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啟才. 廣西杉木豐產林營造技術與撫育管理要點[J].南方農業,2023,17(18):-201.
摘 要 杉木是廣西重要的喬木樹種,杉木造林對廣西森林生態建設及林業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提高杉木的營林質量,實現杉木豐產,結合廣西杉木種植經驗及生長習性,因地制宜,從良種選擇、造林地選擇、清山整地、定植補植及除草追肥等方面論述了杉木豐產林營造技術;從除草松土、追肥、間伐、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論述了杉木撫育管理措施。
關鍵詞 杉木;豐產林;營造技術;撫育管理;廣西
中圖分類號:S791.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64
杉木,又名沙木、沙樹等,柏科杉木屬植物,樹高可達30 m,胸徑可達2.5~3.0 m,屬高大喬木,原產于我國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等地,是我國特有的用材樹種,同時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速生用材樹種,具有生長速度快、材質好、抗性強、用途廣等優點[1-2]。2002年,廣西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區速生豐產林發展的意見》,具有速生特性的杉木成為廣西林業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樹種之一。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2021年林業生態資源狀況報告,截至2021年底,廣西全區杉木面積188.74萬hm2,是廣西全區喬木樹種總面積的16.92%;但全區杉木的蓄積總量卻達到2.06億m3,是廣西全區喬木樹種蓄積總量的21.90%[3]。
由此可見,杉木造林對廣西森林生態建設及林業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新時代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統籌推進林業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及林業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4]。為進一步提高廣西杉木的種植質量,促進杉木豐產,對杉木豐產林營造技術和撫育管理進行深入探討。
1 杉木的生物學特性
杉木屬于亞熱帶陽性樹種,較喜光,更適宜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尤其是雨量充沛、風小霧多的環境。杉木不耐嚴寒和濕熱,因此要求生長環境霜雪少,年平均溫度以在13~23 ℃為宜,生長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在800~2 000 mm,空氣相對濕度大于80%,全年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海拔以300~800 m為宜。此外,杉木屬于淺根性植物,抗風能力較弱,因此背風陰坡地更適宜杉木的生長。以紅壤或黃壤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性良好[5]。
廣西處于我國云貴高原向兩廣丘陵的過渡帶,主要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僅中山、低山、丘陵和石山就占廣西全區陸地面積的70.8%[6]。且廣西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2021年,廣西全區全年平均氣溫為21.6 ℃,全年平均降水量為1 335.3 mm,各地年日照時間在1 675.1 h,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7]。調查數據顯示,廣西人工林的土壤類型可劃分為7個區,并主要以赤紅壤、紅壤為主,全區人工林土壤pH值的平均值為4.41,有機質含量為31.24 g·kg-1,土壤肥力中等[8]。因此,廣西較適宜杉木的種植和生長。
2 杉木豐產林營造技術
2.1 良種選擇
根據廣西地理及氣候條件,良種選擇時應以經過省級及國家級的林木品種審定機構確定的杉木良種為首選。2021年,廣西林科院28個林木品種通過審(認)定,包括無性系種子園的桂S-CSO(2)-CL-014-2020(八步區黃洞林場杉木第2代種子園種子)、桂S-CSO(2)-CL-015-2020(昭平縣東潭林科所杉木第2代種子園種子)等。
