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和定遠縣交界的皇甫山古稱曲亭山、北將軍山,地處江淮丘陵區,屬大別山余脈,現為國家森林公園,群峰環繞;其北將軍峰海拔399.2米,為皖東最高峰。在皇甫山麓西南章廣鎮太平集村瓦屋薛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設有中共中原局會議史料陳列館、皇甫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陵園,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黨員干部、群眾和學生絡繹不絕到此參觀,緬懷曾在皖東浴血奮戰的革命先輩,憑吊曾在這片土地上灑盡熱血的新四軍先烈,接受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
章廣鎮瓦屋薛,是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主持召開中原局會議、創建皖東抗日根據地、扭轉皖東戰局的革命紀念地,也是我父親劉洪臣曾經戰斗過的地方。1939年12月初,父親奉所在部隊新四軍2師之命,率領一個排,隨化名胡服的中共中原局書記劉少奇,以及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張云逸、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徐海東等中原局委員,來到定運縣藕塘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駐扎,主要任務是負責劉少奇等中原局領導同志的安全保衛、外圍警衛工作。

12月中旬,中原局在與定遠縣交界的滁縣(今滁州市南譙區)皇甫太平集村瓦屋薛一家薛氏大戶的茅草屋四合院,由劉少奇主持召開了中原局第一次會議,傳達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批判了王明右傾主義錯誤,討論了發展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戰略部署和江北新四軍發展方向,確定了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基本方針。不久,中原局機關干部、民兵和群眾一百多人,聽了劉少奇作的 《發動群眾,壯大抗日武裝力量》 的報告。
繼第一次會議后,1940年1月至2月,中原局又先后在定遠縣小黃村和灣楊村召開了第二、三次會議。劉少奇主持召開的皖東三次中原局會議,堅決貫徹黨中央“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部署,解決了事關華中抗戰全局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擺脫困境、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進而奪取華中抗戰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組織基礎。
上世紀60年代初,我父親在擔任滁縣城關鎮黨委書記時,經常給鎮機關、街道黨員干部講述這段經歷。在瓦屋薛的十多天,他帶領警衛戰士站崗、放哨、值勤,日夜守護在劉少奇周邊,深深為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嘔心瀝血的革命精神感慨不已。
皇甫山區是皖東革命根據地,著名的黑狼廟戰斗就發生在這里。1941年11月26日,國民黨頑軍5個團進犯路西抗日根據地,為保衛根據地中心區太平集、藕塘等地,新四軍2師5旅13團團長林英堅率部在根據地“南大門”制高點、章廣鎮以東的黑狼廟一帶構筑防御工事。
那天天色陰沉,飄著雪花。上午8時許,13團偵察排在馬廠鄉民兵配合下,與頑軍交火。敵軍以其數量優勢向黑狼廟陣地發起兇猛進攻,3營指戰員依托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英勇還擊,上午打退了敵人兩次進攻。戰斗打響后,當地抗日民主政府組織民工支援前線,群眾冒著槍林彈雨抬擔架、救傷員、送飯菜,有的老大娘含著熱淚給抬下來的傷員換藥、喂飯。
下午,頑軍發起第三次進攻,林英堅團長率指揮部一線指揮,并命令1、2營立即向黑狼廟前進。當林團長行至黑狼廟東北山坡時,發現敵軍約一個營的兵力已接近黑狼廟北陣地,從側后向3營包圍過去。此時,1營的1、2連,2營的6連趕到,林團長當即率領這3個連向黑狼廟北陣地沖殺過去,與敵展開白刃戰,擊退了頑軍的瘋狂反撲。最后時刻,林英堅的左前胸不幸被一顆流彈擊中,壯烈犧牲,年僅33歲。此戰13團以寡敵眾,擊斃國民黨頑軍300余名,也付出很大代價,團長林英堅及40名指戰員犧牲。
近年來,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以及定遠縣政府與大橋鎮政府,新建和修繕了中原會議史料陳列館、烈士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這是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黨風廉政教育,促進城鄉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追昔撫今,告慰英靈。我們要用好紅色資源,教育子女后代,發揚光大先烈精神,繼承革命前輩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