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攀鵬,閆靈敏,屈偉,王兆貴,蔣兵兵,李曉,王洋,呂文竹,曾煥青,李軍,王品勝,梁博*
(1. 河南省高新技術實業有限公司/河南省構樹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2;2. 河南省科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3. 河南省納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2;4. 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北京 100862;5.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 100081;6. 蘭考縣畜牧局,河南 開封 475300;)
現階段,我國畜牧行業中以傳統玉米-豆粕型飼料原料為主的蛋白質飼料,其資源極為短缺,而我國規模化蛋雞養殖生產中對飼料原料的需求量卻在日益增加,因此因地制宜推行糧改飼、開發利用新型蛋白質飼草資源迫在眉睫。用太空搭載、雜交選育等手段培育出的“中科1號101”雜交構樹(hybridBroussonetiapapyrifera)在野生構樹分布廣、種子易傳播萌發、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耐鹽堿貧瘠和干冷濕熱等優點的基礎上,具有產量高、易推廣種植、材飼兼用、飼用價值優的特點[1],其粗蛋白(CP)、粗脂肪(CFA)、鈣(Ca)、磷(P)、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含量分別為17.78%~26.47%、1.58%~5.31%、2.23%~3.64%、0.30%~0.61%、25.48%~39.51%、17.07%~26.13%,將其富含7種畜禽必需氨基酸(EAA)、CP含量高達26%的全葉加工制成粉后可作為優質的畜禽飼料原料,且研究表明畜禽飼糧中添飼構樹葉是大有裨益、切實可行的[2]。大午金鳳蛋雞是我國自主培育的具有生產性能高、適應性強、綜合效益高等諸多優點的高產紅羽粉殼蛋雞。因此,本研究擬通過1.5%~8%雜交構樹葉等量替代產蛋初期蛋雞基礎飼糧中部分玉米豆粕的飼喂試驗,闡明雜交構樹葉對大午金鳳蛋雞產蛋初期雞蛋品質的物理性狀和營養成分指標的影響,以期為蛋雞飼喂雜交構樹葉后能生產出易儲耐放、便于運輸、營養全面和放心有口感的雞蛋提供科學依據。
雜交構樹全葉:采自生長于河南省科學院構樹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蘭考試驗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省科學院構樹基地)種植區1~2年生、株高長至140 cm的夏季雜交構樹中科1號101,經葉片除塵、自然風干、加工粉碎、過篩后,測得雜交構樹全葉粉中含有9.98%水分、20.96% CP、3.14% CFA、8.71% 粗纖維(CFI)、14.61%粗灰分、41.92%無氮浸出物、2.56% Ca、0.31% P、2.45%谷氨酸(Glu)、1.91%天冬氨酸(Asp)、1.63%亮氨酸(Leu)、1.20%苯丙氨酸(Phe)、1.18%賴氨酸(Lys)、1.10%甘氨酸(Gly)、0.91%蘇氨酸(Thr)、0.83%酪氨酸(Tyr)、0.17%蛋氨酸(Met)。試驗蛋雞:270只147日齡健康、精神狀態良好、產蛋率相近、體重1.49~1.50 kg、脛長99.10~99.30 mm的大午金鳳商品代蛋雞。基礎飼糧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
將試驗蛋雞以單因子完全隨機設計的方法分成6個組(45只/組):0(對照)組、1.5%組、2.5%組、3.5%組、4.5%組、8%組,3個重復/組,每個重復5籠,3只/籠。這6個組蛋雞分別以質量占比0、1.5%、2.5%、3.5%、4.5%和8%雜交構樹全葉粉替代基礎飼糧中部分玉米和豆粕進行飼喂(見表1)。預試期7 d,正試期56 d。