要實現杉木種植的豐產,良種選擇是關鍵。試驗研究表明,采用優良高產種源進行造林,其材積遺傳增益能夠達到9.05%~33.06%,尤其是二代良種其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與普通種苗相比平均增益47.2%、50.8%和215.8%[9-10]。因此,選擇品質優良的杉木樹種進行造林,是杉木林經營實現提質增效的關鍵。
杉木良種種植應以實生苗、扦插容器苗、組培苗為主,其中實生容器苗應選用Ⅰ級苗,要求地徑大于0.4 cm,苗高大于25 cm,且苗干直,無分蘗、苗木需達到充分木質化、葉色呈紫紅或灰綠色,苗木生長健壯、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根據《容器育苗技術》(LY/T 1000—2013)提出的出圃規格,扦插容器苗、組培苗要求苗高18 cm以上,地徑在0.3 cm以上,且苗干直,苗木生長健壯、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
2.2 造林地選擇
結合廣西的地理地形和氣候條件,廣西全區皆可種植杉木,但要實現杉木的生產,選擇適宜杉木生長的造林地是重要因素。杉木造林地應選擇海拔在300~500 m的低山、丘陵,要求立地指數在14以上。造林地的年平均氣溫在14.5~19.5 ℃,最冷月份的平均氣溫在5 ℃以上,最熱月份的平均氣溫在30 ℃以下,平均年積溫要求在5 000~6 700 ℃為宜,降水量在1 300~2 000 mm為宜。此外,由于杉木屬淺根性樹種,抗風能力較弱,因此應選擇背風坡面半陽坡或半陰坡種植,且要求造林地靠近水源、排水性良好、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土壤通氣性良好,土壤肥沃的偏酸性紅壤、赤紅壤或黃壤適宜作為杉木的造林地。
2.3 清山整地
2.3.1 清山
清山需要將林地內的雜草、灌木全部砍倒,伐除林地內所有的藤、雜草、灌木和疏殘林,伐樁要求在10 cm以下。
2.3.2 整地
1)整地方式。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冬季節對造林地進行全面整地。對于坡度小于15°的緩坡地,可采用機械全面整地,要求機耕深度以20~25 cm為宜;對于坡度>15°,且≤25°的林地,可采用帶狀整地,沿等高線挖水平帶,帶寬以1 m為宜,墾翻深度以20~25 cm為宜。
2)挖坎。為實現杉木豐產,初植密度應以133~167株/667 m2為宜,即株行距為2 m×2 m或2.0 m×
2.5 m。根據規劃造林密度沿水平梯帶挖暗坎,規格為面長寬30 cm×30 cm,底長寬30 cm×30 cm,深25 cm,打碎坎內泥土,除掉草木根、石塊,坎面平整并向內傾斜。
2.3.3 回填基肥
為提高土壤肥力,應采用[m(N)∶m(P2O5)∶m(K2O)=15∶7∶8]有機-無機復混肥按0.25 kg·坑-1的施肥量進行基肥回填。采用稱量器量取肥料后將肥料均勻撒入坎底,并鋤碎坎上方表土,確保回填細土無石塊等雜物,回填至坎深70%~80%即可。
2.4 定植補植
定植時間一般以12月至次年1—3月為宜,其中桂南地區可選擇冬造,桂北地區則以春造為宜,且要求選擇小雨、雨后或陰天進行造林,以提高苗木的活性。
裸根苗栽植要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即先將苗放入坎內正中處并扶正,其中苗高大于40 cm的,應深栽至20~25 cm,要求不彎根,苗尖向下坡“不反山”;苗高小于40 cm的,應栽至苗高1/2處,并回填細土,再將苗木輕輕抬起,使苗根能充分舒展,再回填細土踏實。容器苗應將其育苗袋剝除,將苗木置于定植坎中,并將濕土回填壓實。造林后30 d內調查苗木活性,并及時補植。
3 撫育管理要點
3.1 除草松土
造林后在5—7月即可進行除草,要求對林地內的雜草、灌木進行全割砍雜;第2年可分別在3—5月、7—8月對林地內的雜草、灌木進行全割砍雜撫育各1次;第3、4年可分別在5—7月、8—9月進行全割砍雜撫育各1次;要求伐根高度不宜超過10 cm。
造林后第2年接口進行擴坎深撫,即在原坎上方、左方、右方各擴寬為30 cm,深為20~25 cm,連續擴坎深撫2年。
3.2 追肥
造林后第2、3、4年可采用[m(N)∶m(P2O5)∶m(K2O)=15∶7∶8]有機-無機復混肥按0.5 kg·株-1的施肥量進行追肥1次,追肥時間一般以每年的2月至6月為宜。施肥方法:在距離樹根或樹冠滴水線處挖設施肥溝長寬深為30 cm×15 cm×15 cm,用量器量取肥料后將肥料施入施肥溝中,并回填表土踩實,以防止肥料揮發。施肥位置應避開上次施肥位置,避免連續兩次在同一位置施肥,連續追肥3年。
3.3 間伐
為實現杉木豐產,在杉木生長到適應樹齡時,應對杉木林進行間伐。初次間伐應以林齡在5~7 a、間伐強度30%;第2次間伐應間隔3~5 a為宜,間伐強度以15%~25%為宜,最終保留株數以70~100株/667m2為宜,從而為杉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空間和環境。
3.4 病蟲害防治
廣西全區最新的杉木有害生物種類與分布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廣西全區杉木的主要有害生物共有37種,包括26種蟲害、7種病害及4種有害動植物[11]。其中,廣西杉木常見的病蟲害有立枯病、落針病、赤枯病、白蟻、雙條杉天牛及杉梢小卷蛾等。
