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 陳卡
近年,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鄉村旅游的興趣日益增加,農旅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的鄉村發展模式逐漸受到重視。農旅融合不僅可以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還可以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河南省擁有豐富的人口資源、農業資源、旅游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具有發展農旅融合的巨大潛力,然而,河南省存在著基礎設施滯后、農民素質和技能有待提高、農旅產品創新不足等問題,嚴重限制了農旅融合的發展。因此,深入研究河南省農旅融合度的評價及提升路徑,在政策、產業、市場和環境等方面進行探討,對促進河南省農旅融合的發展、推動河南省鄉村振興和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河南省地處中原,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發展農旅融合的天然優勢;同時,河南省作為人口大省、農業大省,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迫切需要加強農旅融合,以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及鄉村產業發展,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河南省高度重視農旅融合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農旅融合的政策文件。例如,2015 年,河南省政府明確了河南省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目標、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2018 年,河南省進一步強調了農村旅游與農業融合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支持措施,其中包括財政扶持、土地政策、金融支持、人才培養等,為河南省農旅融合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21 年,河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明確提出了加強農旅融合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指明了農村旅游和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方向和路徑,規劃中提出,要把發展鄉村旅游與促進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實現農業旅游、文化旅游、休閑旅游、體驗旅游等多種形式的農旅融合發展;規劃還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旅融合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完善農旅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農旅融合的科技支撐和人才培養,促進農旅融合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
河南省農旅融合的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農業方面,河南省以豐富的農業資源為基礎,發展了一批特色農業產業,如茶葉、蔬菜、水果等,通過農產品加工和農業觀光旅游等方式,實現了農業的增值和轉型升級;在旅游方面,河南省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如嵩山、龍門石窟、云臺山、王屋山、老君山等著名旅游景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同時,一些鄉村旅游景區也在河南省逐漸興起,如新鄭市龍湖村、洛陽市洛寧縣白云山景區、新鄉市輝縣關山景區等,為農旅融合提供了產業基礎,鄉村旅游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旅游收入和就業機會不斷增加。
隨著人們對鄉村旅游的興趣逐漸增加,市場對農旅融合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城市居民對鄉村休閑、度假、體驗農村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旺盛,促使農旅融合成為一種新型的旅游消費方式。河南省作為中原腹地,周邊地區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巨大,農旅融合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一方面,河南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黃河、云臺山、老君山等,為農旅融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另一方面,河南省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也面臨一定的壓力,如水資源短缺、土壤污染等問題,這給農旅融合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戰。
農旅融合對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促進城鄉融合具有積極意義。為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旅融合政策和措施,提升農旅融合度,推動農旅融合在河南省的持續健康發展。
評價農旅融合程度可以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本文從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方面對河南省農旅融合度進行評價。
從經濟角度來看,農村旅游的發展帶動了鄉村經濟的增長,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提升了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農旅融合還促進了農產品的增值和品牌建設,推動了農業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提高了農業經濟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河南省農村旅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地紛紛推出鄉村旅游項目和特色農產品,市場供給過剩的問題逐漸凸顯。農旅融合在河南省范圍內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一些地區由于自然條件、文化資源等因素的限制,鄉村農旅融合的發展相對滯后,經濟效益較低。
河南省農旅融合在社會維度上取得了積極成果。一方面,農旅融合促進了城鄉人口的流動和交流,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互動和融合,鄉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前往農村地區,促使城市居民更加了解和認識農村文化、農田生態和農業生產方式,增強了城鄉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另一方面,農旅融合還促進了鄉村社區的社會發展,改善了農村社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促進了鄉村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
河南省農旅融合在環境維度上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鄉村旅游的發展給農村環境和生態資源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一些鄉村旅游景區因為人流量大、開發過度等,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農業生產受土壤、水源等自然資源的限制,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
政府在加強對農旅融合的政策引導和支持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為了推動農旅融合的深入發展,政府應在財稅、金融、用地和人才等方面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為農村和旅游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鼓勵企業間的合作共贏,促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
鄉村旅游的特色化發展是促進農旅融合的關鍵路徑之一,通過走特色化發展道路,使鄉村旅游成為推動農旅融合的重要引擎,實現農村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通過深挖農村特色文化、鄉土資源和傳統產業,實現鄉村旅游產品的創新和升級;借助鄉村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開展民俗體驗、文化展示等活動,吸引游客深度融入鄉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開發獨具特色的景點和旅游線路,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體驗。此外,要重視鄉村旅游產品的品質和服務水平,提高吸引力和競爭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消費,并在旅游過程中宣傳推廣當地農產品和手工藝品,從而帶動農村產業鏈的發展和鄉村居民的增收。
鄉村基礎設施是農旅融合的基礎保障,需要加大對道路、水電、通訊、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農村生活和生產的便利性和舒適度,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農旅融合要實現農業產業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產業融合,形成產業協同,實現資源共享和利益共贏,推動農村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提高農業產值和農民收入。
農旅融合需要充分考慮鄉村的自然生態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在農旅融合的過程中,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采取措施保護性開發,控制游客流量,限制過度開發,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并加強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教育,增強農村居民的生態保護意識,調動鄉村居民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
農旅融合需要專業的管理和運營人才,要加強對鄉村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其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人才交流、設立獎勵政策等方式,吸引和留住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提升鄉村旅游服務水平。
鄉村旅游是一種融合了自然、人文、歷史、文化等多方面要素的旅游形式,要加強對鄉村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通過修復鄉村文化遺產,開展鄉村文化節慶活動,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
鄉村扶貧和農旅融合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將農旅融合與鄉村扶貧相結合,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收入來源,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進而推動鄉村旅游與扶貧產業的融合發展。
政府要建立健全農旅融合的監管體系,加強對鄉村旅游開發和經營的監管,規范農旅融合的運營行為,防治亂象,確保農旅融合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總之,加強對農旅融合的研究和探索,推動農旅融合的理論和實踐不斷深化和完善,為農旅融合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政策支持。政府、企業、村民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合作推動農旅融合的發展。通過加強政策引導,提升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動村民參與鄉村旅游經營,加強市場調研和產品創新,加強宣傳推廣注重科研和創新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斷提升河南省農旅融合度,實現鄉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