飼養試驗在省科學院構樹基地養殖區進行,傳統三層全階梯式籠養(長×寬×高=36.0 cm×38.5 cm×37.5 cm/籠)。各組除設置的飼糧不同外,光照、空間方位、均勻分布等其他因素均相同。舍內采用自然通風+機械縱向負壓通風模式和人工光照+自然光照方式。舍內溫度、濕度、光照、驅蟲、免疫、消毒程序和投料量均按照河北大午農牧集團《大午金鳳商品代標準和飼養管理手冊》執行。采用自由采食和飲水,每天07:30、15:00各喂料1次(各試驗組當天飼糧現用現配)。舍內產生的雞糞每天10:00用自動刮糞機清理1次。雞群飼喂、健康有無異常、產蛋等相關試驗數據由專人負責記錄。
在正試期第56天收集當天新鮮雞蛋樣品,以各組每個重復為單位采集10枚雞蛋并編號標記,在雞蛋采集后24 h內帶回實驗室完成蛋品質物理和營養成分指標的測定。
1.4.1 蛋品質物理性狀指標
蛋品質物理性狀指標測定或計算方法:蛋重用電子天平(精度0.000 1 g)稱量;蛋形指數用蛋形指數測定儀(精度0.02 mm)測量雞蛋縱徑和最大橫徑長度,以橫徑/縱徑×100%計算;將蛋清和蛋黃完全分離,收集蛋黃后用電子天平(ESJ200-4A,精度0.000 1 g)稱量蛋黃重量。蛋黃相對重=蛋黃重量(g)/蛋重(g)×100%;蛋黃顏色用多功能蛋品質分析儀測定;用鑷子剝離蛋內殼膜后,用電子天平稱量蛋殼重量;蛋殼相對重=蛋殼重量(g)/蛋重(g)×100%;鑷子剝離蛋內殼膜后,用蛋殼厚度測量儀分別測量蛋殼銳端、中部、鈍端的厚度,這3點的平均值為蛋殼厚度,精確到0.01 mm。
1.4.2 蛋品質營養成分指標
蛋品質營養成分指標均為全蛋(蛋清+蛋黃)中的營養成分指標。總CP含量用石墨消解儀器SH220F、自動凱氏定氮儀K9840(均產自山東海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測定,脂肪酸(FA)含量用脂肪測定儀SOX406(山東海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測定,維生素(Vit)含量、氨基酸(AA)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2695(杭州瑞析科技有限公司)測定,膽固醇(CHOL)含量用總膽固醇(TC)測定試劑盒(A111,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測定,生命元素含量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Agilent Technologies 7900 ICP-MS,安捷倫科技公司)測定。蛋品質營養成分指標測定方法均嚴格按照測定儀器的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試驗數據先用WPS Office XLS進行初步匯總整理,再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軟件進行One-way ANOVA方差分析,方差齊性檢驗合理,Duncan’s進行多重比較檢驗,以P<0.01(差異極顯著)、P<0.05(差異顯著)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用“平均值”表示試驗數據分析結果。
由表2可知,各處理組與對照組相比,蛋重等蛋品質物理性狀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品質物理性狀指標的影響
2.2.1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CP和FA指標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對照組相比,1.5%組雞蛋中總CP含量極顯著降低(P<0.01),而4.5%和8%組則均極顯著提高(P<0.01)。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FA的影響含量見表4。

表3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CP的影響 %

表4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FA的影響 %