3.4.1 病害防治
1)立枯病。該病主要病原為鐮刀菌,主要為害部位為杉木的枝干,主要集中發生在崇左市、桂林市、玉林市等地區。防治方法:立枯病是杉木苗期的主要病害,因此應加強苗期管理,對發病杉木苗可采用0.5%的波爾多液噴施2~3次,7~15 d·次-1。
2)杉木葉枯病。該病主要病原為杉葉散斑殼菌,主要為害部位為杉木的針葉,在廣西全區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發生,主要集中發生在桂中、桂東、桂南、桂西北等地區。防治方法:定期修枝和清除落葉,及時剔除并集中燒毀病株,并用75%的百菌清500~800倍液噴施2~3次,15 d·次-1。
3)赤枯病。該病主要病原為白井盤多毛孢菌,主要為害部位為杉木的嫩梢、針葉,主要集中發生在南寧市、柳州市、河池市等地區。防治方法:杉木赤枯病主要多發于每年的5—6月高溫多雨季節,因此在此時期應加強杉木管理,尤其是杉木幼樹管理,應及時剔除并集中燒毀病株,對發病林地可用70%的百菌清700倍液或1%的波爾多液噴施2~3次,7~10 d·次-1。
3.4.2 蟲害防治
1)白蟻。白蟻是廣西主要的蟲害之一,主要通過蛀食杉木的莖干、根部為害杉木,在廣西全區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發生,主要集中發生在桂中、桂南、桂西南、桂東等地區。防治方法:可在林地內投放滅蟻靈,按每株3~5 g撒施3%丙硫克百威顆粒劑,連續投放2~3年。
2)雙條杉天牛。主要通過蛀食杉木的莖干為害杉木,在廣西全區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發生,主要集中發生在桂中、桂東南、桂西南地區。防治方法:成蟲發生期,可用25%樂果、辛硫磷400~800倍液、敵敵畏300倍液注入蟲孔并封住蟲孔進行殺滅,或在每年的3—5月用樹皮穿透劑配合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殺1~2次,7~10 d·次-1。
3)杉梢小卷蛾。在廣西全區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發生,主要集中發生在桂中、桂東、桂東南、桂西南地區。防治方法:幼蟲孵化期可采用50%的殺螟松200~4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倍液噴施1次。
4 結語
根據杉木的生長習性,因地制宜,選擇背風坡面半陽坡或半陰坡地進行造林,采用經省級或國家級評定的杉木良種,科學規范栽培及撫育管理方法,并定期進行病蟲害防治監測,才能提高杉木的營林質量,實現杉木豐產。
參考文獻:
[1] 扶廷國,張學宇,程杰,等.杉木育苗及造林技術[J].現代園藝,2019(13):56-57.
[2] 鄒紹榮.杉木無節材人工修枝培育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05(3):19.
[3]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廣西壯族自治區2021年林業生態資源狀況報告[EB/OL].(2022-06-07)[2023-08-01].http://lyj.gxzf.gov.cn/bsfw/sjfb/qtsj/t11988696.shtml.
[4]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新時代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N].廣西日報,2022-04-21(6).
[5] 陳述琳,盧宗軍,李富洲.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J].綠色科技,2020(15):124-126.
[6] 朱大奎,王穎.環境地質學:第2版[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
[7] 區氣候中心.廣西2021年氣候公報[EB/OL].(2022-06-08)[2023-08-01].http://gx.cma.gov.cn/qxfw/qxgb/202206/t20220608_4889307.html.
[8] 石媛媛,趙雋宇,宋賢沖,等.基于森林氣候與土壤類型的廣西人工林土壤分區及其肥力演變[J].廣西林業科學,2021,50(5):563-569.
[9] 佚名.福建省杉木造林區種源選擇和優良種源區研究[J].江西林業科技,1994(3):1-8.
[10] 戴俊,陳代喜,黃開勇,等.廣西杉木第二代良種林分生長量調查分析[J].廣西林業科學,2020,49(2):237-240.
[11] 黃華艷,常明山,趙程劼,等.廣西杉木主要有害生物種類與分布調查[J].廣西林業科學,2022,51(1):119-121.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