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林業發展策略分析[J].南方農業,2023,17(18):-161.
摘 要 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如何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農村地區的經濟繁榮,成為關鍵問題。為了提供一定參考,以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例,對其林業產業現狀與潛力進行了分析,并結合該自然保護區的特點,提出多元化經營、生態養殖、苗圃建設等林業產業發展策略。
關鍵詞 鄉村振興;林業;產業發展;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中圖分類號:S750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51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質量,并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積極推動當地林業產業發展。該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省文縣長江流域,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和水資源,但生態環境脆弱。因此,需要充分考慮如何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前提下,實現鄉村振興和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 鄉村振興戰略概述
鄉村振興戰略旨在促進農村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各方面的發展,以縮小城鄉差距、實現現代化目標。同時,生態環境保護也成為戰略的重點,通過可持續農林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來提高農村地區的生態可持續性。林業產業在鄉村振興中處在關鍵地位,多元化的林業經營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時營造良好生態環境。甘肅白龍江博峪河自然保護區多元化有效利用當地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提供了重要支持[1]。
2 現狀與潛力分析
2.1 林業產業現狀
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的林業產業多元化發展,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觀光旅游、各類植物栽培、采摘園和生態養殖,這為鄉村振興提供了豐富的機會和潛力。
1)觀光旅游在林業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保護區憑借其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壯觀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游客在保護區內不僅可以見到種類豐富的生物,還能享受較完備的餐飲、住宿等相關服務。觀光旅游領域的發展帶動了地區經濟,增加了當地居民收入。2)植物栽培也是該地區的一大亮點,特別是紫藤、凌霄、月季等特色樹種,既滿足了游客的觀賞需求,也為林場工人帶來了經濟效益。3)采摘園的興起讓桃、李子和櫻桃等水果種植成為當地的特色,為游客提供了親身體驗的機會,同時為果農帶來額外收入。4)生態養殖,特別是雅魚、金沙鱸鯉和黃河裸裂尻等冷水魚的養殖,不僅提供了高質量的水產品,還增加了當地的就業機會,同時在維護生態平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
2.2 發展潛力
保護區地理位置獨特,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其成為特色樹種和生態養殖項目的理想發展場所。以下是對該地區特色樹種和生態養殖項目發展潛力的詳細分析。
1)特色樹種的發展潛力巨大。保護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宜特殊植物的生長,如紫藤、凌霄、月季等,這些特色樹種因其獨特的外觀、美麗的花卉和藥用價值而備受市場歡迎。隨著人們對庭院、公園、景區等地的綠化和美化需求的增加,特色樹種的需求將不斷上升。2)生態養殖項目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該地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適宜冷水魚類的養殖,如雅魚、金沙鱸鯉、黃河裸裂尻、金鱒、虹鱒和蒼溪鱉等。這些魚類因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而備受市場歡迎。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需求的增加,生態養殖項目將成為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途徑。3)特色樹種和生態養殖項目的發展將有助于提高保護區的知名度。通過將這些獨特的資源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資者前來探訪和參與。這不僅有助于地區經濟的增長,還可以促進生態旅游發展和文化交流,為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3]。
3 林業產業發展策略
3.1 多元化經營策略
3.1.1 觀光旅游的推廣和開發
1)制訂全面的旅游推廣計劃,以提高地區的知名度。包括在互聯網建立相關網站,提供詳細的游覽信息、自然生態介紹和預約服務。同時,在社交媒體平臺投放宣傳,發布景區相關圖片和視頻,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2)充分挖掘和利用該地區的自然資源和生態景觀。建立自然生態保護區解說中心和生態教育基地,向游客提供有趣的生態解說和戶外教育。開發多個生態步道和觀景臺,使游客可以近距離欣賞自然美景、體驗徒步、野餐和鳥類觀察等戶外活動。
3)建立合作關系,吸引游客和投資。與旅行社、酒店、餐飲業和相關產業合作,提供從住宿用餐到生態體驗項目的全套的旅游服務。吸引投資者參與地區的旅游發展,包括開發更多旅游項目和完善配套服務,如建立度假村、開發水上娛樂項目、提供導游服務等。這將有助于增加游客流量,提高保護區的旅游收入。
3.1.2 特色樹種的培育和銷售
1)選擇適宜生長的特色樹種,并進行科學的培育和管理。特色樹種的選擇應基于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和市場需求。培育過程需要注重樹種的氣候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2)建立特色樹種的銷售渠道。可以與當地市場、批發商、花卉園藝中心及線上銷售平臺合作,將特色樹種引入市場。為了增加銷售量,可以設計吸引人的包裝和宣傳材料,突出特色樹種的觀賞性和獨特性。3)進行市場研究和推廣。了解市場趨勢和競爭對手情況,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特色樹種的種植品種和規模。通過社交媒體、地方新聞報道和農產品展會等途徑,積極宣傳特色樹種的獨特性和生態價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投資者。
3.1.3 采摘園的管理和市場拓展
