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當代黨員》全媒體特約作者 伯華 仇煒
距中秋國慶假期還有不到一周時間,重慶市忠縣復興鎮黨委政法委員、副鎮長冉勇總算松了一口氣,他終于圓滿解決了天臺村兩位村民因為在承包地上拆除豬舍所引起的糾紛。
這場糾紛從今年初發生以來,就像是壓在冉勇心里的一塊石頭,讓他神經緊繃、時常憂慮。如今,看見雙方握手言和,冉勇如釋重負。
“處理群眾矛盾糾紛是很艱難的事,既要上對得起黨和國家,也要下對得起百姓。必須要時刻保持學習的姿態,才不至于在處理實際問題時因為思維受限而處處碰壁,正所謂‘為有源頭活水來’?!苯Y束一天的工作后,冉勇在工作日志里寫下了這段時間的體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彼未娜酥祆浒巡粩嗉訌妼W習、提升能力的道理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詩歌作出精辟總結,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源頭不斷活水長流”。
近年來,忠縣堅持以突出政治素質、培養專業能力、推進改革創新為重點,不斷推動干部教育培訓供給與需求精準匹配,著力提升干部隊伍適應和引領現代化能力。
“面對違法行為,簡單生硬地‘一罰了之’雖然省事,但效果并不好,執法人員必須將‘柔情’服務與‘剛正’執法相結合,才能讓法律的呈現方式變得更加有溫度?!?/p>
近日,在忠縣舉辦的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專題培訓班上,來自應急管理、規劃自然資源、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部門的公務員圍繞培訓內容,各自分享工作體會。
近年來,忠縣因地制宜,深挖“忠文化”忠誠內涵,著力構建“1+5+N”忠誠教育體系,精心打造了18門理論教育“樣板課”。同時,聚焦“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治、忠于事業”主題,打造了忠文化展覽館等27個現場教學點,整合周邊區縣優質培訓資源,形成“兩小時教學圈”;強化“忠誠教育”政治訓練,將“忠誠教育”貫穿干部培訓始終,通過“實地研學微思考”“紅巖故事微分享”“忠誠事跡微巡展”等方式,不斷錘煉干部忠誠品格。
“現在開展的學習培訓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說教,教學形式更生動了,效果也更明顯?!眳⒓有姓谭惞珓諉T專題培訓的干部劉嘉靖表示。
近段時間,忠縣北山廣場在不同時段呈現出兩種不同景象:上午,菜農一邊整理著新鮮蔬菜,一邊向前來挑選菜品的市民熱情吆喝,構成一幅熱鬧的“趕場”畫面,煙火味十足;下午,廣場被環衛工人打掃干凈,搖身一變成為市民的休閑場所,市民們在此聊天休憩,幸福感十足。
北山廣場也被忠縣人稱為“大禮堂”,其附近是縣城人口最密集的居民區。
“以前,這里流動攤販違規占道經營現象尤為突出,此次在廣場增設菜農直銷臨時疏導點的想法正是來源于一次專題培訓?!笨h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7 月,忠縣對北山廣場附近的川祖廟農貿市場進行外立面改造施工,為了消除施工給市場周邊蔬菜交易帶來的安全隱患,縣城市管理部門及時在北山廣場劃定區域,并從7 月1 日起在區域內設立菜農直銷臨時疏導點,凡是進入市場的菜農均免收攤位費。
如今,在北山廣場,時??梢钥吹轿跷跞寥恋摹摆s場”景象。廣場變菜市,展現著忠縣人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
“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工作,依托中國電信數字鄉村云平臺,加快推進建設統一平臺、多屏交互的獨珠江村數字平臺,讓數字化的觸角延伸到獨珠江村各個角落,提高村級管理效能、實現數字賦能鄉村振興。”9月26日,忠州街道黨工委書記周崗在獨珠村檢查工作時,對村“兩委”提出了要求。
當前,將獨珠村打造為“獨珠江村”是全縣經濟建設的重點,更是忠州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
周崗對基層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如此迫切的心情源于一次培訓學習。
今年4月初,周崗和全縣50余名領導干部一起在浙江大學參加了為期7 天的數字化變革專題培訓。
課堂上,專家和教授的精彩授課,讓大家從不同視角、不同程度理解和認識了數字化變革、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以及互聯網思維對領導干部的重要性。培訓中,現場考察、學員之間的互相討論和交流讓周崗受益匪淺、深受啟發。因此,推動社會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成為他心頭的一件大事。
“全縣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干部教育培訓就要跟進到哪里。”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立足培養基層干部隊伍專業能力,忠縣深入實施領導干部專業素能提升、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年輕公務員四年遞進成長、村(社區)干部履職能力提升等“四大計劃”。
——針對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部門“一把手”,開設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高質量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等專題培訓班,不斷提高學員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謀劃力和戰術執行力。
——針對年輕干部,每年采取2 個月理論學習和1 個月實崗鍛煉的“2+1”模式,高質量舉辦年輕干部能力提升班,并通過“三看”模式(看專業、看經歷、看崗位)確定具體鍛煉崗位。
——針對新錄用公務員,遵從新錄用公務員由入職到成長為中層干部的時間規律、成長規律,圍繞基本行為規范、基本職業素養、基本專業知識等主題開展初任培訓、在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等,遞進式全覆蓋培養年輕公務員。
——針對村(社區)干部,每年分期分批對全縣村(社區)干部開展集中培訓,根據各村(社區)發展定位開展培訓,并注重成果轉化,采取“干部講、鄉鎮選、公眾號曬、黨員群眾評”的方式,開展評比活動,把干得好、口碑好的干部選出來、標桿樹起來。
“這一趟招商之行,讓我在短時間里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今年7月入職石寶鎮政府的公務員劉曼參加了石寶鎮黨委書記胡素萍一行在重慶中心城區舉行的招商談判后感慨不已。
新入職的工作人員為何有機會和鎮黨委書記一同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今年,忠縣實施“青藍工程”,推行“導師幫帶”制度,選派469 名年輕干部到招商引資、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實操實訓。
劉曼的導師正是胡素萍。不僅在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中鍛煉年輕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胡素萍也經常指導劉曼工作。在一次報表填寫工作中,胡素萍發現劉曼的報表內容有些遺漏,便把劉曼叫到辦公室,手把手教她如何正確填寫,并叮囑她在工作中一定要嚴謹細致。
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忠縣根據年輕干部隊伍不同來源、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等特點,采取“共性培養+分類施策”模式,實施具有忠縣辨識度的“青藍工程”。“共性培養”即圍繞選育管用全鏈條各環節,建立年輕干部共性培養機制;“分類施策”則聚焦新進干部、選調生、中層干部、其他年輕干部等群體,分類定制培養措施。
“‘青藍工程’取自‘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的寓意,總體目標是實現新能源、生物醫藥、智能裝備、資源加工四大產業集群專業型人才常態化儲備超過20%;30歲以下的中層干部超過全縣副科級領導職數的20%;鄉鎮和部門年輕干部角色互換、崗位互補、能力互增超過50%?!笨h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稱。
“兩個月以前我還是一名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如今在導師的指導下,我正迅速轉換角色,適應新崗位,努力成為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合格公務員?!眲⒙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