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慧潔 吳涵敏 李金星
勞慧潔,吳涵敏,李金星.百色市老山林場珍貴樹種楠木的栽培技術與發展前景[J].南方農業,2023,17(18):-133.
摘 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端實木家具消費量的增大,楠木的市場需求也在逐漸增加。楠木屬于珍貴樹種,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種植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好。目前廣西百色市老山林場的楠木栽培以現有生態公益林地混交種植的方式為主,為提高百色市老山林場楠木栽培技術水平,以及促進百色市珍貴樹種楠木種植產業發展,根據楠木的生長特性,分析百色市老山林場種植楠木的生態環境優勢及楠木栽培前景,從選地整地、種苗選擇、栽植等方面探討楠木栽植技術要點,并介紹了除草、擴坑松土、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撫育管理措施。
關鍵詞 楠木;珍貴樹種;栽培技術;廣西百色市老山林場
中圖分類號:S792.2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42
楠木(Phoebe zhennan)屬于珍貴樹種,是我國特有植物,也是我國二級保護漸危樹種[1]。基于楠木的木材堅硬,材質好,且不易變形等優點,常被用作高級家具、室內裝修、運動器材等領域的上等用材,經濟價值高。因此,研究楠木栽培技術對滿足我國高端木材市場的需求,推動楠木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楠木概況
1.1 楠木的特性
楠木別名楨楠、雅楠,為常綠大喬木,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最高可達40 m,胸徑最大可達1 m,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西部[2-3]。楠木樹干通直,小枝較細,有棱或近于圓柱形,幼時有茸毛,隨著生長逐漸脫落,葉革質,橢圓形,少為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1 cm,寬2.5~4.0 cm,葉柄細,長2 cm左右,被毛。聚傘花序腋生,花形較小,常為綠色,聚傘狀圓錐花序十分開展,被毛[4]。
1.2 生長環境和特點
楠木喜暖、喜濕,較喜光,但不耐風[5]。楠木屬于耐蔭樹種,生長過程中對濕度的要求相對較高,適宜生長在濕潤溫暖地區,生長溫度要求在15~20 ℃,特別是在山谷、山洼、陰坡下部及河邊臺地,要求土層深厚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尤其是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壤質土壤上生長極佳。楠木屬于深根性植物,其根部具有較強的萌生力,能夠耐受一定程度的間歇性短暫水浸,壽命長,病蟲害少,能長成大徑材。楠木幼苗期的生長速度緩慢,尤其是天然生的楠木,其生長速度更慢。研究數據顯示,20年生的天然楠木,其平均樹高和胸徑分別只有5.6 m和4.1 cm,且自然生長的楠木在60~70 a后才能進入生長旺盛期。近年來,隨著楠木栽培技術研究的深入,楠木人工林與天然楠木林相比,其初期的生長周期有所縮短。研究發現,13年生楠木人工林與20年生天然林相比,其平均樹高、胸徑、材積分別比天然林快2.3倍、3.0倍和7.1倍[6]。因此,在規范化經營和管理模式下人工栽培楠木是縮短楠木經營周期、促進楠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
2 研究地的自然優勢
研究地為百色市老山林場,處于廣西北部、田林縣東部,地理位置為北緯24°13′35"~24°18′48"、東經106°15′03"~106°23′10"。林場下轄利周、平布、新建等3個分場,總面積4 526.67 hm2。百色市老山林場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冬短夏長、夏熱冬冷、冬干夏濕、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量多集中在春夏兩季的特點。且林區位于都陽山脈下段,分布地域廣,地貌復雜多樣,海拔差異大,地理氣候和垂直氣候差異較大,一般海拔在300~1 320 m,地形以陡斜居多,屬斜坡(坡度為16°~25°)林業用地占47.0%,屬陡坡(坡度為26°~35°)林業用地占51.1%。土壤以微酸性的赤紅壤為主,土層厚度大于80 cm。經過調查發現,利周分場、平布分場、新建分場均分布有少量野生未成材楠木。綜上所述,老山林場的氣候特征符合楠木的生長環境條件和特性要求,十分適宜楠木的生長。