1)采摘園的管理需要重視果樹的種植和維護。選擇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果樹品種,定期進行修剪和疏果,以確保水果的品質和產量。同時,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采用有機農業和綠色種植技術,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在確保果實安全和健康的同時,保護當地環境。2)建立良好的采摘園管理體系,包括規范的運營流程和安全措施。開展培訓,增加相關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確保游客在采摘過程中的安全和愉快體驗。定期維護和更新采摘設施,如籬笆、采摘工具和標識牌,以提供便利的采摘環境。3)市場拓展需要注重產品宣傳和推廣。建立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發布采摘季節、水果品種和價格等信息,吸引潛在游客。與酒店、餐飲平臺和旅行社合作,提供采摘園游覽套餐,增加游客流量。同時,在采摘季節開展促銷活動,如打折銷售、兒童采摘體驗等,吸引更多的家庭和團體前來參觀體驗。4)考慮多元化的水果品種和增值產品。除了傳統的桃、李子、蘋果等水果,可以引入一些特色品種,如有機水果、無籽水果等。還可以利用水果資源,開發純天然果醬、果干等加工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增加采摘園的銷售額,提高經濟效益[4]。
3.2 生態養殖策略
3.2.1 蟲草雞養殖模式
這一養殖模式基于生態原理,將雞散養在草地,草地上的植被和昆蟲都可以作為雞的食物來源,雞的排泄物又可以為草地提供肥料。這種方式既可以提升雞的肉質,又有助于減少飼料成本,是一種更自然、更生態友好的飼養方式。
管理和監控是確保這一養殖模式成功的關鍵。需要密切關注雞的生長和健康情況,確保它們獲得足夠的食物和營養。同時,監測草地植被生長情況,保持植被的適度生長,以滿足雞的食物需求,避免植被資源被過度消耗。雞與昆蟲的平衡也需要得到維護,以確保蟲類不會過度損害植被。
在該模式下,市場營銷同樣是關鍵一步。這種生態養殖模式的特點是環保和健康,因此目標群體定位為追求有機和綠色食品的消費者。根據這一定位,需要以純天然、有機、養殖方式友好等為賣點進行市場宣傳,強調這種模式的優勢,以吸引更多有這類需求的消費者。同時,可以與當地餐飲平臺、超市和農產品市場進行合作,推廣優質的雞肉產品,擴大知名度。
在利用該模式的過程中,要注重可持續性和生態平衡。這種養殖模式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是否能夠平衡養殖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因此需要定期評估生態環境和雞的生長狀況,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以確保養殖模式的可持續性。
3.2.2 冷水魚養殖
1)選擇適宜的冷水魚種類,目前已有一定發展的包括雅魚、金沙鱸鯉、黃河裸裂尻等。這些魚類具有一定的市場,是當地特色水產。選擇適宜的魚種需要考慮養殖地的水質、水溫和水流等因素,以確保魚能夠健康生長。2)養殖池塘或水域的設計和管理至關重要。需要建立適宜的養殖環境,在養殖中做好水質管理、水溫控制、水流維護等相關工作,根據不同魚種的需求,調整水域的參數,以提供最佳的生長條件。3)市場拓展和銷售是冷水魚養殖多樣化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餐飲平臺、超市和魚類市場合作,提供多樣化的冷水魚產品。同時,在社交平臺推廣相關魚類的健康價值和烹飪方法,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3.3 苗圃建設策略
3.3.1 樹木的培育和銷售
1)樹種選擇和培育是關鍵。根據保護區所在地的氣候、土壤和地理條件,選擇適宜生長的樹種。云杉、油松、落葉松和側柏等樹種通常適應寒冷氣候,且生長迅速,因此是理想的選擇。培育過程包括選種、育苗、定植和生長管理等環節,需要科學管理和技術支持,以確保樹苗的健康生長。
2)苗圃的建設和管理至關重要。苗圃的選址應考慮土壤質量、水源供應和陽光照射等因素,以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管理包括定期澆水、施肥、疏伐、病蟲害防治等,以確保樹苗的生長健康。苗圃的規劃也需要考慮樹種的種植密度、行距和防護措施,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品質水平。
3)銷售和市場推廣是苗圃建設策略的關鍵環節。建立銷售渠道,和造林項目、園林公司等合作,為其供應樹苗。同時,可以開展直銷和線上銷售,吸引更多的客戶。此外,還可以通過投放廣告、升級產品包裝和提高價格競爭力等方法,以吸引潛在客戶和投資者。
4)注重可持續性和生態保護。苗圃建設策略應與所在地區的生態綠化和造林計劃相協調,確保樹種的種植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定期評估苗圃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以實現可持續經營。
3.3.2 開展合作
1)與當地政府合作。與政府部門合作可以及時發現運營管理環節的問題,確保苗圃的建設和運營符合法律法規。政府還可以提供有關土地使用、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的指導,以確保苗圃的可持續性和生態友好性。2)和社區合作是保持項目與當地社區良好關系的關鍵。通過與當地社區建立互信和合作的關系,可以獲得地方的支持,減輕潛在的環境和社會壓力。可以考慮與當地農村居民和村民委員會合作,提供就業機會,分享經營成果。與社區合作還有利于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活動的開展,督促項目承擔社會責任。3)信息共享和透明度是與政府和社區合作的關鍵要素。建立較完善的溝通機制,與政府部門和社區代表保持聯系,分享苗圃建設的計劃、進展和問題,減少誤解和沖突,有助于建立良好、可持續的合作關系[5]。
4 結語
綜上所述,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的鄉村振興戰略,特別是林業產業發展策略,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政府支持、社區參與、生態保護和可持續性考慮,這一戰略可以為當地農民和林業職工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提高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同時為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做出積極貢獻。在今后的實踐中,需要進一步深化研究,不斷完善政策和管理措施,以實現鄉村振興和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江波,田進,許濤,等.鄉村振興背景下南鄭區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現代農村科技,2023(9):120-121.
[2] 楊怡,婁雯欣.鄉村振興背景下云南省林業產業發展研究[J].甘肅農業,2023(8):57-61.
[3] 覃艷媚,關健超.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林業產業的探索:以廣西為例[J].林業建設,2023(3):52-57.
[4] 劉歌.林業產業與鄉村振興的協同發展:評《現代林業產業知識讀本》[J].林業經濟,2023,45(2):99.
[5] 張燁.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 中國林業產業,2023(1):72-73.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