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登陸各大網絡平臺,每天都有無數迷茫的高中生在上面發“喜歡化學,但據說就業、薪資不理想,求建議”的帖子,又有無數糾結的本科生在問,“考研還是秋招?二本化學生能找到工作嗎”,還有一群心灰意冷的打工人回復,“很坑,別來”。那么,流言紛飛下,二本化學專業的就讀和就業現狀究竟是怎樣的呢?作為一個剛剛畢業,從事化工相關工作的二本化學生,我想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就讀輿論漩渦下的化學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化學專業作為“生化環材”四大天坑之一,生源一般分為三類:熱愛化學、渴望施展自身抱負的有志青年,家學淵源的“化二代”,以及不想滑檔的調劑生。愚不才,正好就是那個被調劑的。于是,在半認命的情況下,我開啟了屬于自己的化學之路。
我就讀于嘉興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學院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制藥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以及材料與化工碩士點。其中,我所就讀的應用化學專業是浙江省一流專業,分為分析檢測技術和新能源材料化學兩個模塊。其中新能源材料化學模塊除四大化學等公共專業課,還設置了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能源材料化學等專業選修課。而應用化學國際班則被直接分到新能源材料化學模塊,使用中英雙語進行專業課教學,用雅思課程取代公共和專業英語課,用300 h科研訓練項目替換掉10學分的其他選修課,更著重培養學生的國際科研素養與實際科研能力。
應用化學專業讀起來幸福感的確不太高,它要求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的實驗操作技能缺一不可,從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這類公共專業課到納米材料、材料化學分析測試等選修專業課都由課堂學習和實驗課考核兩部分組成,每個學期都有做不完的實驗、弄不完的數據、寫不完的報告。如果能順利加入課題組,那么看文獻、合成材料、表征材料、組裝、測試、數據分析和畫圖也都是家常便飯。
我大學期間先后加入過兩個電化學應用課題組,一個是電化學生物傳感器設計檢測組,另一個是電極材料優化合成組。電化學方向主打一個量大制勝、性能為王,電化學檢測儀器迅速又極其靈敏,就算是同一個操作員、同一臺設備,在不同批次下檢測都會有結果誤差,所以需要人工大量制樣、同步檢測、取平均值、排除誤差數據,再從多批次的海量數據中,找趨勢、做線性關系。回想起剛進實驗室做環生賽時,每天面對反復無常的數據,從崩潰哭泣到麻木無感,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天選倒霉蛋,專門驗證哪些方案不可行,每次指天誓日地說陪跑只能一次,做完這個課題再也不干,但只要同學相邀,又還是一口答應,安慰自己總要得一個專業獎項才像話,不然到畢業可怎么辦?于是點燈熬油地反復測數據、做實驗,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也讓我捧回了個省級競賽三等獎。
選擇化工行業注定命途多舛、朝不保夕?
