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凱
(霍州煤電集團云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臨汾 041000)
房建工程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其作為工作生活的重要載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工作生活的舒適度與穩定性,還會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和整體建設發展水平的提高。而由于地質等因素的影響,房建工程后期施工及運轉時極易出現沉降、裂縫等問題,降低工程整體質量、縮短建筑使用壽命,同時威脅內部人員及設備設施的安全。
所謂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是指在建筑現澆混凝土施工時,為了避免裂縫現象而設計的帶狀結構。通常,在后澆帶施工過程中,其主要可以分為后澆沉降帶、后澆收縮帶及后澆溫度帶等類型,設計人員需要根據房建施工的具體狀況及混凝土結構裂縫形式等,合理選擇后澆帶形式,充分發揮出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價值作用,控制裂縫問題的出現,提升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進而促進建筑整體施工質量、安全性的提高及使用壽命的延長[1]。
1.2.1 對建筑結構收縮進行控制
在現代房建工程施工時,混凝土結構極易出現收縮現象,并導致建筑結構整體出現變形,從而影響建筑整體質量、安全性與穩定性。將后澆帶技術應用于實際施工,可以為混凝土結構預留一定的空間,確保混凝土結構產生收縮時不會對建筑整體結構造成不良影響,有效降低了結構變形與質量等問題出現的概率,提高建筑基礎結構的承載力、延長其使用壽命,確保工程施工符合建設要求。
1.2.2 避免建筑結構出現沉降
沉降問題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屬于常見問題之一,其主要是由于現代建筑工程的高度與質量不斷增加,地基表面承受較大的荷載壓力,如果地基結構承載力不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基及工程整體逐漸下沉,導致建筑結構出現塌陷、傾斜或開裂等現象,從而影響建筑整體的質量與安全性。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施工單位可以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開展房建施工,對建筑結構布局進行科學調整,減小建筑對地基的壓力荷載,確保工程的穩定安全。
1.2.3 避免結構溫度裂縫的出現
將后澆帶技術應用于房建施工中時,還可以有效避免結構溫度裂縫等問題的出現。由于房建工程及混凝土結構在施工及后期運轉時極易受到溫度變化而產生裂縫問題,極大地降低了結構質量與承載力,而借助后澆帶技術則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結構自由伸縮性,并對其中的薄弱部位進行強化處理,保障混凝土結構受力均衡,進一步提高房建工程效率、質量及安全性。
將后澆帶技術應用于房建施工中,施工單位領導需要提高對該技術的了解與重視程度,并聯合專業設計人員,優化設計與施工方案,之后需要嚴格遵循行業標準、有關部門政策規定及項目建設者的具體要求,對后澆帶施工的具體位置進行確定。同時,技術人員需要聯合施工人員對澆筑位置的雜物進行清理,之后潤濕澆筑作業區的兩側,需要在1d 之后才可以開展后期施工處理,確保澆筑完成之后不會出現裂縫現象。技術人員可以將混合料與減水劑等進行充分融合,以此來提升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同時促進混凝土澆筑結構整體性能的強化提高,并結合質量管控工作的開展,避免后期出現施工質量方面的問題[2]。
在應用后澆帶技術進行房建施工時,設計人員需要充分了解房建施工的具體狀況,運用后澆帶技術對溫度差與收縮應力進行有效管控,避免質量問題的出現,保障施工質量管控水平,同時保障梁板結構受力鋼筋的連貫性,最大限度提高建筑整體的穩定性。同時,為了避免施工過程出現質量等問題,設計人員需要對房建施工的凹凸縫、平直縫及階梯縫等進行科學選擇,優化處理后澆帶斷面,確保工程牢固穩定。
混凝土澆筑作為現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術之一,能夠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與質量,并為后期維護保養等方面提供便利。而由于混凝土結構施工完成之后極易出現收縮現象,導致建筑整體結構出現開裂、變形等現象,影響工程整體質量與使用壽命。為此,技術人員可以加強后澆帶技術的應用,并根據混凝土結構收縮的狀況,嚴格控制澆筑時間,并對實際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監督,控制水泥、砂石與外加劑等材料的添加量。同時,在后澆帶施工時,技術人員需考慮現場具體狀況,盡量在混凝土漿液沉降穩定之后再進行施工處理,以保障后澆帶施工的質量與有效性。
當房建工程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時,單位領導需要充分重視各個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在實際施工之前,施工人員需要清除鋼筋等材料表面的銹蝕層,對混凝土表面鑿毛等進行全面清理,避免其影響澆筑施工的質量。在應用后澆帶技術時,管理人員需要對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進行嚴格管控,并遵循特定原則進行澆筑處理,充分保障混凝土澆筑的厚度、密實度與質量,如果后澆帶混凝土結構出現孔洞或蜂窩現象時,施工人員需要及時進行分析,找出施工中出現的漏洞問題,借助噴槍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清理,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
地下室在現代建筑工程規劃建設中屬于重要部位,其可以為建筑用戶提供儲存物品的空間,還可以預留一定的空間,便于各種管道設施的鋪設。當房建施工應用后澆帶技術時,可以對地下室頂板混凝土澆筑施工進行優化改善,制定科學完善的施工方案,確保頂板厚度符合工程整體施工運轉的需要。同時,施工人員還需要對混凝土澆筑時間與后澆帶類型之間的差異進行充分考慮,以此確定合適的澆筑時間,且在應用后澆帶技術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對混凝土表面及施工縫進行沖洗,在保障這些部位充分濕潤之后將積水清理干凈,之后將水泥砂漿鋪設于施工縫上,提升施工縫的密封性等性能,從而保障地下室頂板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3]。
