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 宣清松
近年來,浙江省殘聯系統加強與檢察機關聯動合作,持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為共同維護殘疾人平等權利、生活便利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2021年3月,浙江省殘聯和省檢察院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工作經驗,聯合制定《關于建立公益訴訟配合協作機制的意見》,建立健全對口聯系、信息通報、線索移送、辦案協作和宣傳聯動等五方面協作機制。雙方輪流召集聯席會議,通報工作情況,部署相關工作,研究殘疾人工作者、殘疾人群體關心關注的公益保護問題,實現信息共享、優勢互補。
2023年4月,為適應形勢發展,進一步發揮公益訴訟在系統治理、溯源治理等方面的制度效能,回應特殊群體對無障礙環境的合理訴求,浙江省殘聯、省檢察院聯合在全省開展“益心助殘”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訴訟提升行動,以檢察公益訴訟有力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從源頭防范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問題發生。目前,全省11個設區市已實現無障礙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全覆蓋。
全省各級殘聯與檢察機關通力協作,運用“互聯網+”方式,通過12309檢察服務熱線、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積極向檢察機關提供案件線索。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暢通案件線索移送渠道。重點聚焦主要道路和重要公共服務場所未按規定設置無障礙設施、單位或個人侵占或改變無障礙設施用途等十方面內容,主動開展車站、碼頭、公共服務建筑等重點場所和電梯、停車位、衛生間等重要區域無障礙建設情況排摸,深入調查取證,收集、匯總、分析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無障礙環境方面的訴求期望,及時向檢察機關移交線索,協助立案辦理相關案件330余件,其中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改進公交車無障礙設施民事公益訴訟案等5件案例被評為檢察機關與殘聯協作典型案例。
全省各級殘聯積極發動殘聯系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助殘志愿者和專門協會委員,發揮“益心為公”志愿者平臺作用,及時發現并上報上傳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出行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配合檢察機關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監督,推動相關職能部門積極依法履職,形成無障礙社會監督機制的閉環。深入發動殘疾人代表和殘疾人工作者全過程參與檢察機關辦理無障礙公益訴訟案件,在積極提供案件線索的基礎上,運用試用體驗等方式參加整改成效評估。協調各地無障礙促進組織及無障礙專家協助檢察機關解決辦案中遇到的專業問題。自今年4月“益心助殘”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訴訟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共協助檢察機關立案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73件、發送檢察建議39件、磋商23件,推動完善相關公共場所無障礙建設576處。
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是有形的硬件建設,還包括無障礙信息交流、無障礙社會服務等軟件建設。全省各級殘聯會同檢察機關在積極推動解決無障礙設施建設問題的同時,注重打破信息壁壘、跨越數字鴻溝,助力特殊群體平等暢享“數字紅利”。臺州三門縣推動縣圖書館落實無障礙要求,依法配備盲文和有聲讀物,提供語音讀屏、大字閱讀等軟件設備,滿足殘障人士的文化需求。杭州建德市人民檢察院督促健全120急救調度系統文字報警功能行政公益訴訟案,被最高檢、中國殘聯評為典型案例。杭州市在此案辦理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排查,檢察院、無障礙辦、衛健、殘聯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召開協調會,推進全市醫療急救文字報警系統建設、投入使用及長效管理,取得“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會實效。
浙江省政府殘工委專門召開杭州市迎亞(殘)運會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工作協調推進會,省檢察院八部就公益訴訟協作機制介紹相關工作情況,杭州市無障礙辦在前期組織點位摸排的基礎上,提出934個涉及在杭省級部門、醫院、高校、文化場館和酒店等無障礙環境建設問題。省殘聯積極落實省領導指示批示,督促相關省級單位做好問題整改,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果清單”。省殘聯與省檢察院牽頭召開無障礙環境建設行政公益訴訟磋商會,會同建設、交通、民航等部門共同研究,推動杭州、寧波、溫州等地涉及亞殘運會的機場、高鐵站和比賽場館共90余處點位無障礙設施問題的整改工作,全力提升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競賽側和城市側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
創造無障礙環境,是保障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條件,也事關每個社會成員有特殊需求時的人文關懷,體現社會文明進步和公平正義。下一步,浙江省殘聯將切實履行好殘疾人“第一知情者、第一代言者、第一維護者”的使命職責,進一步深化與檢察部門的合作,利用雙方已經建立的協作機制,積極配合支持檢察部門開展無障礙環境公益訴訟。應用公益訴訟的積極成果,在共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中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全省無障礙環境建設整體水平再上臺階,共同促進全社會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