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易其報
“在前期調研中,我們了解到,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還存在著數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問題,請問區民政局負責同志,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擴大養老服務設施的覆蓋面,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需求?”
2022年12月上旬,一場以聚焦“加強養老機構服務監管”為主題的專題詢問會正在蓬江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室如火如荼地進行,代表們提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造血功能低”“社區養老機構護理人才缺口大”等問題“劍指”社區居家養老痛點難點,給與會的政府職能部門刮起了一場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的“頭腦風暴”,也拉開了常委會推動“嵌入式”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履職序幕”。
“銀發一族”需求在哪里,人大履職就跟進到哪里。帶著專題詢問會上代表的提問和呼聲,今年初,蓬江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達成率調研組深入杜阮鎮頤養院、銀華長者服務中心等村(社區)養老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專題調研,全面了解“嵌入式”養老服務情況以及困難需求。
今年2月,在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經過全體與會人大代表票決,“優化適老養老服務”被列入區政府年度“十件民生實事項目”,該項目年度計劃建設1家社區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示范點,推動39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為下步全面推開“嵌入式”養老服務工作提供平臺保障。
“建議活動室地面鋪設防滑地磚,防止老年人在活動時跌倒”“建議拓展完善養老設施,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化、專業化、規范化服務”……6月上旬,蓬江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社會建設代表專業小組視察環市街江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情況,現場與區政府分管領導、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探討加快服務站建設方法對策,代表提出的“按照‘一戶一案’原則,對房屋內的建筑硬件、家具家裝軟件進行適老化改造,配置輔助適老化工具”“加強宣傳引導,讓更多老年人知曉并參與社區‘嵌入式’養老”等20余條意見建議直達政府職能部門,為加快推進服務站建設開出“良藥方”。
7月中旬,蓬江區人大常委會視察組成員專門赴惠州市惠城區惠民九如康養中心、龍豐街道長者照護之家,學習交流養老服務人員培訓、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服務內容、照料中心規范化建設、服務網絡等先進經驗做法,大家一路帶著問題學、對照反思學、交流互動學,感受頗深、受益良多,為推進全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提升拓展了思路視野,積攢了案例素材。
在“最盼”上見真情,在“最急”上動真招,在“最難”上下真功,1次外出學習交流,2場專題約見、8輪視察督辦……蓬江區人大常委會用腳步丈量項目進度,以督辦加快項目實施,先后推動解決養老機構消防審驗、居家養老服務站工程現狀驗收、照護服務認定等問題10余個。
群眾的口碑就是對人大代表履職的最好肯定?!案兄x人大代表為我們提的‘好建議’,現在家里裝上了‘平安通’,‘一鍵直達’不僅讓我的生命健康得到24小時守護,還為我們提供送餐、送藥、送醫等上門服務。”環市街天龍社區83歲老人謝阿婆戴著健康手環,開心地說道。

深入社區了解“平安通”居家養老智慧平臺管理運行情況
無獨有偶,在蓬江白沙街江邊社區,老人們通過“平安通”居家養老智慧平臺鏈接“益食堂”長者飯堂點餐,15分鐘后,熱騰騰的飯菜就送到家中,吃著自己喜歡的飯菜,老人們臉上滿滿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群眾的贊許與認可源自蓬江區人大代表陳麗雯的一條代表建議。3月初,陳麗雯在進站接待群眾時聽聞部分老人家中還未安裝‘平安通’居家養老智慧平臺,獨自在家時遇有身體不適或不慎跌倒,無人知曉,得不到快速有效的處理。為此,她在多次深入社區調研,走訪老人了解情況后,一份《關于完善優化“互聯網+護理服務”,提升社區醫養結合能力的建議》就提交至蓬江區人大常委會。

代表上門走訪聽取老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意見建議
收到代表建議后,蓬江區常委會第一時間將建議轉交有關職能部門,同時加強與承辦單位溝通聯系,推動區政府安排201萬元用于居家養老助殘服務“平安通”項目,并通過定期走訪察看辦理落實情況、建議辦理“回頭看”等形式,對建議進行跟蹤督辦。僅用3個月時間,就為江華社區、幸福社區、三丫村等30余個社區(村)1090名老人開通“平安通”服務,助推“平安通”服務實現全區6個鎮(街)132個村(社區)全覆蓋。
深懷敬老之心,傾注愛老之情,篤行為老之事。白沙街江華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稱號,環市街江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即將開放運營,白沙街甘棠社區(粵海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擬于年內全面竣工投用,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2288次、14家“益食堂”長者飯堂站點服務70425餐次……這份高質量的人大監督“成績單”是蓬江區人大常委會把“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提升“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實處”的真實寫照。
下一步,蓬江區人大常委會將持續聚焦社區居家養老主題,發揮人大監督作用,以監督之力繪就“嵌入式”養老新藍圖,努力讓更多“銀發一族”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居家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