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新時代青年,欲建人生之大廈,就如同釘釘子,不可一錘完成,而需錘錘相接,釘實釘牢,懷不斷釘下去之遠志目標。析此精神,定奪之間始感錘錘相扣下意蘊之深。
懼千錘之磨礪,隨性浮躁,基礎沒有釘牢,只落得屋倒椽斷、一事無成。仲永之鑒在前,若是依仗所謂“天資”而懼怕努力、逃避一釘一錘之實干與磨煉,一日之內尚能應付,日積月累的疏松與懶惰所缺少的千千萬萬次錘打,只會導致“泯然眾人”,甚至落后千尺的結局。現代社會種種“速成”類課程、“三分鐘學會編程”“一個視頻帶你學會……”等誘導人們走捷徑、省工夫之所謂精良“干貨”,只會帶來不成體系的知識和因缺少錘打而顯生硬的技能。要想建高樓立高處,需摒棄不愿錘打落實的浮躁、急于求成。
積反復錘打之功,直到釘實釘牢,基礎扎實則風雨不動安如山。古有“墻高基下,雖得必失”之諺,類比可知,釘深鑿實,必萬無一失。或有人厭倦于日復一日重復性錘打的過程,認為長期的錘打得不到正反饋十分痛苦。此情可諒,然不可取。須知竹扎根多年僅長數厘米,一朝春雨后勢不可擋,拔節直上,振葉千仞崗,笑迎高處風。此為花時間打好基礎、釘好每一顆釘子之效。中國田徑運動員林雨薇默默無聞數年,不顧公眾關注與否、外界如何評價,僅靜心一錘接一錘打好眼前“一釘”,練腿、練核心,做好手上一事,終在杭州亞運會得100米女子跨欄金牌,十年無名揮錘,換一朝獎臺風光,亦為錘釘務實之效。
有釘釘相連之志,接續奮斗以小成大,則起高樓于平地。寶劍尚有干將志,熒燭能補日月光。莫埋怨一顆一顆釘釘子的成效太小,正是那井然的“再鉚定”、毅然的“再揮錘”,在一釘一釘的持之以恒中,連接起我們謙卑的起點和光明的前路。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可證,一顆不能缺少,一顆不能跳過。每一顆釘子釘好時,貌似微不足道,但當局部匯成整體,階段的釘定就有大成效。回視中國人探索蒼穹之路:從“東方紅一號”在太空傳回的悠揚旋律之第一釘,到嫦娥系列運載火箭之接續釘定,到載人飛船有力的又一釘,連接天宮空間站的偉大釘定,我們靠樸實的釘釘相連,從腳踏黃土起步,搭起一座通天梯,登上深遠星空。正是這一釘又一釘的接續奮斗、不驕不躁,領我們走向更高處、搭起更高臺。
警惕速成省“錘打”的捷徑陷阱,以錘錘相連之沉著務實打好基礎;以釘釘相接之勇毅堅持到達更高處,則可成廣廈萬間。
【教師點評】本文開篇破題。主體部分首先對釘釘子的浮躁態度予以批判,然后從正面指出釘釘子的兩個正確做法:釘實釘牢,基礎扎實;釘釘相連,接續奮斗。特別是在寫作“回視中國人探索蒼穹之路”時,從第一釘到接續釘定再到又一釘和偉大釘定,不僅材料豐富,很好地體現了作者的扣題意識,也有力地呼應了段首句接續奮斗,是一篇優秀的考場作文。
(指導老師:李?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