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勇
(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0)
加工工藝技術的先進水平是影響機械產品質量和精度的關鍵因素。自進入21 世紀以來,產品向精益化方向發展已成為必然,人們對機器制品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生產過程中,因為工藝的原因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都會造成產品出現一定的誤差。一旦這些誤差超出可控范圍,那么就會對產品性能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持續強化對機械加工工藝技術中的誤差分析,并以此為參照,深入探討并找到提高工藝技術水準的有效方法,以更好地保障加工產品質量。
在進行機械加工時,工作人員要依據待加工產品數量、加工設備技術要求、工人素質能力、加工場地環境條件等,來對應該采取的工藝步驟加以確認,并將具體的加工內容和要求匯總成工藝文檔,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工藝規程”,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文檔,能夠保障組織生產有序、安全進行。因為每個工廠的具體生產條件和過程都不一樣,所以制定出來的規程有很強的針對性。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就是借助機械加工這一方法,對毛坯大小、表面質量等進行改造、調整,使其成為零件。比如,一個初級零件,從粗加工到細加工,再到組裝、檢查和包裝,這一系列工序組成了所謂的加工工藝過程。而上述工序所使用的技術,就被稱為機械加工工藝技術。
機械加工是非常復雜的任務。在加工過程中,有很多的因素會對加工效果產生影響。其中任何一個步驟如果出現錯誤,就會對最后的加工質量結果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機械加工時,必須嚴格按照如下原則操作。
無論加工何種零件,第一步都應當是制作標準樣件,然后以此為后續的定位基準。當完成好樣件設計之后,要利用加工設備將其加工成成品,然后將其作為模具,為后續加工提供參照。
特別是在對非標定制產品進行加工時,必須要按照圖紙標準和要求來明確工藝,對加工過程要展開認真審核。若是對加工精度沒有嚴格的要求,即使是最簡單的零件,也難以達到預期加工目標。因此,對于加工出來的成品,必須有很高的精度要求,要嚴格把控最初的工藝選擇以及之后的半精、精加工。
如果被加工的產品帶有孔,那么首先要加工好孔,之后才能加工各截面。由于孔的加工過程比較復雜,如果孔的大小和位置沒有把握好,或者出現了加工錯誤,都會導致整個產品的報廢。但在后期,通過對切面的研磨、適當調整,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不同種類的機械產品,用途會有很大的差別,在進行加工的時候,所采用的工藝、加工設備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要想確保加工效果,最大程度地減少加工質量問題的出現,就一定要嚴格遵從差異化原則。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要根據與之相匹配的工藝類型要求進行加工。
在借助機床加工零件時,通常要選取零件表面的一個幾何元素來作為零件的定位參考。而在實際工作中,人為操作不當、工件本身質量不合格等問題時有發生,極易引起工件基準的誤差,從而給后續的加工帶來不利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機械加工過程中引起的定位誤差可劃分為兩種:一是定位參考誤差;二是基準不重合誤差。
3.1.1 定位參照誤差
當將數控機床用于機械加工時,其定位參考一般都是在計算機中建立的一個數字模型,再憑借預先編寫好的程序,來對數控機床加以控制,使其按一定的邏輯來進行復制加工。在實踐中,如果數字模型與被加工工件的定位基準無法達到完美匹配,那么在復制加工過程中就會出現間隙,造成一定誤差,成品將難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3.1.2 基準不重合誤差
在工件加工過程中,除了以電腦數字模型為依據,也可以借助現有的實物零件來加工或復制工件[1]。在進行加工前,必須先將模板件與標準件精準對齊,以確保兩個工件的基準一致。但是,在實際加工中,由于機床的振動,會使得二者的基準存在一定的偏差,若不加以修正,則會造成后續工件的變形。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只要機床運轉,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摩擦現象,從而導致導軌誤差、主軸回轉誤差以及傳動鏈誤差。
3.2.1 導軌誤差
機床的導軌除了起到固定工件的作用外,還可以為待加工工件基準位置的確認提供有效依據。然而,部分加工中心的機床,由于年代久遠、使用較為頻繁,導致導軌表面出現了大量的劃痕磨損,這會對表面的平整度和均勻性造成不利影響,在此條件下,如果要通過導軌來進行各個部件的定位,就會出現很大的誤差。
3.2.2 主軸回轉誤差
主軸回轉誤差是出現較為頻繁的誤差之一。在主軸運行過程中,運轉速度和運行量經常不穩定,這會使軸承磨損和老化問題日趨嚴重。除此之外,在運行過程中,還存在同軸轉速不一致等問題,極易使機械設備產生磨損,從而造成預定運行數據與實際運轉數據不匹配[2]。在機械加工過程中,主軸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回轉誤差是影響工件加工可靠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3.2.3 傳動鏈誤差
機床傳動鏈條由機床的兩個端部的驅動滾筒導向。在相對移動過程中,由于兩個轉筒之間的水平高度不一致,造成了傳動誤差。一般而言,這樣的誤差與機床工件加工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沒有太大關聯。但是,受限于機床自身安裝及結構特性,傳動鏈在移動時,也會帶動其他部件一起移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工件加工的精度。
在機械加工工藝中,加工刀具是最基本的工具,所以,對該工具的正確使用非常重要。在實際運用中,要保證刀具的參數、規格滿足相關標準,與加工需求相匹配,從而切實保障加工的可靠性。然而,由于加工刀具種類極多,所具有的實用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于不同種類的刀具,其誤差控制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別,這就需要工藝員有更熟練的操控技術,并對每一種刀具的使用性能都有清晰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進行機械加工。相反,如果不能對各種材質刀具充分了解,就會導致加工誤差發生率大大提升。