4.5%組雞蛋中丁酸(C4H8O2)和十三烷酸甘油三酯(C42H80O6)的含量均極顯著提高(P<0.01);3.5%組雞蛋中肉蔻酸/肉豆蔻酸(C14H28O2)和反式油酸(C18H34O2)含量均最高、且極顯著提高(P<0.01);3.5%、4.5%和8%組雞蛋中棕櫚油酸/棕櫚亞酸/肌膚軟脂酸(C16H30O2)含量呈劑量依賴性顯著提高(P<0.05);2.5%、3.5%和8%組雞蛋中油酸甲酯(順-9-十八碳烯酸甲酯,C19H36O2)含量均極顯著降低(P<0.01)。各處理組雞蛋中十六烷酸/軟脂酸/棕櫚酸(C16H32O2)、十八烷酸/硬脂酸(C18H36O2)和γ-亞麻酸(C18H30O2)含量基本上呈顯著劑量依賴性下降,1.5%組最高,8%組最低;與對照組相比,1.5%組雞蛋中C16H32O2含量<對照組(P<0.01),8%組雞蛋中C18H36O2含量>對照組(P<0.01),雞蛋中C18H30O2含量由大到小順序排列為:1.5%組>2.5%組、3.5%組>4.5%組>2.5%組>對照組、8%組,且差異極顯著(P<0.01)。
2.2.2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TC和AA指標的影響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TC的影響見表5。與對照組相比,3.5%組雞蛋中TC的含量極顯著提高了22.67 mg/100 g(P<0.01)。

表5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TC的影響
由表6可知:3.5%和4.5%組雞蛋中總氨基酸(TAA)含量分別極顯著提高了0.55%和0.36%(P<0.01);3.5%、4.5%和8%組雞蛋中Asp和Glu含量呈劑量依賴性極顯著提高(P<0.01);各處理組雞蛋中絲氨酸(Ser)含量極顯著降低了0.18%~0.24%(P<0.01);8%組雞蛋中精氨酸(Arg)含量顯著降低(P<0.05);3.5%組雞蛋中異亮氨酸(Ile)含量顯著升高(P<0.05)和1.5%組雞蛋中Leu含量顯著降低(P<0.05);雞蛋中Lys含量在各處理組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顯著性(P<0.05);各處理組雞蛋中Thr、Cys、組氨酸(His)和Tyr含量下降,Gly、脯氨酸(Pro)、丙氨酸(Ala)、纈氨酸(Val)、胱氨酸(Cys)、Met和Phe含量升高,但與對照組相比均差異不顯著(P>0.05)。

表6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AA的影響 %
2.2.3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Vit和礦物元素指標的影響
由表7可知,3.5%、4.5%和8%組雞蛋中VD3含量均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且以4.5%組最為明顯。各處理組雞蛋中VA、VE、Na、K和Ca含量隨著雜交構樹葉在蛋雞飼糧中替代量的增加先增加而后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2.5%組雞蛋中VA和VE含量分別極顯著提高了22.00和0.65 μg/100 g(P<0.01);3.5%組雞蛋中K含量極顯著提高了28.70 mg/kg(P<0.01);1.5%~8%組雞蛋中Na含量分別極顯著提高了146.27、160.30、174.74、188.14和157.57 mg/kg(P<0.01);4.5%組雞蛋中Ca含量極顯著高于其他各組,且比對照組提高了4.90 mg/kg(P<0.01)。另外,與對照組相比:1.5%~8%組雞蛋中Fe含量分別極顯著提高了3.40、5.00、3.93、4.26和3.83 mg/kg(P<0.01);3.5%和8%組雞蛋中Zn含量分別極顯著降低了1.10和0.57 mg/kg(P<0.01)。

表7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VIT和礦物元素指標的影響
