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熱帶農業科學》2023 年第6 期《不同補光時段對火龍果花芽、果實及產量的影響》(作者徐楊玉等)報道,為確定火龍果最佳補光方案,以促進花芽形成,實現提早上市,以“金都1號”火龍果為試驗材料,選用前期補光試驗效果顯著的FDD 光質(紅∶綠∶藍=23∶75∶2)作為補光處理,研究不同補光時段對其花芽分化、成花枝率、果實生長發育及產量等方面的影響。
結果表明,火龍果單株花芽分化數量以半夜補光處理(22:0—2:30)最佳,為10.8 個;其次為傍晚(18:30—22:30)補光,為3.1 個;凌晨(2:30—6:30)補光最差,為0.4 個。成花枝率、單批產量以半夜補光處理表現最佳,分別為31.9%、9 474 kg/hm2;其次為傍 晚,分別為16.5%、4 693 kg/hm2;凌晨最差,分別為9%、2 940 kg/hm2。補光處理能促早開花,比不補光CK 對照組提前開花的1 批提前15 天。在以FDD 光質作為火龍果補光處理的基礎上,半夜補光處理在花芽分化、成花枝率、產量等方面效果最顯著,建議在火龍果產業發展中大面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