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讓人舒服的,一定是語言;后來讓人舒服的,一定是人品。
——好的人際交往,除了利益,更多的是相互成就,彼此溫暖
讓另一個“我”代替我去工作,我只需要負責享樂就好。
——美劇《人生切割術》中,公司員工接受記憶切割術,形成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實現了每個當代打工人“精神離職”的夢想
在我眼里,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只有彼此交換讀書之后的思考,才能永遠地連在一起。
——波伏瓦談愛情
一邊當觀眾,一邊當編劇,一邊經歷,一邊修改故事大綱。
——人隨時隨地都在編寫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們人生的意義感也源于我們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普通力”讓我們內心強大。
——普通力,是指面對苦難不會驚慌失措,以不失序的心態穿越生活重重障礙的能力
字典式認知。
——面對一個個五花八門的術語和概念,我們也許“知道”它代表什么含義,但并不真正理解它的內在邏輯、來龍去脈、運用方法……那么,它對我們而言,最多只是一個“信息”,而不是“知識”
不是將農民留在家鄉就叫留住鄉愁,而是要把那些文化、文脈和集體記憶保存好,并讓農民過上充分享有現代文明的生活,才能夠真正保護好鄉愁。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張鴻雁教授談如何重構鄉村文化
如果你沒有復雜過,那就無法簡單;你一簡單,那就容易變得無知。
——心理咨詢師崔慶龍說,很多人推崇大道至簡,但那并不是一般人能體驗到的境界,現在的人反而需要一些復雜性
先走寬廣的大路,路上人越多越好。等你覺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了,再去走一走“窄門”,走一走崎嶇的山路。
——余華談人生中的“窄門”
獨一無二是一個陷阱,我們始終是一整套東西里的一部分。換句話說,我們始終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獨特。
——人們致力于追求差異,卻往往陷入自以為是的姿態
人們的眼睛只盯著“高分答案”,誤以為這才是常態,因此,就會下意識地否定自己。
——互聯網過分發達的弊害之一服美役。
——化妝、穿搭,甚至醫美、整容……我們為了獲得“完美的外表”,不斷地逼迫和剝削自身。變美似乎不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反而成為一項負擔、一個服役的苦差
以后天的視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決策。
——經濟學家張奧平認為,以這樣的方式思考,才能抓住長期的、具有確定性的機遇
“我吃不下,吃了也沒味道”和“我睡不著,睡了也馬上醒”是兩張生活的黃牌,而“無緣無故地哭泣”是生活的紅牌。
——當一個人出現以上癥狀時,一定要考慮是否要調養身心或者離開當下的環境,因為它們意味著,你已經很累很累了?
一直在“我得省錢”和“人就活一次”之間徘徊。
——現代人的消費觀
手機的靜音模式,才是最“吵”的。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將手機設置為靜音模式的用戶查看手機的頻率是最高的
我的BMI(體重指數)告訴我不用減肥了,但“BM”說不行。
——如今流行的“BM 風”穿搭以短、露、緊為主,其設定的“標準尺碼”已嚴重超出正常人的健康身材標準
我們身上有一部分東西始終生活在時間之外;也許我們只有在某些特定時刻——大部分是沒有年齡的時刻——才會意識到自己的年齡。
——米蘭·昆德拉《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