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俊
(國網山西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變電站作為電力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資源轉換的重要職責,即將不穩定的電壓轉變為統一的穩定電壓,以確保電力資源輸送的安全穩定性。由此可以看出,變電站施工技術應用水平不僅直接關系著整體工程建設質量能否得到保障,還關系著周圍居民能否實現正常用電。此外,據相關技術人員調查研究發現,變電站施工技術應用水平的有效提升離不開施工組織優化的支持。
電力工程變電站的施工建設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其在施工過程中的主要特征就是施工范圍大。這一明顯特征主要是因為變電站施工涉及多個專項工程和建筑物所產生的。這些建筑物本身具備一定的功能性,并且彼此之間具備較為緊密的聯系,不同建筑物會對同一施工環節造成不同的影響,包括具體施工內容也存在較大差異。
變電站在實際建設環節中具備施工范圍大的特征,受部分工業情況的影響和限制,因此一般會選擇在較為偏遠的地方進行建設。然而這些偏遠地區復雜的地形地貌會對變電站施工產生較大影響,如果所選擇建設區域的地形地貌適合變電站建設施工,那么在施工準備環節中,管理人員和設計人員只需要根據工程項目本身的特點進行施工即可;如果所選擇建設區域的地形地貌并不適合變電站建設施工,那么在后期施工階段就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變電站施工難度不斷加大[1]。
新時期下變電站的施工建設需要各個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才能實現。也正因如此,各個部門都需要具備崗位職責和專業能力,才能確保后期施工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基于這一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環節中面臨著社會大眾對現代化科技、機械設備的高需求,從側面來看造成了較高的施工支出。
變電站施工問題主要是施工時間壓縮、施工方不注重施工質量盲趕進度;潛在因素是施工原材料提供不及時、廠家供貨時間不及時、天氣因素影響未能按時施工;在具備施工條件后,如果施工方盲目追趕施工進度,就會導致施工質量難以得到充分保障。一方面,變電站的主體工程會受到一些專項工程規劃設計的影響,導致后期配備工程的施工時間被不斷延后。同時,變電站施工現場交叉項目較多,眾多交叉作業會導致施工時間被不斷壓縮;另一方面,部分項目在完成后會直接進行系統調試,在此環節中,如果部分施工環節調試不達標,就會影響工程整體調試質量與效率[2]。
新時期下電力工程變電站施工環節中,原材料選購和施工環節極為關鍵。變電站工程項目較為繁瑣,因此在選擇施工原材料時需要對其種類、性能等多方面指標進行檢查。如果所購置的施工原材料不合格,就會對變電站施工質量與效率造成影響,致使整體電力工程安全性無法得到充分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施工原材料購置、檢查等環節尤為重要。在電力工程變電站施工環節中,機械設備與原材料都非常重要,如果缺乏機械設備的支持,那么后續變電站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就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因此需要結合變電站現場設備選用施工機械設備。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施工環節不僅包括基礎結構施工和混凝土施工,還包括樁基工程施工和起升結構工程施工等,需要結合分項工程具體需求選用機械設備,才能確保施工作業的安全有序進行。
在雨雪期間施工,施工人員可能會因為對設備、標識觀察不到位而出現操作失誤的現象。不同氣溫也會對變電站施工造成影響,例如,在夏季時分,諸多電力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熱氣,再加上工作人員長時間的操作,容易產生不適癥狀(中暑、頭暈、惡心等);在冬季施工期間,由于室外溫度較低,施工人員身體各處可能會因低溫而產生肢體不靈活的情況,因此導致電力設備操作安全性難以得到充分保障。此外,變電站各種開關都是直接暴露在露天環境中,表面的雜質與空氣內的水蒸氣結合之后會對開關產生腐蝕,導致電氣設備出現嚴重的銹蝕現象,在增加工人員的判斷難度的同時,還會影響整體施工流程。
在電力工程變電站施工作業準備階段,施工單位應當事先做好施工流程優化布置工作,以便為后續施工組織方案的優化改進奠定基礎。因此,一方面,在施工準備階段,施工單位應該合理規劃施工組織方案和流程,明確相關企業、管理部門的責任與義務,以確保安全保障需求和各項施工管理需求都能在后期施工建設中得到有效落實;另一方面,由于電力工程中變電站的工程建設離不開各個部門的支持,其中包括設計部門、施工部門和監理部門,需要對變電站施工過程中需要應用到的施工技術、原材料、施工設備進行優化,以確保施工方案的科學合理性。此外,對于新時期下的施工單位而言,在變電站建設施工過程中,需要以施工組織方案與施工合同為依據,并在提高施工管理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滿足國家針對變電站建設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基于此,變電站施工應當按照施工流程嚴格落實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以此確保變電站施工質量與效率得到充分提升[3]。
新時期,變電站施工建設環境較為復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一旦出現電氣設備出現較大故障問題,技術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對故障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因而很有可能會導致故障問題影響程度越來越嚴重,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問題。鑒于此,在變電站日常運行環節,技術人員應當做好設備運行全過程的監管工作,確保各項設備和系統都處于安全穩定運行狀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設備故障問題發生概率[4]。具體來說,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從下列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變電站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對施工區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施工組織方案、線路架設方式進行二次核對,以確保各項設備都能實現有效連接;另外,在加大對各項設備日常監管力度時,首先應當做好試點工作,確保各項設備、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避免存在質量問題,以便將其作為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其次,在變電站運行過程中,如果存在停轉和停運問題,就需要及時關閉運行設備,組織技術人員對故障問題和引發故障問題的原因進行篩查,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故障問題檢修方案,以此降低設備故障問題的影響范圍,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損失。
