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是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代表作有《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家喻戶曉的好作品。
1965年,因為安徒生的突出成就,丹麥政府聘請雕塑家埃米爾·威廉姆森在哥本哈根為他樹立了一座雕像。雕像高4.1米,安徒生面帶微笑,手里拿著一支羽毛筆,似乎在思考著他下一個童話故事的情節。
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們慕名而來,絡繹不絕,只為參觀這座雕像。幾年前,政府出臺規定,司機拉著乘客去參觀這座雕像的時候,可以鳴笛一聲,表示對安徒生的愛戴和尊重。
可是好景不長,丹麥政府被拉斯穆森大叔給告了,理由是: 出臺為安徒生鳴笛一聲的規定讓人無法忍受。
丹麥政府派出負責人約見了拉斯穆森大叔,和他說了安徒生的貢獻,同時說了樹立雕像的必要性。
拉斯穆森大叔說:“這些我都知道,可我就是不同意?!必撠熑藛枮槭裁?,拉斯穆森大叔說:“因為我家就住在雕像的附近,鳴笛聲讓我無法正常休息?!?/p>
負責人不相信地說:“這怎么可能?每次只是一聲,瞬間就過去了。”拉斯穆森大叔拉著負責人來到自己家,讓他感受一下,每輛車雖然只鳴笛一次,但汽車喇叭聲此伏彼起,幾乎沒有停過……
丹麥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很快就取消了這一規定。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微不足道的行為,疊加在一個人的身上,或許就是千斤重擔,足以把一個人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