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的2016年,如東縣馬塘夕陽紅助學基金會和馬塘中學創造性地聯合開展了“千人閱讀 《大江南北》,學子共享精神大餐”活動,信息傳來,如沐春風,大為振奮:這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老區宣傳工作務實創新的突破口、好典型,具有強大持久的生命力!我馬上在 《南通老區網》 播發了這條消息,并傳予 《大江南北》 雜志發表。該活動開展一年,成效即大顯,涌現出數百篇年輕學子閱讀 《大江南北》 這一紅刊的心得體會。我立即將精選的一批優秀的心得體會文章在 《南通老區網》 發表,同時傳給 《大江南北》 雜志社,并即興撰寫了“紅刊進校 功德無量”的評論。《大江南北》 雜志社老社長陳揚同志看到頗為興奮,只是謙遜地提出“功德無量”是否有點過了,建議將文題改為“紅刊進學校 春雨潤禾苗”,隨即便在2017年第4期與消息一起發表。8年來,在馬塘中學黨委的強有力的領導下,這一活動越搞越深入,參與者越來越廣泛,收獲也越來越豐碩。2020年12月,《大江南北》 雜志破例專門出版了一期增刊——馬塘中學師生閱讀 《大江南北》 的心得體會專輯。最近, 《大江南北》 雜志社又決定為馬塘中學再出這本專輯。實踐表明,“紅色書刊進校園”活動堅持數年,必有好處,出乎預料的好處!今天看來,當初我所評“功德無量”還是恰如其分的!
“功德無量”首先在于,持久、廣泛、深入開展“紅色書刊進校園”活動,有效地用紅魂幫助廣大年輕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情勢下,由于我國國門越開越大,國內歷史虛無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種種錯誤思潮仍在頻頻沖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年輕一代不能不受到影響。社會尤其是學校必須針鋒相對,下苦工夫以正祛邪、正本清源,幫助廣大年輕學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這是一場關系我們千秋萬代大業的嚴肅斗爭。而紅刊進校園,正是以正祛邪、正本清源的重要和有效的舉措。所謂正本,就是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老區傳統、老區精神蘊含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即“紅魂”、紅色基因, 《大江南北》 等紅刊則是緊跟時代發展,用當代新的視角、新的語言,有針對性地傳播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老區傳統、老區精神的重要載體,更易為青少年學生接受和歡迎。令人驚喜的是,8年來,馬塘中學收到師生撰寫的閱讀 《大江南北》 讀后感3000多篇,其中有400多篇在 《南通老區網》 上發表,有60多篇被《大江南北》 雜志刊用。從這些情真意切的讀后感中,從學校黨委、老師、學生家長的強烈反映中,可以欣喜地看到紅色基因已經在一顆顆年輕的心靈中烙上了永難磨滅的印記,大批學生通過持久的學用紅刊活動,堅定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對黨的感恩之情更濃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更深了,對先烈的崇敬之情更強了,政治上進心也更迫切了,確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大目標,紛紛向團組織遞交入團申請書。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革命先烈們堅貞不屈、堅忍不拔的動人事跡,成了激發同學們刻苦學習的強大動力。一批批年輕學生已經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功德無量”還在于馬塘中學開展“紅色書刊進校園”活動的經驗,不僅已在南通市絕大多數中小學、部分高校中推廣,而且在全國多地被參照施行。2017年南通市老區宣傳工作會議就放在馬塘中學召開,向全市現場介紹推廣其開展紅刊閱讀活動的做法和經驗。2016年以來,南通市老促會每年呈報市委市政府、由市委辦公室轉發的市“三會”年度工作要點,都把推廣馬塘中學經驗,深入開展“交流閱讀紅色期刊心得體會”活動作為重要內容,并組織開展了兩輪全市“交流閱讀紅色期刊心得體會”活動,分別于2016年11月和2019年11月,兩次隆重召開了“南通市交流閱讀紅色期刊心得體會活動總結表彰會”,使馬塘中學經驗在全市學校、機關、街道、鎮村和部分企業全面推開。南通市老促會理事長4次在全國老區宣傳工作會議上,介紹了馬塘中學和全市開展學用紅刊的經驗,得到中國老促會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江蘇多地,上海、浙江、四川、湖北等一些地方紛紛復制馬塘中學和南通市開展學用紅刊經驗。小小馬塘中學的創舉,其價值和貢獻的確不可估量!
“功德無量”還在于為學校德育創新提供了成功樣板,為如何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提出了重要啟示。鄧小平同志曾深刻反思改革開放初期的得失,多次指出“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里我主要是講思想政治教育,不單純是對學校、青年學生,是泛指對人民的教育”。這一失誤有沒有得到徹底糾正呢?至今,人們仍有懷疑和不滿。學校以升學率為最高指標、工作軸心,育人的根本任務被忽視,政治思想教育被淡化,一些教師不僅不能為人師表,而且把在校上課當副業、到校外辦補習班撈錢為主業,這些現象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痛點之一。而馬塘中學黨委則堅持把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明令要求教師以身作則讀紅刊,精心指導學生學用紅刊見行動,很快蔚然成風,高考錄取率不降反升,學校正氣一派,社會好評如潮。如東縣馬塘中學黨委以“紅刊進校園”為主要特色之一的黨建品牌——“桑榆未晚夕照明”,成為江蘇省中小學校“一校一品”黨建文化品牌項目。如果大多數學校能認真學習借鑒馬塘中學的德育經驗,那么全社會對學校教育的看法將煥然一新,更重要的是不斷培養出大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的景象將何其壯觀、何其令人振奮!
祝愿馬塘中學珍惜既成創新成果,繼續奮勇前進,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作者為南通市老促會原副理事長,這是他為今年5月出版的如東縣馬塘中學師生 《閱讀〈大江南北〉心得專輯》 撰寫的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