與夾具等加工器具相比,工藝系統所包含的工件強度并不高。因此,工藝系統變形誤差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機械加工產品本身性能不佳引起的。換言之,若機械加工產品自身易變形,缺乏抗沖擊性,則會極大地影響工藝系統,進而產生工藝系統變形誤差。以內圓磨床加工為例,在進行磨床內孔切割時,如果選用橫向切割法,內圓磨頭的主軸會受外力影響而發生變形,此時切割出來的孔難免會產生一些誤差,產品質量會受到影響;又比如,車削細長軸時,如果被加工部件本身的強度不足,抗沖擊性差,再向其施加較大的切削力,就很容易發生變形,造成變形誤差。
想要有效減少加工工藝技術誤差,就應將加工誤差的控制貫穿于每一個環節,其中,加強對設備購置、改造和運行的控制是一個重要方面。具體而言,首先,在購置設備時,要經過多輪的比較,選出較為實惠且有良好性能的設備,將其本身的幾何誤差減至最小[3]。此外,在正式使用裝備前,要對其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對其原有誤差有充分的了解,防止有較大誤差的裝備被應用于加工作業。其次,對于裝備的改進,要立足于現實需要,并做好對平時操作中產生的錯誤的匯總,這樣才能為以后的裝備維修工作做好鋪墊。最后,在設備運行過程中,還應有效落實指令控制,以保證機械加工期間出現的錯誤能得到及時的解決。
就實踐而言,某些機械加工工藝誤差是難以避免的。針對此類誤差,不能放任不管,而是應借助人工操作,最大限度地填補誤差,從而將誤差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詳細地說,在實際加工作業中,相關人員一定要立足于工藝應用實況,全面考慮相關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補救對策,對固有的原始誤差進行補償或抵消,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誤差影響,從而保障加工的可靠性。
市場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刀具,對于不同的刀具,所匹配的機械加工也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平面類和曲面類這兩種部件,所適用的刀具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選擇刀具時,要根據相應的對象來確定[4]。此外,在出刀方式上,必須按照“從小到大”的應用原則,以全面提高機床加工的可靠性。總之,為使刀具效用得到充分發揮,必須對工具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除了要對刀具進行恰當選擇以外,還要對切割工藝的選擇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數控機床實操中,通常會使用到許多類型的刀具,一旦切割方式選取不當,就會對工件表面造成破壞,進而影響加工的有效性。這就要求在切削過程中,設計出一種不會影響到工件性能的切入和切出方式。
在進行機械加工時,因機器運行會放出大量熱量,使被加工件發生變形,由此會造成加工變形誤差。為了解決這個情況,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控制手段來控制加工溫度,有效減少設備散熱。詳細來說,可以采用如下措施:一是通過冷卻劑來給部件降溫,減小由于高溫引起的部件變形,這樣就能很好地控制加工過程中的誤差;二是結合實際需求,裝設散熱裝置,以減少部件熱量的產生,防止熱源與機械設備的直接接觸;三是通過潤滑油來減小加工過程中所引起的摩擦,來達到降低機床散熱、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
機械加工工作比較復雜,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其精度,尤其是會極大地影響各種零部件,所以必須要對相關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將零件的誤差排除掉,然后再進行后續的加工工作。如果這個過程中的誤差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在后續工作中就會出現更為嚴重的誤差。在控制加工誤差時,要從總體上對相關因素進行全面的考慮,保證在所有環節都能對加工誤差進行精確的控制,以使加工過程符合精度需求。所以,必須采取一種恰當、可行的方法,來對誤差展開有效分析,從而達到精準管控目的。詳細來說,可以使用誤差分組法,也就是對發生率較大的誤差展開分組分析,并實行分組管控,從而防止過大誤差的產生[5]。就各種誤差控制措施而言,該方法所投入的成本減小,并且能夠取得較高的成果,因而其滿足技術的經濟需求以及效果需求。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對于各種產品的工藝技術都有嚴格的規范。若是在產品加工過程中不能按照相關規范來操作,那么就很難保證產品的質量。要想有效解決機械加工中存在的工藝誤差,使產品的品質得到切實的提高,就需要加工企業著眼于實況,全面考慮自身加工的工藝產品類型,有針對性地打造工藝技術體系,對加工技術細則、使用設備規格等加以明確,從而使加工作業更加標準化。在平時工作中,要強化監督審核力度,全方位管控加工流程和技術應用。若是發現有不合規、不恰當的操作或是其他問題,要及時加以制止或處理,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誤差,從而有效促進加工精度和產品質量提升。
總而言之,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加工產品的質量和精度。在機械加工過程中,若是產生了誤差,就會對產品品質、使用效果等產生重要影響,對企業發展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誤差的產生原因很多,要想完全消除很難。因此,必須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來降低誤差。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誤差給予更多的關注,科學地運用機械加工工藝技術,為確保產品質量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