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芮少輝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集中體現,是中國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人民共同奮斗的智慧結晶,有著豐富的科學內涵。
新時代新征程弘揚和傳承延安精神,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不斷回答好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繼續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堅定歷史自信,力行“三個務必”,以團結奮斗譜寫新時代更加絢麗的華章;必須勇于自我革命,增強斗爭本領,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延安精神的科學內涵,研究延安精神的理論特征,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實踐中弘揚延安精神,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精神動力。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是黨戰無不勝的法寶。長征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爬雪山、過草地,歷經千難萬險,都不曾被任何困難所壓倒,依靠的便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人生的引路燈,決定黨的方向和立場。黨員理想信念缺失,就難以抵御“糖衣炮彈”的侵蝕,墮落為腐敗分子。堅定理想信念是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的精神力量之源,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是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上的科學真理。中國共產黨自創建之日起便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為之奮斗的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每個黨員的終生任務。
延安時期,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自己的初心使命,英勇地犧牲在革命斗爭中,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弘的詩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是內在一致的,黨一百多年來經歷風霜仍風華正茂,戰勝千難萬險而充滿生機,靠的就是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初心使命的頑強堅守。
堅守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是永恒課題,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要加強理論學習。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真理,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要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來武裝頭腦,指導我們的實踐生活。二要傳承紅色基因,繼承黨的光榮傳統。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實踐中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這是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三要做到知行合一。對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的堅守要落到實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說得出、做得到,這才是真知。弘揚延安精神,必須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不斷將中國式現代化推向新的歷史高度。
延安精神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動力,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這一偉大號召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和責任擔當。我們的歷史自信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扎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華民族擁有著5000 多年的燦爛文明,其所提倡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自強不息”等思想,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對于中華文化要批判地加以繼承,保護好這珍貴的精神遺產。
弘揚延安精神,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把延安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通起來,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讓延安精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中永葆生機與活力。延安精神中所蘊含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等均蘊含于黨的初心使命中,艱苦奮斗則是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也是延安精神的特征所在。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延安時期,我們黨在挫折中奮起,歸根到底是擁有遠大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在黨的感召下,一大批優秀的中華兒女堅持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始終以人民利益為重,用青春和熱血奏響了英雄的凱歌,寫下了輝煌的詩篇。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從延安精神找尋生存延續之路。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的生存條件和殘酷的斗爭環境中發展壯大起來,從不驕傲自滿,加強防范意識,多次打退國民黨的反共摩擦,堅持和維護了統一戰線的壁壘。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從延安精神中增強黨性修養。延安時期,黨開展整風運動,整頓自身隊伍,對外防止反革命分子滲透,對內抵制腐敗墮落滋生,不斷增強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革命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踐行“三個務必”是新時代弘揚延安精神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弘揚延安精神最根本的是要站穩人民立場,一以貫之地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變成現實,創造新征程上更加偉大的奇跡。
勇于自我革命是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延安精神孕育著我們黨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萌芽。延安時期,面對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干擾,許多新黨員難以辨清真偽,為此黨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直面問題,在全黨范圍內開展整風運動,學習黨的歷史和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以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原則,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自我批評的三大優良作風,使黨實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徹底清除了阻礙黨發展壯大的毒瘤。在全黨確立起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2020 年4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要發揚斗爭精神,用延安精神來凈化黨內生態:一要汲取信仰的力量。方向決定道路,這個方向就是黨的理想信念。延安時期,無數青年奔赴萬里來到圣地,這便是理想信念的真實寫照,共產黨員在艱苦的環境下而百折不撓,靠的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二要查找黨性差距。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覺悟,要保持與工人群眾、農民和其他革命人民的密切聯系,強調黨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沒有任何其他的特殊利益,要以革命精神去教育人民,啟發人民群眾的覺悟。三要校準前進方向。延安時期,我們黨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就是始終堅持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新時代,黨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堅持“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奮進新征程,必須把弘揚和傳承延安精神持之以恒地堅持到底。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做向黨中央看齊的表率;勇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做忠誠擔當的表率;力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無私奉獻的表率;牢記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做嚴于律己的表率。以知促行,以行成知,在新時代的奮斗中展現新價值。要在政治立場、政治勇氣、政治信仰上校準前進方向,以延安精神為價值坐標,敢于刀刃向內,以自我革命精神錘煉和鍛造黨員,消除損害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使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始終為人民保駕護航、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