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國慶期間我觀看抗美援朝題材電影 《長津湖》,不僅為73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慷慨赴朝、與武裝到牙齒的敵方王牌之師血戰到底的英雄場景而亢奮,為影片中那句“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的肺腑之言而感動,而且讓我追憶起“最可愛的人陪伴我成長”的激情燃燒歲月來——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這首由麻扶搖作詞、周巍峙作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響起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女孩;如今,73年過去了,那些個值得我回憶的往事依然清晰如昨:我永遠記得小學語文課本中那些讓我感動的英雄故事:志愿軍戰士羅盛教冰上救朝鮮兒童、黃繼光舍身堵槍眼、邱少云寧被火燒死也不暴露目標……我還知道毛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是在朝鮮犧牲的,聽過戰斗英雄楊根思、楊連弟等人的英雄事跡,看過反映抗美援朝的電影和戲劇《上甘嶺》 《團圓》 《奇襲》 ……我們都被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和精神深深感動。尤其是1958年,作為太原市的少先隊員,我曾參與歡迎最后一批志愿軍歸國的活動:車子緩緩駛過鮮花和人群的夾道,那鑼鼓喧天、口號響徹云霄的隆重熱烈而激動人心的畫面早已定格在我心中。當時我穿著粉紅色的泡泡紗連衣裙,和志愿軍戰士們一起乘車來到位于城北20里的七府墳軍營。我小學的一位女教師就是志愿軍戰士的未婚妻,也來到軍營,讓我留下來陪她住了一宿。那些志愿軍戰士剛剛回到祖國見到親人,非常高興,對我們非常熱情,還饒有興趣地讓我給他們唱歌跳舞。當時我高興地唱起了“太陽光,晶亮亮,雄雞唱三唱……”
后來,我成為了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次講授魏巍的 《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和學生都會熱淚盈眶、激動萬分,情不自禁地誦讀起:“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它使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這時我腦海里就涌現出志愿軍戰士在防空洞里就著雪吃炒面、和敵人浴血奮戰的戰斗場景,眼前就活生生地出現一個個英雄的形象,耳畔就會響起郭蘭英深情演唱的 《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燦爛的陽光……”
一直到現在我都認為,正是這些樸實無華的志愿軍戰士,無論是來自工人、農民、學生,還是其他行業,無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宏篇,讓祖國能建設和發展得像現在這樣的強大,讓我們幸福地生活其間。73年過去了,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已作古。無論是“松骨峰”戰地的英雄群像,還是“長津湖”戰役中的“冰雕連”;無論是個人英雄,還是英雄集體……總之,他們都是我們的驕傲,是祖國的驕傲。正是他們的英雄事跡和不朽精神,伴隨和激勵著我們不斷地成長和進步!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這些“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