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身
嶗山很會犒勞人,一面予人無盡的山路,一面賜給人想不到、看不盡的旖旎風光。人走景移,誰都猜不到嶗山之神在前方藏下了怎樣的風景,那就接受它的邀請函,往下一座山峰走去吧。
我將再度化身為這綠海中的一條魚,帶著貪婪與好奇,繼續追尋“海”里深藏的風景。
提起青島,人們難以忘記的總是那蔚藍的大海,而我從青島回來后,記憶最深刻的,是“綠海”——嶗山。那是我與朋友提起時,用盡所有能想到的形容詞直至語拙詞窮,卻還沒有描繪出其一半瑰麗的地方。
我雖喜歡旅游,但“爬山”很少出現在我的旅行計劃中。去嶗山也是因為看到別人的攻略里提到嶗山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就想著怎么也要去看看這個“第一”為何能做“第一”。而當我完成這場從二維穿越到三維的旅行,不得不臣服:這第一,當之無愧!
去嶗山那天,我們起得不算晚,拉開窗簾,海早已醒了,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著細碎的銀光,若不是那一幕洗滌了我的心靈,我一定會懷疑那是夢里的場景。
我們乘出租車穿越半個青島到達嶗山景區,又乘大巴經過青蛙石,再跟著導游拜訪孔子像等景點,最后當導游把我們放在一個登山口獨自離開后,我腦袋里蹦出來一個念頭:難道嶗山之行,才剛剛開始?
我抬頭仰望嶗山山峰的輪廓,毫無防備地以為它與我征服過的某些山一樣,不過是從一側走石階登頂,再從另一側順石階下山。最初的山路的確如我所料,我于是時快時慢,蹦蹦跳跳,不停與同伴分享著眼前的美景。
石階蜿蜒而上,路兩旁樹繁葉茂,樹下有山石,山石上曬太陽的貓見有人來并不害怕,頂多睡眼惺忪地瞟一眼游客,宛若一位高傲的主人。每棵大樹都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從樹冠到樹根,無數植物、昆蟲在這里度過自己的一生。
我登山喜歡頻繁回頭看,丈量自己與大地的距離。如此刻,望著已小如地圖的地面,我猜測我們應該快到達山頂了,于是興奮地回首找尋,卻看到我們即將到達的山頂后面還有一座更高的山。
8月日光如火,不知已經走了多久的我,似乎每個毛孔都流著汗,口渴、腿軟,早沒了最初的精氣神。好在嶗山會犒勞人,一面予人無盡的山路,一面賜給人想不到、看不盡的旖旎風光。人走景移,誰都猜不到嶗山之神在前方藏下了怎樣的風景,那就接受它的邀請函吧,往下一座山峰走去。
每走一段我都要停下來歇歇,任山風攜著熱氣穿過我的身體。再向下看,密密層層的樹海赫然出現在眼前,風一吹,千萬個樹冠匯聚而成的“海面”如浪潮般此起彼伏,綠波翻涌,一圈圈蕩漾到“海”的盡頭。
站在獅子峰俯瞰大地的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一路勞累,因眼前這如畫山水,全都值得。“中國最美漁村”果然名不虛傳。目光所及最遠處,海天相接,水天一色,互為倒影;目光慢慢滑過寶石藍海面,一片連綿不絕的綠色映入雙眼,那是樹林、茶莊和梯田。白墻紅瓦的房子如綠海中棲息的海鷗,“海鷗”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神秘又俏皮,被大海與綠海環抱著,似乎連風都不舍得驚擾它們。整個漁村純潔、靜謐、一塵不染,如被時間遺忘的世外桃源。
導游說,想完全走遍嶗山,起碼要兩三天時間,我們卻只有一天泛泛領略嶗山的美景。就把沒來得及去的地方留給未來吧,反正山峰綿延不絕,人生山山而川,我們終會在某一天重逢。愿我再度回來,看山仍是山,看水還是水,冗雜世事不敵眼前綠水青山。
到那時,我將再度化身為這綠海中的一條魚,帶著貪婪與好奇,繼續追尋“海”里深藏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