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千陽縣把蘋果產業作為富民強縣興村的首位工程,搶抓全省“3+X”特色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品種引領、模式支撐,穩存提質、融合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發展之路,并探索形成了“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體、輕簡作務”的蘋果栽培技術規范,全縣發展矮砧蘋果8 670 hm2、苗木繁育基地2 000 hm2,成為全國最大的矮砧蘋果生產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
一是政策支持引導,夯實服務保障。先后出臺“1+3”產業標準化發展文件——1 個引領(加快現代蘋果產業發展的意見),3 個配套(現代農業園區管理辦法、現代農業園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發展現代化蘋果產業、培育職業農民扶持政策),通過以獎代補流轉土地3 870 hm2、購置農機具400 多臺(件),創建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12 個,引導蘋果產業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統籌糧食安全與特色果業發展,出臺《建設全國現代果業高質量發展基地的意見》和《千陽縣蘋果產業全產業鏈提升工作方案》,制定產業發展扶持政策12 條,錨定目標、明確路徑、強化支持。
二是新型主體推進,筑牢產業基礎。聚力解決“大產業、小果園,大市場、小農戶”發展矛盾,堅持“企業+合作社+農戶” 三位一體聯動發展,引進海升、華圣、木美土里等龍頭企業12家,通過農戶技術共享、設施共用、信息互通,帶動建成萬畝蘋果大鎮4 個、標準化示范園26個,培育蘋果專業合作組織79 個、家庭農場42家、種植大戶265 戶,實現矮砧蘋果生產機械化、作務標準化、管理精細化、營銷專業化。
三是矮砧技術支撐,推進品質提升。堅持對標一流,率先引進國際優質苗木和作務技術,探索形成以“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體、輕簡作務” 為核心的矮砧蘋果發展技術規范,《千陽蘋果自根砧苗木質量分級標準》 全國團體標準頒布,《五項矮化蘋果自根砧栽培技術規程》通過省上頒布,“四省一高一優” 優勢凸顯(省水60%、省肥70%、省土地80%、省人工90%,高產、優果率90%),創造了“當年見花、次年掛果、三年豐產” 的現代蘋果生產新紀錄。大力推廣“果畜循環”農業,全面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生物防控替代化學防治,構建蘋果質量安全監管和追溯系統,入選全國科技賦能類典型案例,整縣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環評認證。承辦全國蘋果“減肥減藥”及矮砧栽培生產技術現場會,國家矮砧蘋果綜合標準化示范區現場會在千陽觀摩。
四是創新生產標準,唱響千陽蘋果品牌。研究制定矮砧蘋果質量標準、技術標準以及19 個子標準,形成以“循環耕作、生物植保、品牌培育、質量追溯”為核心的標準體系。培育清谷田園、華圣等企業品牌,海升、華圣現代蘋果示范園通過歐盟良好農業(GAP)認證,“澳洲青蘋”等7 個品種通過綠色食品認證,“魔笛” 等品種亮相人民大會堂,“米奇拉”蘋果作為“9.3”閱兵國禮贈品,“清谷田園” 榮獲“中國果品百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