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海/整理
聲音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重在堵住漏洞
據“網信中國”消息,近日,國家網信辦對騰訊QQ平臺“小世界”版塊實施行政處罰,責令其暫停信息更新30日,并處100萬元罰款。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與互聯網平臺監管問題再次引起公眾熱議。
此次事件反映出,一些平臺對未成年人保護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不強。一方面,一些超大平臺擁有數億用戶,其中不乏未成年人,理應充分認識到平臺的主體責任,包括在維護網絡秩序、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重要責任,而不是只關注自身的商業利益和市場競爭。另一方面,一些平臺在具體的技術、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和漏洞,沒有使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手段對平臺的內容進行有效篩選和屏蔽,沒有健全的內容審核機制,對用戶發布的內容缺乏有效的監管。
政府、企業和社會必須從多方面加強網絡監管:一是通過立法健全對互聯網平臺的監管體系;二是通過提升監管水平以實現互聯網平臺的針對性監管;三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教育,提升他們的網絡素養。
(轉載自《中國教育報》)
熱詞?隱形社恐
指那些希望避免一切社交,但到了真正需要寒暄的時候能瞬間變成話癆的人,甚至還有可能是氣氛帶動者。然而他們表面上是社交小達人,實則希望遠離社交,越遠越好。
趣聞?“遺忘”有時未必是壞事
最新研究表明,“遺忘”可能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代表著一種學習形式。人類獲取某些記憶的能力變化源于環境反饋和可預測性,對某些事情的遺忘可能不是一種缺陷,而是大腦有意為之,以幫助人們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科學家主要研究了人類“日常遺忘”所產生的影響,以及正常的遺忘過程如何影響大腦中的特定記憶。他們認為,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忘記一些記憶是有益的,因為這可以帶來更靈活的行為和更好的決策。該研究報告主要作者、都柏林大學圣三一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托馬斯·瑞安稱,記憶存儲在一組叫作“印記細胞”的神經元中,成功恢復這些記憶需要重新激活這些神經元,從邏輯上講,當印記細胞不能被重新激活時,就會出現遺忘。但有時,“自然遺忘”在某些情況下是可逆的,因而這項研究對一些疾病的治療也具有意義,例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一些日常遺忘過程可能在特定條件下被“激活”。
(整理自《北京日報》)
說數
火爆的中秋國慶假期,8.26億人次出游,花了7534.3億元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8天,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
辣語
一個人上山練鐵頭功,練成后下山,結果被吸鐵石吸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