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色彩在現代環藝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為設計注入了獨特的魅力。從傳統色彩的視角出發,探討在現代環藝設計中運用傳統色彩的方法。希望通過探討,可以更好地理解傳統色彩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價值,為設計創作提供新的啟示,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關鍵詞:傳統色彩;現代環藝;設計
在現代社會中,傳統色彩作為一種具有深厚歷史和文化內涵的表達方式,正逐漸融入各個領域中,包括環藝設計。傳統色彩在環藝設計中的運用,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是一種創新的嘗試,可以賦予空間獨特的情感與價值。傳統色彩作為歷史文化的產物,承載著豐富的情感和意義。不同的文化和地域賦予了傳統色彩不同的象征和符號意義,如紅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吉祥和繁榮,藍色在西方文化中則常常象征著寧靜和清澈[1]。傳統色彩的應用不僅僅是一種顏色的選擇,更是歷史、宗教、價值觀的體現,是一種特定文化的獨特表達方式。在現代環藝設計中引入傳統色彩,可以喚起人們對歷史文化的共鳴,營造出一種富有情感和情懷的環境氛圍。
一、傳統色彩的藝術特征
傳統色彩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歷史意義,在現代環藝設計中運用這些色彩,可以喚起觀眾的文化記憶和情感共鳴。這些傳統色彩常常與特定的文化背景、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相關聯,通過在設計中運用這些色彩,設計師可以引發觀眾的共鳴,營造出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2]。在傳統色彩視域下,建筑設計可以借助特定的色彩來傳承和表達特定文化,從而強化建筑與環境的融合,增強文化認同感。
在現代環藝設計中應用傳統色彩,在特定環境中能夠產生和諧的感覺,如綠色、藍色與棕色等。建筑設計可以利用這些色彩,使建筑與周圍自然環境相融合,營造寧靜、和諧的氛圍。
傳統色彩經過歷史的沉淀和人們喜好的長期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標準。在現代環藝設計中引用傳統色彩,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獨特性[3]。這些色彩往往能夠為作品賦予歷史感和文化底蘊,使設計作品在審美上更為多元和豐富。
傳統色彩具有跨文化的交流潛力,它們不僅僅局限于某個地區或民族的文化,而是能夠跨越國界傳達情感和意義。在現代環藝設計中,設計師可以運用傳統色彩來實現跨文化的交流和溝通。通過將不同文化的傳統色彩融合在設計中,可以創造出獨特的作品,展示出不同文化的魅力。
二、傳統色彩對現代環藝設計的影響
(一)文化傳承與歷史感
傳統色彩作為歷史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現代環藝設計中,融入傳統色彩可以為設計注入歷史感和文化內涵,從而傳達出一種融合過去與現代的藝術氛圍。例如,在城市規劃中,利用傳統色彩可以將古老的建筑風格與現代化的城市形象相結合,打造出獨特的文化景觀,讓人們在現代的城市中感受到歷史的溫度。
(二)情感共鳴與審美體驗
傳統色彩常常能夠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激發觀眾的情感共振。在現代環藝設計中,運用傳統色彩可以使人們在藝術作品面前產生情感的共鳴。例如,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中,運用具有濃厚情感色彩的傳統色彩,如深木色、柔和的米色等,讓人們感受到親切、溫暖的情感。在現代環藝設計中,這些色彩可以為人們營造出一個舒適、寧靜的空間,使人們感到愉悅和平靜。設計師可以選擇能夠引發積極情感的傳統色彩,從而創造出令人愉悅、溫馨的空間體驗。
(三)創新性表達與現代注入
傳統色彩并不僅僅停留在過去,它在現代環藝設計中也能夠得到創新性的表達。設計師可以將傳統色彩進行重新演繹,與現代材料和形式相結合,創造出富有創意和時尚感的藝術作品。例如,在建筑立面設計中,傳統的色彩元素可以通過現代的材料和技術進行呈現,將傳統的色彩元素與現代家居元素融合,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創造出具有現代感的藝術外觀。
三、傳統色彩視域下的現代環藝設計策略
(一)傳統色彩視域下的建筑設計策略
首先,在建筑設計中,可以選擇代表傳統文化的色彩作為主要色調,例如古典紅、琥珀黃、皇家藍等。同時,也可以根據傳統色彩的特點進行巧妙的組合,創造出豐富的色彩層次。比如,運用相似色或互補色相結合,既能傳遞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又能讓建筑更具視覺吸引力。
