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幻
去年第一次登門拜訪時,正值盛夏黃昏時分。
朋友們相約去如院品茶。像我這種素日里對茶無感的人,抱著打醬油的心態,很隨意地就去了。從湖邊繁華的路段輾轉拐進略顯寂寥的小巷,繼續往前步行,覺察不出任何特別。
走到一處私人宅院前,朋友說就是這里了。
抬眼望去,兩扇開合設計的復古拱形木閘門,大約只有兩位壯漢并肩寬度。門上方被樹枝椏遮掩了一部分,兩只橢圓紅燈籠高高地掛在門上,燈籠下方貼了副吉祥如意對聯。門頭匾額上篆刻著“如院”兩字,想來是哪位高人題字,主人家把它設計成了翠綠色,與周邊郁郁蔥蔥的樹木渾然一體。
如院,在心里默默念了一遍。主人命名時定是用心了的,不僅字里充滿禪意,諧音也是如愿。輕輕推開門,庭院形狀方正。面積并不算很大,但是空間設計利用的極好,處處透著精巧和雅致。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獨特的屏風,用木頭做成復古式,形狀外方內圓,中間是個圓形鏤空。屏前是一個長方體石頭質地的蓮盆,一株荷花在盆中已是亭亭玉立。盆四周雕刻著蓮花金魚圖,望去栩栩如生。屏后種植的杜鵑花,在杜鵑花盛開的季節,進門透過屏風圓框恰好就能看見花開。
環顧四周,歐月、繡球、牡丹、石榴、紅梅、海棠、竹子、桂花等花草樹木遍布整個院子,僅繡球就種植了藍色、紫色、紅色三種顏色,還有各式各樣的叫不出名字的綠植,地上、墻上、水邊,隨風搖曳,相互媲美。
墻邊小樹上懸掛著一排鳥籠,幾只小鳥兒在籠子里或緩慢挪著步,或悠哉跳著舞,或清脆響亮地叫著。庭院左上角位置別出心裁地建造了一處假山魚池,各種植物藤枝繞著山體蔓延,青磚圍繞著魚池而砌,流水潺潺循環著,幾尾錦鯉在清澈透亮的池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曳著,靈動又美好。
就像汪曾祺曾在《人間草木》里寫的:“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他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原來詩里描寫的意境真的存在。男主人熱情地迎接我們,看我們對這方小院落充滿了興趣,他耐心地幫我們講解了這些花草的名稱和養護過程,專業術語比較多,能感覺到他對美好生活的用心程度。從庭院進入房屋前,有幾步小臺階。臺階旁也擺了些花盆,開著顏色亮麗的小花。
在院里轉了又轉,花朵的淡淡香味里夾裹著青草的清新,大自然的味道,讓人身心陶醉。拿手機咔嚓咔嚓地左拍右拍,對著魚池里的錦鯉發了會兒呆。
男主人開始招呼我們進屋喝茶。茶室毗臨魚池,一墻之隔,透過墻邊的木質窗戶,魚池假山景象盡收眼底。端起一盞茶,聆聽窗外池水汩汩流淌的聲音,心底的積塵仿佛被撣走了一半,感覺十分美妙。
聊天的時候,男主人豪爽地講起了他去過的沙漠和草原,山川和大海。他把手機上拍攝的祖國壯麗風景照片遞給我們看。每一張,皆是過往的足跡。這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他講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也講了許多有禪意的話,大意是人生苦短,放下執念,健康快樂地活著其實比什么都重要。
人見的世面越多,眼界越發開闊,思想會越發超塵拔俗,返璞歸真。應了那句老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我們一起分享了各自那些年在旅途中印象深刻的經歷,講了有趣的人和事,茶室里歡聲笑語不斷。
不知為何,人在經歷著的時候,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各種感受。但是當那段歲月走過以后,再回憶起的時候,能想起來的都是時間篩選過后,留在心中的各種各樣的好。
女主人相貌端莊,皮膚白晳,談吐間眉眼帶笑,看上去溫婉賢淑,年輕時應該是個大美人。她一直在廚房忙碌著,做了一大桌拿手菜,佳肴,甜品,全部張羅著端上餐桌后,在我們的再三催促下,她才愿意坐下來,席間氛圍真摯熱烈。三五好友,把酒言歡,大家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男主人是吉它愛好者,拿出了家里珍藏的吉它,和朋友們一起一邊彈吉它,一邊唱起了民謠。唱了許多首歌,名字記不住了,感覺自己一直在鼓掌打節拍。印象很深的是,朋友彈唱《春風十里》:“今天的風吹向你,下了雨,我說所有的酒都不如你。”男主人彈唱《九月》:“我把遠方的遠歸還草原,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
在男主人沉醉于彈唱的過程中,女主人在旁邊深情地望著愛人,手里打著節拍,輕輕地跟著合唱,眼神里滿滿的愛意和光芒,被我們笑著打趣時,露出了小女生才有的嬌羞。
如院干凈整潔,里里外外都打理得非常好。家里所有陳設,小到一只酒杯,一對碗筷,大到家里裝修,庭院風格,都是夫妻倆親自設計或者精心挑選,沒有多么的奢華,但是細節絕對彰顯品位,處處透著高雅。漫步如院,時間似乎都緩慢了下來,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對美和靜的追求隨處可見。
常常覺得,能夠從嘈雜中脫離,迅速靜下來的心,無論是虔誠地讀一本書,認真地寫一些字,輕輕地彈一首曲子,還是細致地泡一壺茶,都是難能可貴并且值得珍惜的。畢竟,世事是如此浮躁,安靜的靈魂格外有魅力。靜,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修養。這對中年夫婦身上有一種淡然寧靜的氣質,我發自心底地喜歡。
他們花幾年時間共同打造鳥語花香、靜謐雅致的如院,有了一處修身養性的好環境,也算如愿了。
越長大越發現,人的成長需要好的環境。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好的環境能夠滋養靈魂,讓人和身邊的花花草草一樣,充滿生機和活力。反過來,人亦能夠影響環境,一個人如果品行端正,往往身邊的草木會格外茂盛。對如院主人家的本職工作情況并沒有作深入了解,但是隱約可以感覺到,擁有這種修養、這般心境的人,人物兩相宜,在任何領域干事創業應該都會出類拔萃。
身為一個細節控,卻想給如院打滿分。在商業化氣息充斥的年代,如院即是我心中的平凡簡單生活的樣子。如院的靜,是遠離了喧囂的城市,難得的一方凈土;如院的雅,是人海中獨獨見你,氣質與眾不同;如院的美,是風情萬種,與世無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