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身體活動監測設備的使用變得很流行,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監測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數。那么,究竟是一天的總步數重要,還是運動強度(如快步走或跑步)更重要?
一項以平均年齡為61歲人群為對象的研究指出,與以更慢的速度走等量的步數相比,每天快走(每分鐘走80至100步)約30分鐘能夠進一步降低罹患心臟病、癌癥、癡呆癥和死亡的風險。此外,每天行走9800步可提供最高水平的預防癡呆癥的保護,將罹患癡呆癥的風險降低50%,每天步行約3800步可降低25%的患病風險。另一方面,每天步行超過1萬步并沒有顯示出明顯的額外好處。
研究人員強調,沒有必要一次性連續步行30分鐘,而是可以在一天內進行多次爆發式的快走。如果一個人每天的總步數中包括2400至3000步的精力充沛的快步,即使在總步數之外沒有太多額外的步數,罹患心臟病、癌癥和癡呆癥的風險也會大幅降低。
(摘自《醫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