其次,傳統色彩與建筑材質的融合可以創造出獨特的空間感受。例如,在傳統風格的建筑中,運用古樸的木材、磚石等材質,搭配具有歷史感的色彩,能夠更好地還原傳統文化的氛圍。同時,通過考慮材質與色彩的相互關系,還可以實現空間的和諧與統一。
再次,傳統色彩往往與特定的文化符號和意義相關聯,可以運用這些符號來豐富建筑設計。在門廊、窗花等位置運用傳統的圖案和圖像,以傳遞特定的文化信息。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強了建筑的藝術性,還使人們在欣賞建筑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滲透[4]。
最后,在建筑設計中,色彩的運用也要與建筑的功能相關聯。在文化遺址保護和展示建筑中,可以運用傳統色彩來強調其歷史價值;在商業建筑中,可以根據品牌形象和受眾群體選擇傳統色彩來吸引客戶。
此外,燈光在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過燈光的調控,強調建筑的色彩特點和文化內涵。傳統色彩在夜晚通過燈光的照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表現,使建筑更具魅力。可以在建筑外墻使用色彩變幻的燈光,創造出獨特的夜景效果,讓人們在不同時間段獲得不同的視覺感受。
例如,在傳統色彩視域下的建筑設計中,琉璃瓦作為傳統建筑的屋頂覆蓋材料,不僅具有實用性,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在中國古代,琉璃瓦被廣泛應用于宮殿、廟宇、園林等建筑,其色彩鮮艷,造型多樣,成為建筑的重要裝飾元素。黃色琉璃瓦常用于皇家建筑,象征著尊貴和權威;綠色琉璃瓦則多用于廟宇,代表著生機和希望。這些琉璃瓦不僅為建筑增添了美感,更傳達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設計師們可以運用琉璃瓦的色彩,來為建筑賦予歷史情感和獨特韻味。在現代文化中心的建筑外墻采用傳統琉璃瓦的色彩,在建筑的細節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如使用傳統花紋、圖案,將傳統文化圖騰進行藝術化表達,與選取的傳統色彩相呼應。選取的傳統色彩應與周圍建筑、植被等相融合,創造出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通過光影的變化來強化傳統色彩的情感表達,與周圍環境融合,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建筑中,展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和諧共生,使建筑在不同時間和季節呈現出不同的魅力。
(二)傳統色彩視域下的展示設計策略
首先,需要仔細挑選與傳統相關的色彩,如古代文獻、藝術品或傳統服飾中所使用的色彩。在選擇色彩時要考慮到色彩的歷史背景、象征意義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詮釋,創造出符合主題和情感表達的設計效果。
其次,在展示設計中,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以創造出獨特而富有創意的作品。可以將傳統圖案、花紋或民間故事等融入設計中,賦予作品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再次,傳統色彩往往能夠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設計師可以通過創造出情感豐富的作品來吸引觀眾。通過運用傳統色彩,創造出溫暖、親切或莊重的氛圍,讓觀眾能夠感受到作品所傳達的情感和意義[5]。
最后,在現代展示設計中,多媒體技術是強有力的工具,可以將傳統色彩與多媒體元素相融合,創造出更具吸引力和互動性的作品。通過投影、視頻、聲音等多媒體手段,可以賦予傳統色彩更多的表現形式,豐富作品的層次和效果。在傳統色彩視域下的展示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用戶的體驗和需求。設計師需要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通過傳統色彩來創造出令人愉悅、易于理解的作品。
以中國傳統的紅色為例,紅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喜慶、熱情和吉祥,常常被用于慶祝活動和節日。在一個商場的節日促銷展示中,設計師可以運用傳統的紅色元素來增加氛圍和吸引力。如商場正在舉辦春節促銷活動,為了吸引顧客,設計師可以將傳統的紅色運用在展示設計中,包括使用紅色的布幔作為背景,懸掛紅燈籠和紅色的春聯,擺放裝飾有紅色花朵的陳列架[6]。此外,展示區域可以設置一個仿古的中國廟會場景,通過擺放一些小吃攤位,搭建表演區域,再配以紅色的裝飾,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通過與傳統文化相呼應的背景環境,使用傳統圖案、紋飾或文化元素作為裝飾,強調展示內容的傳統性和歷史感,同時展品巧妙地融入設計,與背景融為一體。在展品陳列臺上也可以使用傳統色彩的布置,例如使用翠綠的綢緞或深紅色的絨毯,增強展示效果。這樣的設計不僅在視覺上營造出濃厚的傳統節日氛圍,也讓顧客在購物的過程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運用傳統色彩和元素,展示設計成功地將現代商業與傳統文化融合,提升了展示效果和觀眾的體驗。
