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榮
初秋,駐馬店城中多文人。晨起,我急匆匆地下了高鐵,準備奔赴一場文學盛宴——“奔流文學院第十八期作家研修班”,頓時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
駐馬店,又稱天中,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名勝古跡很多。兩千多年前這樣的初秋,李斯和秦國的幕僚們圍坐在春風里,暢談人生,描繪了讓人難忘的理想境界,是那篇千古美文《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諫逐客書》可以說是語言運用藝術的直接實用性與審美價值高度統一的力作。劉勰在《文心雕龍·論說》中曾贊譽:“……李斯之止逐客,并順情入機,動言中務,雖批逆鱗,而功成計合,此上書之善說也。” 《諫逐客書》作于秦統一之前,故而表現為文采斐然的戰國縱橫家風韻。其文上承戰國荀卿,下啟西漢鄒陽、枚乘,不僅布局謀篇構思嚴密,而且設喻說理縱橫馳騁,既重質實,又饒文采,往往文質互生,在寂寥的秦代文壇上成為一枝獨秀。
一千多年前,也是這樣天朗氣清的日子,干寶(干寶,字令升,晉汝南郡新蔡縣人)與眾雅士們集會于蔡縣,曲水流觴,賦詩歌詠,魏晉風流,可見一斑。而今天,塞北江南,五湖四海,天下文人皆會于天中駐馬店,共修文學之事,共商寫作之道。
這么美的地方,怎能不令人向往呢?奔流是文學的圣殿,這里聚集著國內文壇知名的大家,可謂群星璀璨,吸引著眾多的文學愛好者,大家一路風塵奔赴這里,汲取文學養分,從而實現自己的文學夢。
這次“奔流文學院第十八期作家研修班”,讓我終于有機會在這個文學圣殿里來充一次電。我有幸和文學大咖們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尤其是聽了幾位老師的講座,讓我提高了認識,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文學發展的方向,引領我在文學的路上走得更遠。一場文學的相約,更是人生的相遇。這次講壇上的文學大家,用他們的經歷,用他們的心血,用他們豐碩的成果,無私地分享,讓我在這個百花園里聞到了芬芳。
首先是李青松老師帶來的生態文學向我打開了一個新視野,生態文學這幾年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他從生態文學講到生態環境保護,再貼合時代主題,從繆爾講到雪萊,用文學的語言釋解了自然界散發的魅力,對于開闊我的寫作視野,拓寬知識維度,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李春雷老師是全國有名的報告文學作家,他從淺寫作講到深寫作,很精彩,也很實用。在以往的寫作中,我過于注重自身感受,寫出的文章往往流于形式,缺少哲理性的智慧和思考,稍顯淺薄,他的“文學具有一種通神性,最好的文學是紀實性文學”的論點,至今在我耳邊回響。
王劍冰老師是個散文大家,他的每篇散文都很大氣,《絕版的周莊》《吉安讀水》《洞頭望海樓》《陜州地坑院》《朝歌老街》《時光里的黃姚》等像時光里的美好,吸吮著文字里的養分,我最喜歡的是《絕版的周莊》, 那篇散文在文學界也很有分量。王老師一出口就是一篇唯美散文,他是個文化底蘊深厚的作家,更是個接地氣的大家,一個引領時代的作家。
單占生老師是鄭大的退休教授,專工詩歌評論,他智慧超群,始終守望著文學,對文學無比地熱愛,他提出文學創作要敢于回到原點,回到常識,由起點到發展的過程,從中得出寫作的方向與靈感。這種高深的理論使我受用,我為單老師精彩的講述而傾倒和折服,甚至有了嘗試詩歌寫作的想法。
導師們以精湛的學識和創作理論,手把手地教我怎樣創作文字,怎樣體味文字的魅力,怎樣把這些如珍珠的文字穿在一起,成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他們口中的語言,像一條清澈的河,從我的心里流過,濺起一片浪花。有了這些文學工匠的引領,在奔流文學院這片沃土里一定還會培養出更多的文學工匠,在這片芬芳的土壤里開出美麗的花來。
這次來駐馬店不光是進修,還有一個亮點,就是采風,重點參觀了金雀集團。金雀集團是駐馬店政府新建的一個幫扶項目,幾年來,金雀確立了“四幫扶三盤活”的方略,并秉力執行,實實在在地致力解決農村脫貧問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河南金雀集團一直致力于提供技術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在老君廟鎮小方村,板橋鎮馬沖村,板橋水庫錦鯉基地等,他們采用技能培訓幫扶,訂單農業幫扶,光伏幫扶,消費幫扶等不同形式,因地制宜制定扶貧模式,幫助農民走出貧困。在羅店鎮施莊村的扶貧車間里,作家學員們體驗了游樂設施射擊打靶的樂趣。他們不僅安置200多人就業,年銷售4000萬元,還帶動周邊鄉村參與設計生產,達到共同致富的效果,發揮了行業領頭羊的帶動作用。
金雀集團勇于探索,走前人沒走過的路,他們敢于挑時代的重任,為扶貧脫困攻堅戰作了大膽地嘗試,他們無愧于扶貧路上的楷模,由此我想奔流這次采風的目的,就是讓學員們了解金雀,學習金雀集團的精神。
“奔流文學院第十八期作家研修班”結業已經過去好多天了,那里的每一個畫面,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它始終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總也揮之不去。我推窗仰望遙遠的星空,滿天的星光照亮了夜空。此時微風入窗,而我的思緒早已飛向奔流的課堂,傾聽著導師們的語言,帶著他們的文字走進文學的山山水水,看歷代文學的經典盛宴。這是享受,更是充實。
我的腦海里忽然閃過一個概念:奔流。記得“奔流”一詞語出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漓水》:“山有涌泉,奔流沖激。”在文藝復興的春天,《奔流》雜志不就是一條生生不息的大河嗎?我愿是其中一朵粲然的水花,在奔向文學圣殿的征途中,隨奔流激越的大河一起一路向前,不斷領略兩岸壯美綺麗的景色。
還有金雀集團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的精準扶貧活動,給我留下溫暖人心的深刻印象。他們免費為9個試點村建立2000瓦大功率發射基站,解決村民上網流量問題。開展電商知識掃盲,互聯網知識培訓,讓村民足不出戶經營網店,增加收入。還在試點村建立扶貧超市,讓村民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和農戶簽訂種植協議,推進種植養殖業的增收惠農力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合理安排貧困項目,才能恢復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五維一體三結合”的精準扶貧模式,幫助更多貧困戶通過互聯網商務平臺實現脫貧。此模式為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辟出了持久消費扶貧助殘新路徑,被國務院扶貧辦列入全國電商扶貧典型案例,被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列入老區2020年扶貧重點推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