在房建施工應用后澆帶技術的過程中,垂直施工縫處理工作屬于重要內容之一,在這一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借助高壓水槍對施工縫進行仔細沖洗,之后以人工方式開展拆模與人工鑿毛處理工作,為施工縫處理全過程監督管控提供便利。同時,在對鋼絲模板施工垂直縫沖洗時,施工人員可以在混凝土初凝階段,利用水壓進行沖洗,對浮漿與露出來的骨料進行仔細清理,并清洗鋼絲網片,且當混凝土初凝之后需要將鋼絲網片及時拆除,再以高壓水槍沖洗施工縫表面,施工人員需要聯合技術與管理等部門的人員,對混凝土初凝與終凝時間進行嚴格掌控,確保垂直施工縫處理水平的提高。
在房建施工應用后澆帶技術時,還可以將其應用于后期養護保護工作中,避免外界環境溫度與外力荷載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后澆帶結構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進而縮短建筑整體的使用壽命。為此,技術人員可以借助后澆帶技術開展后期養護保護工作,防控傳統施工、養護等工作問題的出現。在實際工作中,施工人員可以對后澆帶結構進行灑水處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干燥、起皮等現象,影響工程整體的使用壽命,同時,還可以借助鐵皮等材料覆蓋于后澆帶結構的表面,提升該結構的防水性能,且避免其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出現破損等問題,進一步提高后澆帶結構及建筑整體的質量與使用壽命。
在現代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高度與規模不斷增加,導致梁板施工時,其跨度較大,再加之樓層高度較高,導致后澆帶施工過程存在較大困難,如果施工單位沒有在現場建立穩固的支撐體系,極易導致梁板上部出現開裂現象,從而影響工程整體的質量與安全性,對后期施工建設與發展造成阻礙。
后澆帶技術應用于房建施工,其大多是在主樓封頂,且兩側結構單體沉降穩定之后,對樓體進行后澆帶澆筑處理,后澆帶施工屬于后期施工類型,由于房建結構整體的基層較深,且地基土壓力較大,在開展臨時防護施工時較為困難,極易影響工程的順利進行。
由于現代建筑工程的規模較大,每一層的面積都較大,施工人員大多會預留一定的區域,為后澆帶施工提供便利。而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內容較多,施工過程會涉及大量材料與設備設施,部分施工及管理人員對后澆帶技術不夠重視,沒有對后澆帶施工預留區域進行有效防護處理,并將一些雜物堆放在預留區域中,其清理難度較大,對后澆帶施工造成一定的影響與阻礙[4]。
經過對大量房建施工的調查了解,建筑工程在施工及后期運轉時,其沉降現象與地基結構及下方土層的承載能力有著緊密的關聯,如果該區域地層與土壤的強度與承載力較高,則能夠有效支撐建筑施工與運轉,降低沉降現象出現的概率,反之則會增加沉降現象出現的概率。為此,在應用后澆帶技術時,技術與設計人員需要遵循建筑主體設計原則,也就是在主體結構與裙房區域設置后澆帶,同時還需要注意,如果建筑主體與裙房之間的高度差距較大時,則不能設置后澆帶,避免出現較大裂縫而影響建筑整體結構的質量、穩定性與安全性[5]。
在應用后澆帶技術開展房建施工時,其有著不同的結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變形縫,且具備變形縫的功能,具有減少溫度差異、收縮沉降的作用,將其應用于地下室外墻設計施工中,可以保障外墻結構的質量與穩定性。
當前,為了促進房建施工后澆帶技術應用效率與質量的提高,設計人員需要先對項目設計要求及現場施工具體狀況進行充分的調查了解,以此來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嚴格遵循施工規范與標準要求,對施工進度與質量進行控制。在實際工作中,設計人員可以遵循因地制宜原則,深入分析各類工程要素對施工效率與質量的影響,以此為基礎制定合理、完善的施工方案,簡化施工流程,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并提高工程整體質量、延長建筑使用壽命[6]。
通常情況下,在房建施工應用后澆帶技術時,設計人員需要對施工間距進行合理控制,避免間距過大導致建筑結構整體穩定性不足,同時防止間距過小對施工進度與經濟效益造成影響。例如,在對鋼筋進行安裝時,可以將橫向筋與縱向筋的安裝間距控制在10cm 以內,并根據規范標準的要求,對抗裂鋼筋與板樁鋼筋的間距進行控制,之后再借助小鋼筋點焊法對止水裝置進行固定處理,避免其在后期施工等過程中出現位移現象。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為了強化提高房建施工后澆帶技術應用的質量,還需要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對后澆帶施工整體進行有效監管,同時成立專門的監管團隊,對每一個監管人員分配相應的責任與目標,嚴格執行落實監管機制,確保施工過程出現違規行為或質量問題時能夠及時發現,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在保障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為房建工程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充分的保障[7]。
綜上所述,后澆帶施工技術在現代房建施工領域中屬于新型技術之一,相比于其他技術有著較強的技術優勢,能夠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與質量,避免傳統施工問題的出現,為此,施工單位領導需要對傳統施工理念與模式進行轉變創新,提高對后澆帶技術的了解與重視程度,組織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根據后澆帶技術的特點與作用,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對施工材料、設備及人員等進行科學選擇。同時,單位領導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管控,規范施工人員日常操作,避免違規操作或操作不當引起質量等問題,確保房建工程的健康穩定,從而推動現代建筑行業及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