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英國科學家圖靈發表開創性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他也因此被譽為“人工智能的先驅”。
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舉行的學術討論會,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1961年,美國科學家明斯基發表了題為《邁向人工智能的步驟》的論文,推動人工智能研究,他也因此被譽為“人工智能之父”。
196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費根鮑姆等人開發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化學質譜分析系統,這標志著人工智能進入實用階段。
197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杜達等人研制出礦藏勘探專家系統,它能解析地質礦藏數據,提供勘探方面的咨詢。
1977年,美國人工智能專家費根鮑姆提出知識工程概念,使得人工智能的研究從理論轉向應用。
1982年,美國物理學家霍普菲爾德發表了關于人工神經網絡研究的論文,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下了基礎。
1993年,英國科學家弗萊徹創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首個網頁搜索引擎,這為人工智能進行網絡學習打下了基礎。
1997年,美國IBM公司研制的“深藍”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卡斯帕羅夫,這被視為人工智能在高級智能活動領域對人類的超越。
1998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發出第一套用于航天器的全自動控制系統。
2002年,美國亞馬遜公司用產品推薦系統替代了人工導購。
2011年,美國蘋果公司發布了Siri語音個人助手,它可以回答用戶的問題,做出適合用戶的推薦,并執行簡單指令。
2012年,美國谷歌公司開發的無人駕駛車開始在公路上馳騁。
2017年,美國谷歌公司開發的“阿爾法狗”人工智能程序戰勝了當時圍棋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選手柯潔。
2020年,新冠疫情進一步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它在信息收集、數據匯總及實時更新、流行病調查、疫苗藥物研發,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大顯身手。
2022年,聊天機器人ChatGPT橫空出世,這是人工智能提升自然語言處理能力的標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