雞蛋蛋品質的物理性狀指標分析發現,蛋重與蛋黃質量、蛋殼重量、蛋殼厚度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蛋形指數是對雞蛋橢圓形狀規范程度的描述,僅影響種蛋的孵化率和破蛋率,并不影響雞蛋的營養食用價值,而蛋黃重量和蛋黃相對重越大,雞蛋承載的營養物質水平就越高。本試驗結果表明雜交構樹葉對雞蛋的蛋形指數、蛋黃重量和蛋黃相對重均無顯著影響。蛋黃顏色的深淺與家禽機體不能自行合成、只能通過從飼糧中攝食積累的類胡蘿卜素的種類和數量有關[3]。飼糧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雜交構樹葉能不同程度的加深蛋黃顏色,表明雜交構樹葉含有一定量的類胡蘿卜素。蛋殼質量的優劣在種蛋抵抗外源病菌、昆蟲等侵襲,以及在蛋黃/清的保鮮程度、營養成分是否丟失、儲存期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運送途中因蛋殼破損造成的雞蛋損失達7%,而蛋殼重量、蛋殼相對重和蛋殼厚度是評價蛋殼品質的間接方法[4]。本研究發現,飼糧中添加雜交構樹葉后對蛋殼重量、蛋殼相對重和蛋殼厚度(在0.20~0.50 mm正常的范圍)均無顯著影響,這可能是形成蛋殼過程中所需的鈣、磷等元素的含量不受外源飼糧成分的影響,而是由蛋雞機體先天性遺傳調控所致。
3.2.1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CP和FA指標的影響
4.5%和8%組雞蛋中CP的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和其余各處理組,說明當雜交構樹葉替飼比≥4.5%時促進了蛋雞機體內形成雞蛋時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和沉積,推測其原因可能與替飼4.5%雜交構樹葉時增加了蛋雞對飼糧的采食適口性有關。
C4H8O2作為一種短鏈FA,通過碳水化合物在蛋雞結腸中被微生物發酵而產生后富集于雞蛋,也可以被上皮細胞分解產生能量或作為FA合成的底物,其在畜禽機體的細胞免疫、抗氧化、腸道發育及防御保護、菌群穩態等方面產生重要的作用[5]。本研究發現當雜交構樹葉的替飼比為2.5%~4.5%時,雞蛋中C4H8O2的含量呈劑量依賴性顯著提高,而替飼比為8%時,其含量卻極顯著性下降且與對照組相比無差異性,這表明高添加替飼比的雜交構樹葉對雞蛋中C4H8O2的沉積代謝機制具有阻抑作用。甘油三酯(TAG)是組成禽蛋總脂質占比最高的營養組分,在禽蛋食品的儲存和加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6]。本試驗中,雜交構樹葉在蛋雞飼糧中替代量≥1.5%時,雞蛋中C42H80O6的含量呈顯著性先升后降的趨勢,表明適量的雜交構樹葉可以促進雞蛋形成過程中對C42H80O6的積累,其促進機制與構樹葉中黃酮的作用密不可分[7]。C14H28O2來源于熱帶草本植物肉豆蔻,其在動物組織、畜禽產品總FA中的占比很少,本試驗各組雞蛋中C14H28O2的含量不足0.6%也印證了這一點[8],其也是新生嬰兒由母體宮內被動供給營養到體外主動哺乳營養的嗅覺感官信號[9],而作為卵生非哺乳類蛋雞所產雞蛋中C14H28O2從體內的形成沉積到產出體外后即使含量少也依然能檢測到,推測C14H28O2在雞胚胎發育所需營養供給中同樣也起著重要的信號傳導作用。
構樹葉中含有亞油酸、反亞油酸和亞油酸乙酯[10]。本研究中發現當飼糧中雜交構樹葉替飼比≥1.5%時,雞蛋中C16H32O2的含量卻逐漸下降,因此認為雞蛋中C16H32O2的含量受飼糧中亞油酸的種類影響,且雜交構樹葉替飼比的增加間接造成了飼糧中亞油酸、反亞油酸和亞油酸乙酯含量的增加,進而導致雞蛋中C16H32O2含量顯著性逐漸下降。C16H30O2是一種穩定性較好的雙鍵單不飽和FA,在機體降糖代謝、抗炎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在構樹葉片內質網膜FA中的含量為44.69%[11],其在飼喂發酵構樹的育肥羔羊肉中的含量無顯著性[12],本研究中其在雞蛋中含量的高低與雜交構樹葉替飼比是否≥3.5%有顯著性關系,而這是否與雜交構樹葉的飼喂動物和方法有關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C18H36O2是在雞胚發育中被吸收利用率最高的飽和FA[13],各試驗組雞蛋中的C18H36O2含量隨著飼糧中雜交構樹葉替飼比的增加而下降,但當替飼比≥1.5%時均極顯著高于對照組,這可能與雜交構樹葉中C18H36O2的含量對蛋雞體內脂質代謝的負反饋調節有關[14]。