變電站變壓器安裝對專業性要求較高,尤其是在具體安裝環節,難以脫離安裝技術、安裝設備的支持,因此對安裝人員的綜合能力和技術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不僅要求其需要具備扎實的安裝基礎知識,還要求其應當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崗位培訓工作,以便更好地規范其日常工作行為,方能達到確保安裝質量,規避風險問題發生的最終目標。例如,根據變壓器的性能及型號,立足變電站的施工建設需求選擇適宜的技術、方法進行安裝,以確保整體安裝質量與效率。同時,在變壓器安裝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著重關注以往變壓器與當前變壓器安裝的差異性,兩者的差異性集中體現在變壓器的內部結構中。以后者為例,其具備整體性結構特征,往往被視作難以隨意分割的系統,外部通常需要利用油箱進行反復包裹,并在使用之前對變壓器實際使用性能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變壓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避免影響后期的施工和正常使用。
高壓試驗是變電站施工作業內容的關鍵環節,高壓試驗結果的科學合理性以及準確性不僅直接關系著變電站能否實現安全穩定運行,還關系著電氣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5]。基于此,在變電站施工階段,施工單位應該不斷地提高對高壓試驗環節的重視程度。具體來說,在高壓試驗階段中,施工單位應當著重規范工作人員對絕緣油的使用。這是因為高壓試驗過程中會涉及高壓電,因此該項試驗具備較高危險性,客觀上要求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都應當以設備安全為前提,在試驗期間佩戴好相應的安全設備,在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確保試驗工作的有序推進。此外,在真空處理完成之后,技術人員應當利用局部帶電環節對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即通過實驗結論對當前制定的試驗方案進行優化改進,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問題的發生概率,以確保高壓試驗全過程的安全性。此外,在高壓實驗完成之后,相關技術人員應該對實驗數據進行二次核對,并在此基礎上對絕緣油的耐壓值進行詳細計算,以便更好地判斷其是否在合理區間內,再利用計算機設備和信息數據技術測試設備的顆粒度,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誤而導致后續安裝精準性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從而確保實驗結論的真實性與有效性[6]。但在試驗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變壓器內部套管在高壓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龜裂現象,此時技術人員應當對引發該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結合安裝結論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以確保高壓試驗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安全穩定性以及有效性。
二次續保技術在電力工程變電站施工使用期間具有安全防護的作用,能夠有效規避變電站運行期間意外風險事故的發生(放電、漏電等),有利于確保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由此可以看出,新時期下電力工程變電站中二次續保技術尤為重要,其是保障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二次續保技術的應用要點和應用方式[7]。例如,在實際應用環節,技術人員應當對變電站施工需求進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選擇二次續保裝置,避免購置接觸點裝置,否則就會不斷加大電力設備斷電、跳接概率,致使電力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同時,在日常施工環節,要想進一步排查故障問題,施工人員需要事先拔掉繼電器電源接口,并在斷點處理技術后將電源接口復原,同時讓其他工作人員對故障排查過程進行詳細記錄,進而降低變電站安全隱患問題的發生概率,并確保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此外,在二次續保裝置或者其他電氣裝置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技術人員必須對其展開試驗檢測,以確保裝置在后續施工環節中的安全使用[8]。
以往變電站施工期間,隔離開關安裝并未受到相關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甚至部分工作人員錯誤地認為隔離開關安裝環節是沒有必要的,因此過多地將工作重點往斷電器安裝上面轉移。結合實踐數據可以得出,忽視隔離開關安裝環節,可能會加大電器安裝事故問題的發生概率,如忽略消裝置安裝,導致電壓出現不正常外泄情況,甚至一定程度上還會加大故障影響范圍,進而影響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因此,為了確保實際運行質量與效率,消除影響變電站穩定性的諸多因素,需要充分提高對開關安裝、規范操作的重視程度,以確保開關裝置安裝質量得到充分保障。一般情況下,在具體安裝期間,相關技術人員應當根據隔離開關的具體參數,綜合考慮變電站的結構、運行特征、開關安裝位置等,以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同時,充分把控安裝過程中的按壓力度,預防過程中因按壓過度而導致裝置無法實現順利應用。此外,為確保隔離開關裝置應用的科學有效性,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密切觀察其靜止狀態,隔離其與其他裝置,進而充分提高變電站施工的安全可靠性。
綜上所述,變電站施工技術作為電力工程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水平的高低關系著整體電力工程的施工質量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施工單位應當始終秉持著“因地制宜”和“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變電站周圍的施工環境,并根據電力工程建設需求進行施工,以便更好地優化施工組織方案,為后續高效施工作業的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