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00后被領導辱罵后起訴獲賠100元#沖上熱搜,引發網友討論!
00后的小港于2022年8月入職南昌某教育培訓公司,90后的劉某是其直屬上司。
今年6月初的一天早晨,恰好處于學員考完的淡季,小港的手頭也沒什么工作安排,于是在辦公室“摸魚”打了會游戲,被劉某逮個正著。
小港原以為領導最多處罰一下自己,但沒想到劉某給了他兩個選擇,一個是工資計算到當月15日自行辭職,另一個是由其親自辭退。面對如此突兀的勸退,小港并不接受。
不到一周后,劉某又打電話要求小港和同事交接工作,并交出工作手機。通話時,兩人一言不合、情緒上頭,發生了爭吵,小港有意識地打開了錄音,劉某開始上升到人身攻擊,對其爆粗“他X的”。
小港就此事報警,希望劉某能在辦公室當著全體員工的面公開道歉。民警通過電話與劉某溝通調解,電話中,劉某同意向小港道歉。然而,小港卻遲遲未見實際行動。
在此期間,小港6月到手工資明顯下降,經查,自己的管理績效被劉某扣光。7月,小港給劉某發去一份律師函,也未得到回應。8月下旬,小港以人格權受到損害為由,向當地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請求法院判決劉某當著所有員工的面,正式公開向自己道歉,并賠償誤工費等費用1000元。
近日,法院審理認為,劉某因工作問題在電話中辱罵原告小港,屬于侵害其人格權;劉某在微信群中對小港使用“最適合你的工作可能是去墳場念悼念詞”,這種明顯具有侮辱性的語言進行評價亦屬于侵害原告的人格權。原、被告因工作問題發生糾紛,應依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解決,而非辱罵他人或公然使用侮辱性語言進行評價。最終,法院判決:劉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在微信群中公開發布對小港道歉的文字內容,或將道歉聲明張貼于公司辦公室內或走廊不少于三日以消除不良影響,劉某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向小港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100元。同時被告承擔案件受理費25元。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