C19H36O2是一種與植物油風味成分類似的不飽和FA[15],其在雞蛋中的含量與蛋雞品種有關[16],而本研究發現與飼糧中雜交構樹葉添加量也有關。雞蛋中C19H36O2含量隨雜交構樹葉過量替飼而顯著降低,推測由雜交構樹葉中某種成分過量攝入時抑制了蛋雞輸卵管膨大部中腺體分泌C19H36O2所致。C18H34O2是一種常添加于蛋黃派等煎炸、市售包裝食品增加酥脆感、延長保質期的反式脂肪酸,過量攝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概率、造成肥胖、肝功能異常、女性不育、嬰幼兒生長發育受阻[17]。當雜交構樹葉在蛋雞飼糧中替飼比≥3.5%時,C18H34O2在雞蛋中的含量比對照組極顯著地提高了1.66%~2.40%,可能是飼糧中3.5%雜交構樹葉刺激了蛋雞的采食量,進而飼糧中C18H34O2在蛋雞體內大量富集,蛋雞為避免其對自身機體危害又將過多的C18H34O2富集于雞蛋所致[18]。C18H30O2廣泛分布于夜來香、山芝麻、桑科等多種植物中,其在脊椎動物體內是由亞油酸代謝產生的一種全順式為6,9,12-十八碳三烯酸的多不飽和必需FA,在機體心血管、免疫、生殖和內分泌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因其對老人及嬰幼兒具有營養滋補食療功效被稱為“21世紀功能性食品的主角”[19]。動物體內不能合成亞油酸,本研究1.5%~4.5%組(尤其是1.5%組)雞蛋中C18H30O2含量極顯著提高,也提示食用1.5%~4.5%(尤其是1.5%)雜交構樹葉替代比的雞蛋在一定程度上或許可滿足人體對C18H30O2的需要;雞蛋中C18H30O2在各處理組中的變化規律與C18H36O2一致,這說明C18H30O2和C18H36O2極有可能在雞蛋脂肪酸的沉積代謝中具有協同作用。
3.2.2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CHOL和AA指標的影響
本研究替飼雜交構樹葉1.5%組雞蛋中CHOL含量最低,這可能與其抑制了蛋雞卵母細胞溶菌酶和受體在脂質代謝中的作用有關[20];另外,飼喂雜交構樹葉各組雞蛋、蛋殼的均重在正常范圍,雞蛋中TC的含量與雞蛋中CHOL的總含量相符,此結果理論上能滿足人體日飲食所需TC的最佳攝食需要量(≤300 mg)的要求[21]。
本研究檢測了替飼雜交構樹葉后各組雞蛋中的TAA和17種AA。雞蛋中TAA含量的高低是對雞蛋中富含近20種AA總含量的一種反映[22]。由表4可知,只有當雜交構樹葉在蛋雞飼糧中替代量達到3.5%~4.5%時才能顯著性提高雞蛋中TAA含量,AA含量豐富的雜交構樹葉過量替飼(8%組)能極顯著性降低雞蛋中TAA含量,說明蛋雞對組成雜交構樹葉中蛋白質基本單位的各種AA的總含量在雞蛋中的沉積是有閾值限制的。對試驗各組雞蛋中17種AA的含量檢測后不難發現,各組雞蛋中Asp、Glu、Leu含量位居前三且均>1%,這與構樹葉中AA含量最多的也是Asp、Glu、Leu不謀而合,而這3種AA分別在治療肝臟和膽汁分泌障礙、促進紅細胞生成和改善腦細胞營養及活躍思維、促進腸道生長發育和功能改善及保障胎兒正常發育等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23],因此替飼比為3.5%~8%雜交構樹葉不僅在雞蛋中產生了較為明顯、逐漸趨于平穩值的Asp、Glu和Leu沉積,而且食用此替飼比例組蛋雞所產的雞蛋也將會有益于人體生命健康。Ser常以天然形式L-Ser和D-Ser兩種類型存在于體內分別參與核苷酸、蛋白質、FA、糖異生等和突觸傳遞、突觸可塑性等各種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多種代謝、生理功能調節[24]。本研究各處理組雞蛋中Ser含量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且各處理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說明1.5%~8%替飼比雜交構樹葉能降低雞蛋中Ser沉積量,且雞蛋中Ser含量僅與飼糧中是否含有構樹組分直接關聯,而與飼糧中構樹組分添飼量無關。