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深化民生實事項目后半篇文章,寧波市人大常委會確定每年9 月第一周為“市民監督周”。
市級與區縣聯動,全域化推進。市級層面,邀請市民群眾實地參與跟蹤監督。同期,各區(縣、市)結合實際分別組織開展活動。如,江北區聚焦民生實事項目開展督查17次,市民參與162人次,收到監督意見207 條;象山縣探索建立“市民開放日”,邀請轄區群眾走進項目現場,自媒體民意情報員通過拍攝、發布短視頻吸引市民群眾線上“圍觀”監督。
監督與征集貫通,體系化推進。把“市民監督周”與“集中征集月”緊密銜接,既在監督中注重發現項目線索,提升民生實事項目選題的精準性,又在征集中注意發現突出問題,增強民生實事項目的群眾獲得感。
線上與線下集成,數字化推進。開發“市民監督碼”,向市民開放民生實事項目監督應用場景。通過代表掃碼履職、群眾掃碼參與,推進實地監督活動“數字化”,實現民生實事項目市民監督的業務流與數據流相疊加,提高民意分析的科學性精準性。
轉化與督查并舉,長效化推進。建立市民監督意見分類處理機制,對項目本身建設問題,由監督組反饋政府實施部門加以整改,并把整改情況納入監督報告;對衍生的工作建議,由專工委納入工作關注范疇;對符合法律精神、政策導向,需要黨委層面統領推進的,推動納入向市委反映的問題和建議閉環處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