3 楠木栽植技術
3.1 選地整地
3.1.1 選地
基于楠木喜濕喜暖的生長特性,在選擇造林地時,宜選擇靠近水源,林地平均地位指數在16以上,林分郁閉度在0.3~0.4,土層深厚、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質土壤,且要求排灌條件良好,以維持土壤的疏松、濕潤,避免楠木出現爛根的情況。
3.1.2 林地清理
1)新建造林地。楠木常規的造林地清理,原則上是將林地內的雜草、灌木等對楠木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的雜物清理干凈,在清理的過程中應保留林地外沿部分林木,避免出現水土流失情況。對于荒地或采取皆伐作業后的林地,首先清理林中的樹枝、樹葉、雜草、雜灌、亂石等雜木、雜物,將清理出來的雜草、雜木集中放置到跡地的中央,設置寬度超過15 m的隔離帶,選擇在無風的天氣、有人看護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集中燒毀。2)低產林改造、森林重建、生態公益林恢復等造林地。為避免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造林地的清理以栽植點為中心,對生長不良的灌木、雜草、樹藤進行砍除清理,清理規格為1.5 m×1.5 m。
3.1.3 整地
1)新建造林地。整地應在造林前1年的冬季進行。由于老山林場的海拔在300~1 320 m,因此,對于坡度低于10°的林地,可采用全墾加大穴的整地方式,全墾深度以40 cm為宜,穴的長寬深以40 cm×40 cm×40 cm或60 cm×60 cm×40 cm為宜。2)低產林改造、森林重建、生態公益林恢復等造林地。為實現靈活整地,可采用穴狀整地的方式,以沿水平等高線的整地方式進行穴狀整理,種植穴規格為50 cm×50 cm,深度60 cm。
3.1.4 基肥施用
為確保造林地的養分充足,整地工序完成后應及時采取基肥施用的措施。肥料類型以復合肥為主,即氮磷鉀復合肥,有效養分含量≥25%,每穴施肥量為0.5 kg。施肥方法:按施肥規范將適量肥料施用到栽植穴中,并回填栽植穴1/3深度的細表土,與肥料攪拌均勻,最后用細表土回填栽植穴,以高出地面約5 cm為宜,表面呈龜背狀隆起。待基肥完全腐熟后方可定植造林。
3.2 種苗選擇
選擇的種苗應符合《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GB 6000—1999)中的要求,采用2年生的優質營養杯苗進行造林,苗高大于20 cm,且要求頂端優勢明顯,根系發達,健康粗壯,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7]。此外,造林時根據小班的造林面積和規格計算實際用苗量,每公頃新造地的用苗量為1 110株,為確保后續補植苗木量的充足,應按實際用量加10%的補植和損失的用苗量準備,即苗木的準備量應在1 221株以上。
3.3 栽植
3.3.1 栽植時間
基于老山林場的降雨多集中在春夏兩季的特點,根據《楠木培育技術規程》(LY/T 2119—2013),為確保苗木活性,增強楠木抗性,栽植時間一般以每年的2—3月為宜,應在陰雨天栽植,且種苗要做到隨起隨栽,以提高苗木成活率[8]。
3.3.2 栽植方法
1)新建造林地。對于采用全墾整地方式的造林地,其造林密度以每667 m2種74株為宜,即株行距為3 m×3 m。2)低產林改造、森林重建、生態公益林恢復等造林地。造林密度以每667 m2種30~40株為宜,即株行距為4.0 m×5.5 m或3.0 m×5.5 m。栽植時,先修剪苗木的部分枝葉和過長的主根,并對其進行漿根處理,即將苗木的根部浸入3%~5%的鈣鎂磷肥和泥漿混合物中。去掉苗木根部的容器(確保苗木根部泥團不散開),將苗木直立放入栽植穴正中,回填細土平小坑,略往上輕提苗木讓根系舒展,壓實土層后回填松土,以土層蓋過容器1 cm為宜。
3.3.3 補植
在完成栽植工作3個月后,對整個造林地進行巡查,發現有苗木死亡或生長較弱的,應及時進行補苗。補植以選用同期優質營養杯苗為宜,且要求頂端優勢明顯,根系發達,健康粗壯,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
4 撫育管理措施
4.1 除草
受氣候因素影響,老山林場的林地雜草、雜灌生長迅速。而楠木初期生長速度緩慢,且易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楠木造林后需要采取連續5年的除草、除雜措施,以避免雜草、雜灌抑制楠木的生長。為避免林地水分的過快蒸發,除草應選擇在陰天進行,且一般在草籽成熟前進行除草,因此可分別于每年的4—5月和9—10月除草。除草以苗木半徑40 cm范圍內為主,其余雜草按原來帶狀方式鏟(1.5 m范圍內全鏟草),鏟草留茬高度≤5 ㎝。除草時應與楠木樹干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避免傷及楠木樹干及其根部。