林炎麗[23]研究發現調制方式、切碎方式和刈割高度等因素對構樹中Ser含量無顯著差異,這說明Ser是構樹及雞蛋中相對穩定的非必需AA。Arg是家禽體內重要的一種α-型功能性必需AA,參與尿素、肌酸、蛋白質和多胺的合成,并具有腸道屏障、抗炎癥、抗氧化、機體免疫、提高畜禽生長性能等諸多生理性功能調節作用[25-26]。我們發現過量替飼雜交構樹葉后雞蛋中Arg含量才顯著下降,可能與蛋雞體內過量攝入雜交構樹葉后在腸道吸收代謝過程中Arg與雜交構樹葉中含有1.18% Lys的拮抗作用有關[26]。動物半必需AA除Ser和Arg外,還有Gly、Cys、Tyr。本研究發現雞蛋中Gly、Cys和Tyr含量與雜交構樹葉的替飼量無顯著性關系,這可能與實驗設置雜交構樹葉的替飼比例有關,當替飼比>8%時是否會產生顯著性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Thr是Gly合成尿酸的前體,是家禽生長所必需的且繼Met、Lys之后的第三個限制性AA[25];Pro又稱為吡咯烷,除了在雞的生長和產蛋中的蛋白質合成外,還具有生理和調節作用,但在雞體內不能充分合成,只能通過飼料獲得[27]。Ala是家禽體內一種不可缺少的非必需AA,是家禽體內由谷氨酰胺、Glu、Asp或支鏈AA等功能性AA在腸道代謝過程產生的含氮物質;Val作為家禽體內三大必需支鏈AA之一,也是肉雞玉米-豆粕型飼糧的第四限制性AA,其結構與支鏈AA類似,是占居蛋白質核心位置且最疏水的中性AA;Met又稱甲硫氨酸,既是飼喂玉米-豆粕型飼糧蛋雞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的第一限制性AA,也是穩定蛋白質結構、參與蛋白質表面序列獨立識別及其合成和DNA甲基化的含硫必需AA;Phe是蛋雞腎臟和肝臟中經羥化酶催化作用氧化成Tyr的前體物質,其在雞蛋中的來源可由蛋雞攝食和Phe的羥基化獲得。His又稱氨基咪唾基丙酸,在家禽體內是一種必需AA、作為肌肽合成極為重要的限制因子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雖然Thr、Pro、Ala、Val、Met、Phe和His在家禽體內AA或蛋白質代謝中各自存在著一定的關聯、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這7種AA在本試驗各組雞蛋中的含量并無顯著差異性,說明雞蛋中這7種AA含量的差異與玉米豆粕型飼糧中雜交構樹葉的替飼量無關。
Ile化學結構式與Leu相同,但其理化性質完全區別于Leu,又稱異白氨酸,它是家禽體內由甲基側鏈形成的支鏈AA中唯一的生糖兼生酮必需和限制性AA,也是家禽體內谷氨酰胺合成的底物,具有調節AA、糖和脂代謝,促進機體所需蛋白質、胰島素和生長激素等合成或分泌,抑制蛋白質分解,為機體供能等作用[28]。本試驗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蛋雞飼糧中部分玉米豆粕用適量(3.5%)的雜交構樹葉替代后可顯著提高雞蛋中Ile含量,過量(8%)替代后雞蛋中Ile含量幾乎無任何變化。推測雞蛋中Ile含量與玉米豆粕型蛋雞飼糧中含有0.64%~0.81% Ile雜交構樹葉的替飼量存在供需反饋關系[29]。被稱為“生長性AA”的Lys作為蛋雞體內由酪蛋白水解產生的一種生酮氨基羧酸,也是蛋雞自身不能合成,在普遍缺乏Lys的玉米-豆粕型蛋雞飼糧中添飼Lys可彌補蛋雞體內Lys需求[30]。本研究發現替飼不同比例雜交構樹葉后各組蛋雞飼糧中Lys含量均為0.88%,高于前人報道的18~32周齡產蛋雞對Lys的需求量(0.82%)[31],但是各組雞蛋中Lys含量與對照組相比并未產生顯著差異性影響,說明雞蛋中Lys含量與雜交構樹葉替飼玉米豆粕的量無關,而與飼糧中Lys含量有關。
3.2.3 雜交構樹葉對蛋雞產蛋初期蛋中VIT和礦物元素指標的影響
VD3主要通過食物攝入和皮膚皮脂腺中的7-脫氫膽甾醇(7-C27H44O)由陽光照射后轉化而得[32],因此各試驗組雞蛋中VA、VD3和VE含量與各組蛋雞攝入飼糧中VA、VD3和VE含量有關。與對照組相比,在各處理組中只有2.5%組雞蛋中VA、VD3和VE含量極顯著性提高、且達到峰值,這足以說明當雜交構樹葉替飼玉米豆粕的為2.5%時蛋雞能從飼糧中獲得VA、VD3和VE的最大攝入量。
