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口市政協
服務業消費是擴大消費的新引擎,是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力量,對穩定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服務消費呈現出消費供給數字化、消費需求品質化、消費主體年輕化的發展趨勢。對張家口市而言,提升服務業產業結構、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振興實體經濟,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張家口場景的必由之路。為此建議:
一、凝聚發展共識,完善服務業發展頂層設計。當前全球產業結構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加速轉型,現代服務業呈現出“跨界融合”的新態勢與新特征。應做到“三個統”:一是“統架構”。成立張家口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建立現代服務業發展“1+8”工作機制,即1個牽頭部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加8 個服務業重點行業專項工作組。在橫向上,建立19 個服務業涉統部門工作溝通機制;在縱向上,服務業發展工作專班(領導小組)體系直達縣(區)、鎮(街)。二是“統規劃”。依據《張家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張家口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制定出臺《張家口市進一步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明確全市服務業發展目標、布局、重點和路徑,推動規劃落地,推進服務業招商。三是“統資源”。設立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發揮資金獎補與杠桿作用。成立張家口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專家智庫,成立現代服務業行業協會,提升科學決策、招商引資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張家口市大力推廣冰雪運動,升級冰雪項目設施,多措并舉助推冰雪產業做大做強,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到滑冰、滑雪、冰球等冰雪運動之中,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圖為冰球愛好者在張家口經濟開發區一滑冰場進行冰球訓練(武殿森 攝)
二、突出重點領域,優化服務業發展總體格局。從調研情況看,在現有服務業發展中,應關注以下問題:一是整合商業資源,促進消費型服務業特色化發展。實施“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加快打造“幸福張家口歡樂購”,消費促進月等促消費活動品牌。把擴大汽車消費、提振餐飲消費、促進社區生活消費、支持首店首發首秀首展、推動消費新業態下鄉、培育消費新模式等消費內容串聯起來,把活動落實到縣(區)、確定到月份、明確到場次,實現市、縣(區)同頻共振。二是全面對接京津,促進科技服務業加速發展。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張家口區位、交通和產業基礎優勢,完善政策、搭建平臺,大力引進和培育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優勢的科技企業。大力發展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檢驗檢測服務、創業孵化服務、中試檢驗服務、投融資服務、知識產權及相關法律服務、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環境監測及治理服務等高科技服務業,發揮高科技服務業經濟指數增長的優勢,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三是提升電商水平,促進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統籌電商、快遞、特色產品,完善產業鏈條。謀劃電商“135”計劃,即全市打造1 家綜合性快遞物流園區、3 家直播電商基地、5 家電商供應鏈基地。引導生產主體按照電商思維改造農產品營銷模式、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和全程可追溯體系,鼓勵形成“電商+龍頭企業+產品基地+郵政快遞配送”的網絡消費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四是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以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發展產品研發、工業設計、商務咨詢、檢測檢驗、產品認證、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智能管理、智能倉儲物流等現代高科技生產型服務業。加快企業數字化改造,建設張家口裝備工業互聯網,搭建生產性服務企業與先進制造企業的交流平臺,將全市工業互聯網納入國家工業互聯網建設體系,推動服務與制造兩類企業在產品、設計、技術、管理方面的協同創新,形成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系統。五是突出全域旅游,打造“冬奧城市”文旅品牌。全域旅游開發,運營是核心;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龍頭是關鍵。一是整合文旅資源,打造運營平臺。整合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從事的文旅板塊和縣(區)運轉不良的國有旅游資源,形成高資產旅游板塊,提高投融資能力和信用評級,確定一家國有集團公司全域運營,統一營銷策略,聚力旅游發展。二是集中精力發展龍頭項目,提升核心景區。重點打造崇禮冰雪、壩上草原、蔚州民俗文化、懷涿葡萄酒堡等四大有影響力的旅游集群,全力打響“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張家口品牌。
三、構筑平臺載體,強化服務業發展核心支撐。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平臺載體的強力支撐。一是培育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建議市政府以橋東、橋西、經開、宣化、萬全、崇禮等中心城區為核心,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加強現代物流園區、信息產業園、科技創業園、服務外包園、新型專業市場等集聚區建設,細化服務業主體功能和布局,打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承接平臺。二是培育星級商務樓宇。創新開展“垂直創新發展區—星級商務樓宇”創建工作,制定《星級商務樓宇評價規范》,出臺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商務樓宇管理辦法,盤活閑置資產,使商務樓宇成為高品質、輕資產服務業項目聚集的主陣地。三是培育服務業領軍企業。聚焦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品牌創新三大類別,開展服務業領軍企業和創新企業培育工作,分行業樹立標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評選“服務業十佳創新企業”“服務業杰出人才”,力爭在河北省服務業100 強及服務業創新領先企業50強中爭先進位。四是大力支持平臺型服務機構發展。大力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工業設計機構、創業孵化機構、成果轉化機構等平臺型服務機構的發展,發揮好全市現有國家級孵化器、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示范作用,帶動一批平臺型服務機構發展。
四、強化政策支持,優化服務業營商環境。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各類政策的大力扶持。進一步落實助企紓困政策,促進服務業恢復發展。政府各職能部門要認真組織“回頭看”,看國家優惠政策是否落實到位,看企業是否享受政策紅利。如擴大“六稅兩費”減免覆蓋范圍、減免返還社會保險費、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及縮短企業所得稅資產折舊年限、加大對特困行業的金融支持、延續增值稅免稅政策等,確保服務業企業政策宣傳全覆蓋,政策幫扶無死角。深入清理各類隱形壁壘,優化消費企業營商環境。要優化和完善消費企業準入準營制度。優化食品經營許可證辦理流程,加快推進連鎖零售行業證照辦理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業設施裝修改造審批效率,加大電子證照推廣應用力度,努力實現企業“想進進得來”。要進一步規范對消費企業監管執法。推行場景化綜合監管、完善柔性執法制度、規范基層監督執法行為、加強對惡意職業索賠治理,努力實現“有事管住、無事不擾”。要支持符合消費企業特色的改革創新。加快規范商圈廣告、外擺、展示、促銷等事項辦理流程和標準,優化電商零售發展環境,規范鄉村民宿準入標準和流程,努力實現“企業有創新,政府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