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路民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兒腹瀉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侵犯5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6個月至3歲之間的嬰兒。感染后,通常會出現急性腹瀉、嘔吐、發熱和電解質紊亂等癥狀。特別是對年齡較小的嬰兒和免疫力較弱的兒童,病情可能會更嚴重,如果不及時發現及治療,甚至導致脫水、休克和死亡。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后,家長做好相應的家庭護理,對孩子早日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觀察病情當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后,家長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發現孩子出現嚴重腹瀉、嘔吐、發熱、口渴、小便減少、精神狀態不佳和脫水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2.飲食調整在發病期間,孩子可能會出現食欲缺乏的情況。家長應給孩子提供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稀飯、面條、牛奶等,避免吃高糖和生冷食物。同時,要保證孩子充足的水分攝入,預防脫水。癥狀緩解后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但不能急于加強營養,應從清淡飲食開始,慢慢地添加營養食物,最好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給孩子腸道一個適應過程。也不能隨意禁食,這可能會導致脫水癥狀加重和營養缺失。
3.注意保暖在孩子腹瀉期間,應注意保持其身體溫暖,避免受涼。可以給孩子使用肚兜或穿寬松的褲子,以減少腹部受涼的分險。盡量不要外出,少去公共場所和人多的地方,多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4.注意臀部護理尤其是腹瀉次數比較多的孩子,每次腹瀉完都要進行臀部清洗,涂上護臀膏,如果不及時進行清洗,很有可能使未揩凈的糞汁長時間浸潤導致紅臀,嚴重的可導致肛周膿腫,甚至要切開引流。
5.避免使用抗生素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一般屬于自限性疾病,無須使用抗生素治療。過度使用抗生素反而可能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加重腹瀉癥狀。不能隨意自行用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益生菌藥物修復腸道黏膜,口服補液鹽預防和糾正脫水,同時可以使用蒙脫石散等藥物緩解腹瀉。已經有研究證實,補鋅可以縮短輪狀病毒感染的病程。
6.預防感染家庭護理最重要的就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特別是存在免疫缺陷的患兒,對病毒的清除能力差,排毒的時間相應延長,可達30天以上;感染后糞便和嘔吐物中病毒濃度高,10個病毒顆粒即可傳染他人致病。家長們應幫助孩子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及時清潔玩具和餐具等。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不隨便到處亂摸;手臟了之后,不用臟手觸摸自己的眼睛、口腔、鼻腔;教導孩子不要舔吸手指和玩具;等,避免讓孩子接觸可能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及時清理排泄物,避免其他的孩子接觸而發生傳染。同時,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也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7.家庭消毒輪狀病毒通常可以通過高溫消毒、消毒液消毒、紫外線消毒等方式進行消殺,以高溫消毒和消毒液消毒最為常見。首先是高溫消毒。輪狀病毒可以經消化道進行感染,日常需要對碗筷以及其他餐具進行合理消毒。餐具消毒主要是通過高溫蒸煮的方式進行滅活。需要水加熱至完全沸騰,隨后將餐具進行蒸煮半小時以上,能夠達到有效的消毒效果。其次是消毒液消毒,輪狀病毒可以經糞便進行感染,除了餐具外,需要對馬桶、廁所周邊進行消毒。日常可以使用消毒液,一般使用75%的酒精或者84消毒液,對馬桶和廁所周邊進行噴灑并沖洗。對某些物品,如沙發和地板,可以采用消毒劑擦拭,對輪狀病毒有較好的滅活效果。
家長們應了解輪狀病毒的基本家庭護理,在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后,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采取家庭護理措施,如飲食調整、注意保暖、補充電解質等。同時,要避免過度使用抗生素治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可能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源、接種輪狀病毒疫苗等,預防孩子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