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與汪精衛私誼不錯。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身為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竟然主張對日妥協,破壞抗日大局,這是所有愛國軍民所不能容忍的。
1938年10月28日,國民參政會一屆二次會議在重慶開幕,會議為期十天。利用開會之機,陳嘉庚以參政員身份向大會提出“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11個字的提案,會上一致通過。身為議長的汪精衛,在主持提案審查會議時讀了一遍,當念到“漢奸”幾個字時,“面色突變蒼白”,神色十分不安。這是陳嘉庚在“南僑總會”成立之后,對國民黨妥協派打響的第一槍,震動了朝野。
1938年11月30日,日汪雙方在上海召開“重光堂會議”,簽訂了《日華協議記錄》《秘密協定》等文件,日汪勾結正式形成。12月18日,汪精衛帶老婆陳璧君逃離重慶潛往越南河內。
汪精衛集團出賣中國主權的可恥行徑,激起廣大愛國軍民一致憤怒和反對。陳嘉庚致電蔣介石,強烈要求“宣布其罪,通緝歸案,以正國法,而定人心”。看到蔣介石只是“永遠開除汪的黨籍,撤銷其一切職務”,而并未按國法治罪,陳嘉庚又致電追究到底:“今日前方將士浴血揮戈,后方民眾臥薪嘗膽……而獨容汪賊與其黨羽逍遙法外,實南洋八百萬僑眾所莫解!”接著,“南僑總會”發出第20號《通告》:“揭發國賊汪精衛之罪惡,請僑胞毋為妖言所惑。”
為了捍衛民族和國家權益,陳嘉庚敢怒敢罵,敢揭露,敢斗爭,表現出一個愛國僑領的崇高覺悟和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