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17日,著名集報家、新聞界前輩、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首任會長羅同松先生以91歲的高齡走完了他忠心耿耿、勤勤懇懇、溝溝坎坎、轟轟烈烈的一生。羅老是湖南長沙人,他曾說:“我辦報、集報,與家鄉的報紙很有緣。”本期就摘發羅老歌頌美麗家鄉的文章,以作紀念。
麋峰,全稱黑麋峰。一座傲立在萬頃碧綠、澎湃森濤中的挺拔雄峰。如今的美名是“長沙市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
黑麋峰,因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呂純陽)在此修行得道,故原名為洞陽山。洞陽山區居民多為羅姓,所以又稱羅家大山。
作為黑麋峰的子孫,我對那里懷著無限深情。1951年,19歲的我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生漂洋過海,走南闖北,歲月風塵,遮擋不斷我對家鄉的深切憶念;征途險巇,顛撲不破我對故園的滿腔情懷;我的心田,永遠流淌著對黑麋峰山區清淳的思戀。無論是乘軍艦遠航西沙或南太平洋,還是乘潛艇深潛海底,抑或是投身槍林彈雨的激烈戰斗,我總是遙戀著黑麋峰,用它的偉岸形象作動力,鼓勵自己,鞭策自己,克服勞累,戰勝艱險,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我數次回鄉探親,總免不了攀登黑麋峰山區,喝一口那里甘甜瀅澈的泉水,吸一口那里清新富氧的空氣,聞一聞那里芬芳醉人的花香。更多的時候,我想著黑麋峰山區的開發建設。我曾分別致信相關領導同志,請他們關心黑麋峰山區的建設。
2015年我回鄉探親。8月11日,長空一碧,秋陽和煦,我懷著興奮心情,登上黑麋峰峰頂,遠眺連綿群山,俯瞰蒼茫林海,只見風舞水嬉,林莽婆娑,綠蔭掩映。我情不自禁地朗誦起宋代文學家蘇軾《游金山寺》詩句:“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深感眼前這滿目蔥蘢的青山,這大氣磅礴之美景,蘊藏著豐厚而又深邃的文化內涵,它是一幅濃綠清逸的千秋畫卷,是一架旋律壯闊的清脆瑤琴。
(摘自《筆觸萬里情》 羅同松/著 人民日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