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 黎佳穎
2022 年中國蒜出口總額為24.64 億美元,河南省大蒜出口總額為2.03 億美元,其中,冷藏的鮮蒜頭占49%,干大蒜和制作或保藏的蒜制品共占27%,其他鮮大蒜和冷藏的大蒜占24%。杞縣是河南省大蒜的主產區和出口區,大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4.67 萬hm2,產量約90 萬t,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縣域第一位,全縣深加工能力40 萬t,收儲能力超100 萬t,現有大蒜交易市場30 多個,年均交易量達200 萬t,交易額110 億元,直接和間接出口大蒜50 多萬t。
河南省大蒜主要出口美洲、亞洲和歐洲等地的國家。2022年,河南省出口前五的國家分別為美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俄羅斯和巴西(見表1)。
表1 2022 年河南省大蒜主要出口情況
一方面,大蒜種植面積遠不如大宗農產品,收蒜機的投入與產出比遠不如小麥收割機等農機;另一方面,現有收蒜機較高的傷蒜率會使收益降低。因此,當前大蒜生產仍然以人工為主,大蒜生產機械化程度不高。雇工難、雇工貴的現象時常發生,導致生產成本增加。此外,相較于山東省、江蘇省等農產品出口大省,河南省地處中原,出口區位優勢小,距離港口遠,運輸成本高。
河南省大蒜出口產品多以冷鮮大蒜等初級產品為主,大蒜加工鏈過于簡單,科技含量、附加值低。近年,杞縣部分大蒜加工企業在精深加工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在與科研機構的深入合作和共同努力下,研發出了一批深加工農產品,國內市場正逐步打開。但是,國際市場仍然舉步維艱,河南省沒有形成精深加工大型產業技術聚集群,精深加工產品占比低,生物制藥、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的深加工領域涉及很少,在國際市場中缺乏競爭優勢。
中國大蒜資源豐富,但是大蒜出口企業產能分散,品牌知名度低,議價能力薄弱,無法形成統一價格。大蒜出口的定價權仍掌握在外國進口商手中,出口價格顯著低于世界大蒜平均出口價格。就河南省而言,長期以來大蒜出口企業大都以B2B 模式出口,作為大蒜源頭供應商,自有品牌在國外市場的知名度不高,認可度不夠,想要繞過外國進口商直接進入國外市場存在很大困難。同時,不同省份、同省份不同區縣之間的部分企業壓低價格開拓市場,存在一定的非理性競爭,沒有將豐富的大蒜資源轉化為市場優勢,無法進一步依托市場優勢掌握國際定價話語權。
一方面,相關部門要以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技術為先導,深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為方向,有針對性地提高收蒜機等農機的性能,讓機器“聽懂”人話,盡可能模擬人工。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主動擔當,求變求新,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建設以大蒜為服務主體的機械綜合農事服務平臺,將全程機械化和綜合農業事務相結合,幫助農戶把大蒜種好、收好。
大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大蒜素、大蒜油等功能性食品是大蒜精深加工的發展方向。一方面,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與科研機構和高校深入交流合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深挖大蒜的潛在價值。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企業健康發展,培育一批精深加工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大蒜精深加工技術創新能力。
相關部門要及時出臺“明白紙”,向企業傳達最新的國際形勢、國際技術發展和相關政策,減少企業因信息不對稱遭遇的風險。要深入開展農業貿易培訓,提高大蒜出口企業對外營銷能力。金融機構要在貸款投資方面多向涉農企業傾斜,并進一步完善大蒜保險機制,減少企業因資金缺口遭遇的困境。
要以匠心鑄精品,以質量樹品牌,標準化種植和規模化儲藏,保持產量穩定、品質穩定,保證大蒜科學錯峰銷售,規避“蒜周期”風險;要以特色為抓手,以創新樹品牌,推進精細化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不斷突破“原字號”“食字號”,向“健字號”“藥字號”“妝字號”產品進軍;要以認證奠基礎,以文化樹品牌,大力做好產品認證工作,精準講述企業品牌故事,不斷提高國際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推動高質量大蒜產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