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孝洲

睪丸是男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在陰囊內左右各一,呈鴿子蛋大小,有生精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對男性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睪丸和附睪在陰囊內由精索經腹股溝管連接于精囊腺、前列腺等其他內生殖器官。正常情況下,睪丸、附睪和精索不會發生疼痛或腫大;當它們出現疼痛或腫大時,男人會感到陰囊不適,出現一些“蛋蛋的憂傷”。這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切不可諱疾忌醫,以免延誤診治。那么,男人都會有哪些“蛋蛋的憂傷”呢?
正常情況下,睪丸位于組織松弛的陰囊內,不易受到損傷。在陰囊受到踢打或男性從高處墜落、騎跨時,睪丸可因受到暴力沖擊或擠壓而產生損傷。
表現有外傷、墜落或騎跨史,陰囊可有腫脹、瘀斑等表現。睪丸局部疼痛劇烈,可放射至下腹部、腰部或上腹部,甚至發生疼痛性休克。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睪丸破裂時,睪丸界限觸不清;睪丸脫位時,陰囊空虛,常在下腹部、會陰部捫及睪丸。
治療睪丸挫傷可臥床休息,托高陰囊,局部冷敷并應用抗感染及止痛藥物。睪丸裂傷并伴有鞘膜積血或陰囊血腫者,行手術清創縫合白膜及陰囊引流。睪丸血運喪失導致睪丸失活、睪丸損傷嚴重者,行睪丸切除術。
預防避免運動帶來的踢傷及騎跨傷,避免長時間騎乘機動車、騎馬等顛簸運動,保持陰囊部位的清潔衛生。
睪丸通過睪丸系膜與陰囊相連固定,若系膜過長則睪丸與精索的活動度較大,這時陰囊如果突然遇到外力或猛烈震蕩,睪丸與精索可發生扭轉,稱為睪丸扭轉。睪丸和精索扭轉多為180~360度,嚴重時可至720度,使得睪丸的動脈血供出現障礙,扭轉嚴重、時間過長,睪丸和附睪將發生不可逆的損傷乃至缺血性壞死。
表現青少年多見,發病突然。早期陰囊隱痛,逐漸加重并變為持續性劇烈疼痛;精索變粗,睪丸升高呈橫位或附睪位于睪丸前方;托起陰囊疼痛不減輕反而加重(陰囊托高試驗陽性),扭轉時間過長可見陰囊皮膚紅腫,部分可伴有惡心、嘔吐。
治療睪丸復位固定術。發現睪丸扭轉要盡早進行睪丸復位固定手術。手術前可由專業醫生試行手法復位,以盡快先行恢復睪丸血供。術中明確睪丸壞死則只能行睪丸切除術。
預防有家族史的男性要避免頻繁劇烈運動及壓迫陰囊的睡眠姿勢。陰囊出現疼痛并逐漸加重或突發劇烈疼痛時,要盡快就診,盡早發現,盡早治療,以避免嚴重后遺癥。睪丸扭轉尤其要與睪丸炎或附睪炎相鑒別,以免延誤治療。
睪丸癌是發生在睪丸本身的實質性腫塊,原發性多見,幾乎均為惡性,好發于三四十歲的青年男性。異位睪丸或隱睪是睪丸癌的高危因素。
表現單側陰囊內單發的無痛性腫塊,隨著腫塊增大可有睪丸沉重、陰囊鈍痛和下腹部墜脹不適,發生局部或遠處轉移可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背痛、下肢水腫、咳嗽等癥狀。
治療以根治性睪丸切除術為主,根據病情輔助以淋巴結清掃或放化療。
預防洗澡時定期進行睪丸自查,觸摸睪丸有無增大及結節;膳食均衡,避免食用發霉食物及過量食用油炸和腌制食物,避免接觸皮革、燃料等化工致癌物,遠離輻射,避免睪丸受傷;有異位睪丸或隱睪者要及早進行睪丸復位固定、睪丸自體移植或睪丸切除手術,以避免癌變。
本病多繼發于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經血行傳播引起,好發于成年人,少兒未發育的睪丸較少受到侵犯。睪丸炎可引起睪丸軟化和萎縮并增加睪丸癌的發生率,在炎癥過程中附睪可同時受累,如累及雙側睪丸,可導致男性不育。
表現患側睪丸腫脹疼痛并向陰囊、大腿根部及腹股溝區域放射,常伴有陰囊皮膚紅腫和睪丸鞘膜積液,可伴有倦怠、畏寒、食欲缺乏、低熱、頭痛等癥狀及一側或兩側腮腺腫大。
治療抗病毒治療,病情較重可應用激素治療。睪丸脹痛明顯者托高陰囊、局部冷敷,同時口服己烯雌酚。
預防接種腮腺炎疫苗,遠離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以避免傳染,發生病毒性腮腺炎時盡早治療。
本病為陰囊內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多見于成年男性,常由尿道炎、前列腺炎和精囊炎等逆行感染所致,也可由經尿道的手術操作引起。急性附睪炎未及時治療可轉為慢性附睪炎,附睪炎遷延至睪丸可形成化膿性睪丸炎。
表現單側多見,起病急,患側附睪數小時內即迅速增大,質地變硬,睪丸附睪界限不清,精索水腫增粗,陰囊局部紅腫發熱,壓痛明顯,形成膿腫,可有波動感,站立和活動時癥狀加重,伴有全身感染時可出現畏寒、發熱等癥狀。
治療托起陰囊、局部熱敷、適當休息,應用敏感抗生素,膿腫形成者切開引流。
預防增強體質,減少非必要的經尿道操作,發生尿道和生殖道感染時及時抗感染用藥。
正常男性睪丸由臟層腹膜和壁層腹膜包裹,稱之為睪丸鞘膜。兩層鞘膜潛在的間隙內含有少量液體,滲出與吸收平衡,對睪丸起到保護和緩沖作用。當鞘膜內滲出液過多或回收障礙時,可形成睪丸鞘膜積液。與腹腔相通的鞘膜積液稱為交通性鞘膜積液。精索區鞘狀突部分的積液稱為精索鞘膜積液。
表現陰囊內出現逐漸增大的液性腫塊,呈球形或梨形,表面光滑有彈性,可有下墜感及牽拉痛。用手電筒燈光照射于患側陰囊上可見腫塊透亮(透光試驗陽性),是液性腫塊的證據。睪丸鞘膜積液包繞睪丸,積液較多時睪丸不能摸到;精索鞘膜積液位于精索上方,牽拉精索可隨之移動;交通性鞘膜積液站立時出現,平臥后可消失。
治療嬰幼兒鞘膜積液可等待觀察,積液多可自行吸收,不能吸收者可行穿刺抽液。成年鞘膜積液以手術治療為主,包括鞘膜開窗術、翻轉術、切除術等術式,交通性鞘膜積液同時行鞘狀突結。
預防盡量避免陰囊受傷,如有睪丸附睪等感染時及時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