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冰 王海靜
(山東省榮成市中醫院護理部,山東 威海,264300)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病率也隨之提升,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手腕的正常活動受到嚴重的損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臨床路徑護理是一種具有計劃性和預見性的醫療服務方式,臨床護理路徑源于美國,近年來在我國醫院得到了使用與推廣[1]。中醫護理臨床路徑護理是一種新型的醫療服務方式,遵循循證理性的護理方式,融合人性化護理以及中醫理念,采用針對性、預見性的護理方式[2-3]。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中醫護理路徑,可以結合患者的病情變化,為其制訂中醫特色優質護理,可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改善預后[4]。本研究旨在探究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應用中醫護理臨床路徑護理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擇2022年1月-2023年1月山東省榮成市中醫院接診的88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使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4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中醫護理臨床路徑護理。對照組女30例,男14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3.65±4.85)歲;其中,伸直型骨折33例、屈曲型骨折11例。觀察組女24例,男20例;年齡44~71歲,平均年齡(53.79±4.77)歲;其中,伸直型骨折30例,屈曲型骨折14例。兩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山東省榮成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納入標準:①均經過影像診斷,符合《中國成人橈骨遠端骨折診療指南》[5]中橈骨遠端骨折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孕婦;②骨腫瘤患者;③合并癌癥患者;④病理性骨折者;⑤受傷前已經伴有肢體功能障礙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患者入院后,由護士向患者做住院宣傳,包括對患者的環境和藥物的管理。護士向患者分發有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材料,并對有關的問題進行及時地回答。護士對患者的傷肢進行觀察和記錄,并對其傷肢的腫脹、疼痛進行嚴密的監測。飲食以清淡為主,多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促進血液循環。在肢體運動方面,引導患者進行屈曲、拉筋、握拳等運動。告知患者服藥、復查、功能鍛煉、飲食等相關的注意事項。
觀察組提供中醫護理臨床路徑護理,根據患者用藥、治療、護理和出院情況,設計出符合規范的護理路線。選出2名資深護士作為此次研究的主管,任務是協調科室的工作,開展中醫臨床護理的內容進行訓練,主管護士每天進行日常監督,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定期對其進行匯總,并將其反饋給全體護士。制訂的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內容如下:①入院第1天:做好患者的入院管理,按照患者的情況,合理地分配病房,并說明有關的住院規定。做好患者的危險評價和告知,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如預防跌倒、壓瘡。幫助患者做好各項檢測工作。了解患者的分型,注意傷肢的血液循環、腫脹、疼痛、活動情況、外固定的松緊性,并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相應的處理。引導患者的傷肢維持正確的姿勢:患者在離開病床的時候,用三角布將受傷的肢體固定在胸部,在躺著的時候,將受傷的肢體上的上肢抬高到15~30°。對患者進行指屈伸、握拳的練習,3~4次/d,15~20 min/次。對患肢腫脹疼痛患者,與醫師交流,給予中藥封包熱敷傷肢,20 min/次;用創傷性中藥封裝熱敷傷口,2次/d,1 h/次。上述的中藥治療方法,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能緩解患者的肢體痛楚,使其紅腫消腫。②入院第2天:在第1 d護理的基礎上,提供飲食干預,如使用活血化瘀和行氣止痛的食物,如百合湯、桃仁、山楂等;不要吃油膩的食物。告訴患者怎樣進行手臂腫脹、血液循環等自我監控,外固定過于緊密或過度松弛的患者,應立即與醫師溝通,使其彈性得到充分發揮。護士引導患者進行屈伸、握拳、屈肘等功能性訓練。3~4次/d,15~20 min/次。同時給予患者中醫學情志管理:由于意外受傷、肢體疼痛、擔心預后等因素,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采用“以情勝情”的中醫護理措施,對“心腎不相交”患者以畏懼為主,采用“以思克恐”療法,向患者推薦相同病癥但療效較好的患者,減輕患者的恐慌情緒,使患者形成積極的精神狀態。③入院第3天:對患者的運動能力和膳食的控制進行評價,對運動能力差的患者應持續開展運動和膳食教育。對患者的合作能力和服從行為進行評估。對損傷肢體疼痛、血流情況進行監測,并作相應的檢查。④入院第4~5天:對患者的X光檢查和復診的結果進行跟蹤,并將所有的檢查結果通知患者。加強膳食與衛生教育,并按照患者SAS評分和SDS評分實施中醫情志服務。密切關注患者的創面紅腫消退、疼痛減輕、血液循環等情況,并與醫師溝通,以調節外固定的松緊度,防止因外力松動造成的骨折錯位。⑤入院第6天至出院前:患者處于骨折中期,此時是瘀血尚未完全消退、筋骨尚未復原的階段,膳食要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為主,并引導患者飲食從清淡轉為清養,可以在前期的食法上加入雞湯、黃芪瘦肉湯、骨頭湯、田七煲雞湯等,忌食煎炸、肥甘厚膩的食物。觀察患者的肢體有無腫脹、疼痛、血流狀態,然后再進行針灸或中醫的封閉療法。
①收集兩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腫脹消退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VAS疼痛評分。
