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文萃報》16版的《退休標準是什么?養老金多少和啥有關?》一下子吸引了筆者的興趣,退休這么多年了,才知道退休金是這么算出來的。讀完之后,不禁聯想起近期《文萃報》在詮釋政策法規方面的文摘相當多,這些文章多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將政策法規解釋得比較清楚,而且多是以較大篇幅、擺在重要的位置,起到了宣傳詮釋政策法規“放大鏡”的作用。
緊跟中央最新方針政策進行詮釋。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財政金融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11月3日頭版頭條《建設金融強國,守護好民眾錢袋子》,11月10日頭版頭條《對隱性債務嚴肅問責有何深意》,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有關精神作了詮釋,對“舉債謀政績”等廣大群眾痛恨的現象進行了嚴肅批評。
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深度分析,再從政策層面進行解釋。10月31日16版頭條的《警惕基層財政壓力傷及民生》,先是分析了社會的亂象,再從三個方面的違犯政策因素指出問題所在。
注重解釋與群眾直接相關的政策。例如10月31日頭版《我國已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11月3日的《打網約車該不該付空返費》、11月7日頭版的《五部門發文關注困境兒童心理健康》等。
《文萃報》將宣傳詮釋黨的方針政策法規作為重點,形成“放大鏡”的辦報特色,讓廣大讀者直接明了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值得稱贊!
(石鐵爺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