應用化學,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學習掌握各種化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畢業后可以從事化工、材料、醫藥、環境、能源、輕工等行業,這些行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化工相關企業眾多,競爭激烈,從產品研發到生產銷售,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化學專業人才,所以化學生找工作其實并不難。據我結合自身經歷和觀察同專業同學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只要你在求學期間參與過生化相關項目,簡歷不是一片空白,就不愁沒有好工作。不過,你的具體薪資還是由行業、學歷、資歷、地域所決定的。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電池開發及應用材料、催化劑等相關的新能源行業薪資較為可觀,江浙滬范圍內的電池實驗員、電池研發工程師、電池測試工程師等崗位本科生的薪資基本在稅前7000元起步,某些外企甚至在10000元左右。而有機合成、制藥等行業由于具有危險性、合成時間長且加班頻繁,薪資基本也在10000元左右,涂料行業、日化行業等其他行業由于配方相對簡單、技術成熟,薪資、工作量就相對較少。總的來說,化工行業的薪資和工作量基本上是成正比的。
具體崗位除了化學老師、銷售員,按照工廠職能崗位來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
1.檢測員,負責產品質量控制,主要有原料檢驗、過程檢驗、型式檢驗等。
2.研發工程師,負責新產品開發、舊產品迭代更新與異常產品分析處理等。
3.工藝工程師,主要負責保障生產的穩定運行,主要工作內容有新原料評估引進、試生產的跟產調整、異常產品處理方案制定、工藝紀律巡查與改進、標準作業指導書等工藝文件制定。
4.應用技術工程師,主要負責產品實際應用性能評估、各地產品售后問題的調查與解決、經銷商產品知識培訓等,屬于出差較多的工種。
5.外協專員,主要負責公司產品的代加工工廠(OEM)評估管理,以及引入原始設計制造工廠(ODM)產品配方,豐富公司產品體系。
以上崗位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有交叉,根據各公司的產品與人員架構不同,崗位名稱也有所差異。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學行業不像機電機械、藝術設計、計算機這類應用學科只要本科學歷就足夠就業,它的學歷之間的薪資、職業發展道路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比如我現在這個公司的上海園區廠長、研發主管、品管主管全都是從其他公司挖過來的高學歷人才,無一是本科學歷或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還比如,這一行本科起薪一般為5000—8000元,每年資格評定過了才能漲薪三五百,但研究生畢業月薪就能拿到9000元以上,甚至輕松過萬,還可能被作為重點人才培養。這也導致了化學專業的考研率非常高,幾乎人人“卷”學歷。
二本生的化學之路如何走得更通暢?
應用化學不是靠一張紙一支筆就能開始的專業,化學研究是十分“燒錢”的,因此也非常看重院校層次。越高層次的院校財力越雄厚,師資也更強大,課題研究更具創新性和前沿性,學生科研訓練的機會也更豐富。所以,二本生想要縮小差距,就得更加努力參加各種科研實踐和項目比賽,以求更多接觸優質的學科資源。
就我們學校而言,基本每個專業導師研究項目帶本科生不會超過6人(大一到大三,每屆不超過2人),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因此在入學后,盡早了解清楚所在學院導師的研究方向、實驗項目,主動聯系,爭取加入,才有希望搶占先機。化學專業不像數學、醫學,相比扎實的深厚的理論功底,它更需要的是強大的耐力和靈活的動手能力。
一晃4年過去,憑借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和省級競賽獎項,我成功入職一家中國民營企業前300強的上市公司,從事涂料工藝工程師的工作,成了大家口中的“王工”“小王師傅”。涂料行業的薪資雖不比電化學,一切都需要從零開始學習,但化學專業的理論知識是相通的,我學起來倒也得心應手。只是工作地點從實驗室轉到了工廠,這是很多化學生都害怕的,很多人將去郊區上班戲稱為“進廠打工”,但事實上,在化工行業,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博士生,都得在郊區上班(化工車間、化工研究所一般不允許開在市區)。雖然有些工廠還設在郊區,但隨著化工工業集合搬入工業園區后,周邊基礎設施更完備,交通更便利,盡管沒有市中心的高樓林立、繁華熱鬧,但也絕無想象中的那般荒蕪不堪。大部分化工園區會提供低價員工宿舍、健身房、低價員工食堂,工作氛圍也比較愜意輕松,不太受都市快節奏生活的影響。而且做這一行很容易能看到產出成果,當你看到經過自己評估放行的配方在工廠被大批量地生產出來,并流入市場的時候,那種腳踏實地、勞有所獲的感覺真是酷斃了。
關于化學專業值不值得選擇,我想說,選擇專業就如同小馬過河,不親身體驗一番,又怎么知道其中滋味呢?也許別人眼中的“天坑”,在你而言不過是個小水洼。所以,我想對各位有志化學事業的學弟學妹們說,不要為別人的思想所擾,勇于堅守本心,為人生奮力拼搏,才能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