本研究在測定了試驗各組雞蛋中人體所需的常量元素Na、K、Ca和必需的微量元素Fe、Zn、Se這6種礦物元素后,發現各處理組雞蛋中Na含量均極顯著性高于對照組,當雜交構樹葉替飼比≤4.5%時呈劑量依賴性遞增,而當>4.5%時卻又下降,這可能是試驗用的雜交構樹葉積累了所在蘭考種植生長鹽堿地中的Na,然后被蛋雞攝食、代謝,最終限量性富集于雞蛋中。另外,各處理組雞蛋中K含量與雜交構樹葉的替飼量基本上呈先升后降的趨勢,3.5%組雞蛋中K含量位于鐘形曲線頂點,且過低(1.5%)或過高(8%)替飼組雞蛋中K含量均低于對照組,說明飼糧組分(替飼部分玉米豆粕的雜交構樹葉)對蛋雞體內K的代謝起著關鍵作用。有研究表明蛋雞對K的需要通過攝食常規飼糧即可滿足[33],因此蛋雞很可能是在攝入含有相應比例雜交構樹葉飼糧中的K后,先存儲于動物細胞內液、肌肉和血球等中,再間接代謝沉積于雞蛋中的,由此推測含1.5%雜交構樹葉的飼糧中K過低最終造成沉積于雞蛋中K含量過低,含8%雜交構樹葉飼糧中K過高最終造成了沉積于雞蛋中K含量雖略低于對照組但相比于3.5%和4.5%組卻顯著下降。從雞蛋中K元素營養富集效應考慮,建議以3.5%雜交構樹葉替代飼糧中玉米豆粕效果最佳。本試驗各組基礎飼糧中除雜交構樹葉添飼比不同外,Ca含量幾乎一致,而本研究發現雞蛋中Ca含量隨著雜交構樹葉替代飼糧中部分玉米豆粕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比例過高時(8%)則隨之顯著性下降,顯然此結果由雜交構樹葉中含有2.56% Ca隨著雜交構樹葉替飼比例的增加造成了飼糧中Ca含量的增加,最終通過蛋雞攝入代謝致使雞蛋中Ca含量增加;而過量添飼時蛋雞可能又通過體內Ca代謝作用將攝入過多的Ca沉積于蛋殼中增加了蛋殼重量,這也導致了本研究中蛋殼重量相似的變化規律。當然,當超過量(8%)攝入雜交構樹葉時蛋雞又間接地將攝入雜交構樹葉中含有的Ca暫時沉積于骨骼或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并對雞蛋中Ca富集造成抑制[34-35]。
眾所周知,雞蛋中最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的Fe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人體攝食補Fe的量。本研究表明飼糧中部分玉米豆粕被雜交構樹葉替飼后可將雞蛋全蛋中Fe含量提高3.4%~5%,這是否與雜交構樹葉中含有的Fe被蛋雞間接攝食后代謝積累于雞蛋有關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本試驗結果表明,替飼比為1.5%~8%雜交構樹葉并未顯著提高雞蛋中Zn含量,因此蛋雞攝入雜交構樹葉后并未對體內蛋黃和蛋清中Zn的沉積產生顯著促進作用。Se作為被科學家稱之為人體“抗癌之王”的微量元素,當雞蛋中Se含量達到0.15~1.20 mg/kg時可稱之為“安全的富Se雞蛋”,且越接近于0.5 mg/kg更利于人們日常通過攝食雞蛋中Se達到抑制甲狀腺功能減退、提高生育能力、增強免疫力、減少病毒感染等功效。因此從各處理組的結果來看,雖然蛋雞飼糧中用雜交構樹葉替飼部分玉米豆粕后并未對雞蛋中Se含量造成顯著性影響,但若經常食用1.5%雜交構樹葉飼喂蛋雞所產生的雞蛋更有助于人體健康。
雜交構樹葉作為可替代產蛋初期蛋雞飼糧中部分玉米、豆粕的綠色、天然、高蛋白植物添加劑,其不同替飼比對雞蛋品質的物理性狀指標并未產生顯著差異性影響。1.5%、2.5%、3.5%、4.5%、8%替代比分別對于提高雞蛋中FA、VIT、CHOL和AA、FA、總CP含量的效果最佳;替飼比為3.5%~4.5%綜合效果最佳,且最適宜在生產中應用。若充分研究開發利用雜交構樹葉這一豐富的高蛋白植物資源,其在替飼玉米豆粕方面的飼用價值和前景將更加廣闊。
致謝:感謝蘭考縣人民政府和蘭考縣畜牧局對河南省科學院構樹基地蛋雞試驗實施過程中的政策支持,感謝河南諾爾飼料有限公司對試驗蛋雞飼用飼料的營養配比和供應,感謝河南省科學院副院長高正龍和河南省高新技術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毅對文稿提出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