4.2 擴坑松土
在楠木郁閉成林前可采取適當的擴坑松土措施,以避免土壤板結影響楠木幼樹根部的生長。擴坑松土應配合除草措施進行,以栽植苗木為中心,在其半徑40 cm的圓面內進行擴坑,翻耕深度以5 cm為宜,松土時應注意與楠木樹干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避免傷及楠木根部。
4.3 水肥管理
楠木喜歡濕潤的生長環境,為確保楠木的健康快速生長,應合理控制造林地的水分。基于老山林場夏熱冬冷、冬干夏濕的氣候特點,造林后在冬季氣候相對干旱的季節,應及時澆水,以避免楠木枯死;而在雨季時,應做好防洪排澇工作,以避免土壤水分過多而出現爛根現象。
此外,為確保造林地土壤養分充足,促進楠木快速生長,應科學合理施肥。楠木定植后的當年和次年的9—10月可采用氮磷鉀復合肥(有效養分含量≥25%)按每株0.25 kg進行追肥。而到楠木郁閉時,每年的10—11月采用氮磷鉀復合肥(有效養分含量≥25%)按每株0.5 kg進行追肥。施肥方法:在苗木上方距離植株約30 cm處水平開一個規格為20 cm×10 cm×15 cm的施肥溝,施肥后再回填細土,并壓實土層,以防止肥料的揮發。
4.4 病蟲害防治
4.4.1 病害防治
楠木常見的病害包括立枯病、梢腐病等。1)立枯病。多發于雨季,隨雨水和風力擴散,主要為害楠木的根部,導致苗木的根、莖、枝等生長緩慢;主要防治方法:采用1∶200倍的波爾多液進行噴施,7~10 d噴施1次,連續噴施1~2次。2)梢腐病。主要為害樹梢、葉片、枝條,并擴散到整個葉片,嚴重時導致楠木的花、葉及枝條潰腐;主要防治方法: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和40%氧氯化銅膠懸劑800倍液進行綜合防治,7~10 d噴施1次,連續噴施1~2次。
4.4.2 蟲害防治
楠木常見的蟲害包括蛀梢象鼻蟲、灰毛金花蟲等。1)蛀梢象鼻蟲以幼蟲鉆蛀嫩梢為主要危害,防治方法為在成蟲盛發期采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667 m2用量為0.5~1.0 kg,或采用40%樂果乳劑400~600倍液噴灑新梢1~2次,7~10 d施用1次。2)灰毛金花蟲以成蟲啃食嫩葉、嫩梢及小葉皮層為主要危害,嚴重時會導致嫩梢枯萎,主要防治方法為在成蟲盛發期采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667 m2用量為0.5~1.0 kg。
5 前景分析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高端實木家具的消費量也逐漸增大。楠木具有心材大,密度中等,紋理細密而直,有光澤,不易開裂,耐腐蝕等優點,經濟價值高,且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通常情況下,優質楠木木材價值可高達2萬~3萬·m-3,直徑在30~50 cm的楠木原木市場價格為5.8萬·m-3,而直徑超過50 cm的楠木原木市場價值更是高達7.8萬·m-3,發展前景好。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楠木栽培過程中,只有注意適當的林地清理和合理的造林密度,應用科學規范的種植技術,實施有效的撫育管理措施,做好水肥管理,注重病蟲害防治,才能促進楠木快速生長。
參考文獻:
[1] 國家林業局,農業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J].植物雜志,1999(5):4-11.
[2] 費永俊,李英杰,周本庚,等.湖北省竹山縣百里河流域野生楠木群落特征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20(2):121-129.
[3] 吳富勤,謝靖,鄭靜楠,等.云南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瀕危等級和資源多樣性[J].福建林業科技,2022,49(4):120-124.
[4] 馮洪錢.民間獸醫本草(續編)[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
[5] 《麂子渡村志》編纂委員會編.麂子渡村志[M].宜昌:三峽電子音像出版社,2020.
[6] 不二,劉會昌.楨楠木的“家譜”:楊家駒談楨楠[J].商品與質量,2012(43):108-109.
[7]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GB 6000—199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
[8] 國家林業局.楠木培育技術規程:LY/T 2119—201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