②收集兩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不良情緒。使用由William W.K. 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SAS評分,<50分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為重度焦慮。SDS評分,<53分為無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為重度抑郁。分數越高表示焦慮和抑郁越嚴重。
③評估兩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依從性。應用山東省榮成市中醫院自擬的治療依從性量表進行評價,包含飲食、用藥和鍛煉三個方面,每項總分為100分,分為不依從(0~60分)、基本依從(61~89分)和完全依從(90~100分)。治療依從性=(基本依從+完全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④收集兩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滿意度。應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評分量表及進行評價,總分數為100分,分為不滿意(0~60分)、基本滿意(61~89分)和非常滿意(90~100分)。總滿意度=(基本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全部數據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治療依從性、滿意度)應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腫脹消退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VAS疼痛評分、SAS評分和SDS評分)應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腫脹消退時間、住院時間更短,住院費、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腫脹消退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VAS疼痛評分比較( )
表1 兩組腫脹消退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VAS疼痛評分比較( )
VAS疼痛評分(分)觀察組445.17±2.52 7.23±1.525365.65±369.892.44±0.36對照組447.32±2.0511.89±2.056652.16±612.753.79±0.98 t 4.390 12.112 11.922 8.577 P<0.001<0.001<0.001<0.001組別例數腫脹消退時間(d)住院時間(d)住院費用(元)
護理前,兩組SAS評分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AS評分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情緒比較 ( ,分)
表2 兩組不良情緒比較 ( ,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P<0.05。
SD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4463.65±5.8531.56±4.85*62.79±7.5230.56±5.85*對照組4464.08±6.1238.98±5.16*62.77±6.8937.89±8.14*t 0.336 6.9500.013 4.850 P 0.737<0.0010.989<0.001組別例數SAS評分
觀察組飲食、用藥、鍛煉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n(%)]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滿意度比較 [n(%)]
橈骨遠端骨折是骨科常見疾病,是由間接性暴力引起的,會嚴重地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6-8]。在橈骨頭遠端骨折患者康復過程中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讓患者能夠積極地對待疾病,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目的[9-11]。
中醫護理臨床路徑是由醫師與護理人員經過探討后所擬定的護理路線圖,藉由醫師與護理人員的探討,提升護理人員的能力。中醫護理臨床路徑采用路徑圖開展護理,可以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狀況、康復進程和具體注意事項,有助于緩解患者的情緒[12-15]。中醫護理臨床路徑使得醫護人員能夠對患者的狀況進行實時追蹤,并能做出正確的治療,改善患者的護理質量。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充分反映了以人為本的治療原則,符合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化的醫療服務觀念,推動新的醫療觀念的進一步拓展和深入。中醫護理臨床路徑下,護士每天有計劃、有預見性地照護,可以降低護理錯誤,讓護士了解自己的工作程序和與工作的有關原則,避免出現疏漏,從而改善患者的消極對待和照顧狀況,改善護理工作的品質[16-17]。在該護理模式下,可以增進患者對自己的病情了解,提升患者的遵醫能力與配合能力,改善患者護理品質。彭麗娟[18]等人在研究中,試驗組腫脹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研究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中,觀察組腫脹消退時間、住院時間天更短,VAS疼痛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醫護理臨床路徑應用于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可以縮短患者的腫脹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降低疼痛。
綜上所述,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中醫護理臨床路徑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與依從性,改善患者恢復情況,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