(三)傳統色彩視域下的公共場所設計策略
首先,在公共場所設計中,選擇與該場所所屬文化相關的傳統色彩是關鍵。不同的文化擁有獨特的傳統色彩,通過將這些色彩融入設計中,可以強化文化符號和認同感。
其次,傳統色彩往往與歷史元素緊密相連,設計師可以借鑒歷史文化中的圖案、花紋、裝飾等元素,并進行現代的再創作和演繹。將傳統的圖案元素應用在公共場所的墻面、地板或家具上,使之成為與眾不同的視覺焦點,同時也能夠為觀眾帶來文化的啟發。
再次,在公共場所的空間布局中,可以運用傳統色彩來進行分區和引導。不同的色彩在心理學上會引發不同的情感和體驗,因此可以根據場所的功能和用途,靈活地運用傳統色彩[7]。傳統色彩在公共場所設計中常常被運用,以營造特定的氛圍和情感體驗。例如,在一座城市的文化廣場設計中,可以采用傳統色彩來強調城市的歷史文化傳承和地域特色。
最后,在傳統色彩視域下,不能僅僅是簡單地應用傳統色彩,還可以通過創新的方式將傳統色彩與現代元素相結合。設計師可以運用現代的材料和技術,使傳統色彩呈現出更加現代、時尚的感覺。
例如,在傳統色彩視域下,圖書館內的閱讀區設計強調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以促進讀者專注閱讀和學習。因此,其設計以米色、深木色等暖色調色彩為主,這些色彩在傳統視域中被認為穩重、沉穩,能夠營造出安靜、親切的氛圍。選擇淡雅的輔助色彩,如淺藍、淡綠等,以增加空間的清新感和寧靜感。這些色彩的搭配有助于緩解視覺疲勞,使讀者在長時間的閱讀中保持舒適。另外,圖書館需要采用柔和的照明,避免過于刺眼的強光。考慮到室內照明對色彩的影響,選擇能夠保持色彩穩定性的照明燈具,能夠確保閱讀體驗的舒適性。在軟裝方面,圖書館要選擇與主色調相協調的窗簾、地毯等裝飾,以增加場所的溫馨感。采用合理的空間布局,將座位安排得相對獨立,為讀者提供良好的私密性。同時,可以布置一些綠植以及裝飾性物件,增加自然元素和人文情懷。通過以上設計策略,閱讀區的設計在傳統色彩視域下呈現出穩重、溫馨的氛圍,符合圖書館的文化定位,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舒適、專注的學習和閱讀空間。
四、結語
在現代環藝設計中,傳統色彩的運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為作品注入了歷史文化的韻味,還賦予了作品獨特的情感共鳴和審美體驗。傳統色彩作為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蘊含著豐富的符號意義和象征意義,能夠引發觀眾對于歷史、文化和情感的思考與共鳴。在傳統色彩的視域下,現代環藝設計能夠實現多重層次的意義傳遞。通過巧妙地運用傳統色彩,現代環藝設計能夠在歷史與現實、傳統與創新之間建立起有機的連接,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視覺與情感體驗。在未來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繼續探索傳統色彩的無限可能,創造出更加精彩紛呈的現代環藝作品。
參考文獻:
[1]袁鈺捷.傳統色彩元素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新美域,2021(4):64-66.
[2]王瑾文.傳統色彩元素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花溪,2021(17):185-186.
[3]劉洋.中國傳統色彩元素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應用[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8(3):68-69,79.
[4]谷鳳娟,陳于書.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美術教育研究,2022(5):126-127.
[5]呂若菲.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色彩情感[J].三角洲,2023(4):186-188.
[6]王生權.傳統色彩元素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2019(5):85-86.
[7]鄭波.中國傳統色彩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佛山陶瓷,2022(10):90-92.
作者簡介:
陳維均,廣州新華學院中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展示設計、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