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將深入調查研究作為開展工作、出臺政策、制定戰略的“先手棋”。隨著今年3 月中辦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上下掀起了一陣陣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的調研行動。
然而,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些機關領導干部在調研工作中滿足于“盆景式”調研、“走秀場”式調研,更有極少數領導干部本末倒置,把“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變成了“大興調研文章寫作之風”,致使基層“筆桿子”不堪重負。這些做法都違背了機關調研工作的目標——為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提出合理合規的方案,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難點”、“堵點”問題的解決,在真察實看中發現基層創業干事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方法,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與當地社情民情相適應的解決辦法,守正創新不斷探索完善社會治理。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談到自己的一點感受:“坐在辦公室里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從“四不兩直”工作法的推廣到重提求真唯實的“尋烏精神”,正是為了轉變近年來機關工作中的“寫臺賬”“留痕跡”“做政績”的形式主義之風,令調研工作回歸它的本質,回歸它作為了解基層真實情況的基本職能。轉變作風其實也并不難,上班時乘乘地鐵、親自去街邊小店坐坐、親身去菜場走走,沉浸式體驗快遞小哥、直播KOL、社區一線社會工作者等人民群眾的日常工作生活,從身邊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入手,從日常實感中進入,從常識出發,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把工作做到田間地頭、廠礦車間,以及廣大群眾心坎上,善用靈活手段履調研之職,真正做到“聽真話、看真相、察真情”,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風也就自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