅禮盒的剛奇集團創始人蘇明智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平臺采訪時表示,美食是文化交流的最大公約數,而文創則是打造美食品牌的最高效手段,通過加強品牌建設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中國月餅將以優秀傳統文化載體的“新身份”走向世界舞臺。
無論是“月餅+跨境電商”的模式運用,還是“月餅+文創”的創新設計加持,站在RCEP紅利疊加的“風口”上,我們有理由相信,月餅“出海”將腳踏實地走出更寬廣的道路,并憑借月餅自身的美食屬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媒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