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戊君
起床困難,幾乎是冬天到來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成了“起床困難戶”,每天早上都要定四個鬧鐘才能把自己完全叫醒。要是哪天鬧鐘沒響,那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1788年,發明了第一臺影響人類大腦生物鐘的機械鬧鐘的英國人埃里克·沙舒瓦一定想不到,他的發明拯救了無數人的溫飽和生命。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有一天沒了鬧鐘和手機,你還怎么按時起床呢?這就不得不向古人們學學經驗了……
大公雞
“雄雞一唱天下白”,由于公雞對光的敏感度和特殊習性,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通常是隨著雞鳴聲去起床勞作,所以公雞就成為了“生物鬧鐘”。
祖逖、劉琨聞雞起舞的故事大家已經爛熟于心。而關于公雞報曉的詩句更是數不勝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勸學》顏真卿
晨雞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掃車上霜。——《羈旅行》 張籍
雞鳴天漢曉,鶯語禁林春。——《思君恩》 王涯
曉色又侵窗紙。窗外雞聲初起。——《謁金門·秋帷里》蘇軾
……
可以說,大公雞的叫醒功能經過幾千年的檢驗,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可。不過這一“神器”存在一個無法避免的大漏洞:外在的光線和聲音刺激也會誘發公雞打鳴。戰亂時期,公雞常被聲音和火光驚擾,半夜鳴叫,于是古人以“雄雞夜鳴”作為戰爭將至的兇兆。地主周扒皮正是深諳公雞這一習性,半夜三更去雞窩學雞叫,激起公雞與他共鳴,讓長工以為天亮了,到上工的時間了。
人工報時
公雞報曉雖然好使,但畢竟是動物,不可控性太強。所以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專門負責報時的工作。周朝曾設置了一個專管報時的官職,就叫“雞人”。他們一方面要負責掌管雞牲的祭祀,另一方面每逢國家之大賓客、會同、軍旅、喪紀之時,都要在夜漏未盡、雞鳴時分報時告警,督促百官及時起床。
雞人報時的方式也非常獨特,最初是直接模仿雞叫,西漢汝南地區還專門培養一種長鳴雞衛士為宮廷雞唱報時。到東漢開始改為唱歌。每到五更,雞鳴衛士就開始連聲長喊,放聲歌唱,還要配上鐘鼓伴奏,婉轉悠遠。
除了雞人高歌,唐代時“更以擊鼓為節,點以擊鐘為節”,在宮內設鐘鼓準點報時,宮外則由金吾衛士兵巡邏時傳呼報時。宰相馬周認為這樣效率太低,奏請唐太宗,在長安城中最重要的六條大街上設置了街鼓,號曰鼕(dōng)鼕鼓,以宮城內鐘鼓聲為準報時,負責叫醒全城百姓。
宋代不僅在城內各處設有負責報時和警備的譙樓,夜間還有更夫打更巡邏。更夫通常兩人一組,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時兩人一搭一檔,邊走邊敲,口中還會高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個時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時俗稱五更天,這時雞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除了公職人員,北宋時寺院也承擔了天明報曉的任務,除了每天定時敲鐘以外,還有行者沿街敲木魚或鐵牌子來報時(順便化緣)。《東京夢華錄》:“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亦各分地方日間求化,諸趨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
到了元明清,專供全城百姓報時的鐘鼓樓正式設立。(與宮廷內設置的鐘鼓樓有別)鼓樓擊鼓定更,鐘樓撞鐘報時,晨鐘暮鼓,聲聞四達,與巡夜的更夫一起每天準時叫醒整個城市。
自己的發明
雖然有公雞報曉,更夫報時,但畢竟隔著墻,隔著窗,對于睡得死的人來說,你就算在他家門口放鞭炮,他都不會醒。“發明大國”的中華兒女怎么會被這點小事難倒,不就是把自己叫醒嗎?簡單得很。
宋代史學家司馬光,沒錯,就是那個小時候砸缸的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鑒》時,天天碼字到深夜,凌晨又爬起來繼續寫。他怕自己睡過了頭,就睡在一個光滑的圓木枕上,只要一翻身,頭便落枕,人就被驚醒,爬起來繼續碼字,故名之曰“警枕”。
還有一款傳說中的枕頭——“諸葛行軍枕”,據說枕著這個枕頭睡覺,夜里每更準點,枕頭中便會傳來如雷鳴震天響的鼓聲,聽見雞鳴三聲便知拂曉將至。有人認為這是“鬼物”,將它摔碎,發現其中機關重重,傳說是諸葛亮的發明。
以上這種小打小鬧怎么能表現出“發明大國”的水平,沒有鬧鐘,那我們就自己發明。公元721年,唐玄宗令僧人一行主持修訂新歷法。為了給修訂新歷法創造物質條件,一行同當時著名的機械專家梁令瓚一起創制了新的水運渾天儀。
一行等制造的水運渾天儀類似于現代的天球儀。它不僅在球形的渾象上遍列各星宿和黃道、赤道,而且在渾象外安裝兩個圓環,上邊各裝一個球標,分別代表日、月,利用水力推動輪系,演示日、月、星辰的視運動。另外水運渾天儀上還設有兩個木人,用齒輪帶動,一個每刻(古代把一晝夜分作一百刻)自動擊鼓,另一個每時辰(合現在兩小時)自動撞鐘。這是世界上最早將擒縱應用于計時的裝置,比外國自鳴鐘的出現早了六百多年。
生物鐘
如果你沒有養雞,也不住在城里,更不會自己搞發明,那么要想準時起床,你只能靠自己的生物鐘。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代,規律的生活自然造就了規律的生物鐘。而且生物鐘一旦養成,想改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現代人有著豐富的夜生活,有著刷不完的劇,有著放不下的手機,有著熬不完的夜。自然也有了永遠無法成功的起床,可能還伴隨著被透支的健康。
所以小伙伴們牢記那句亙古真理——早睡早起身體好!
(摘自《格言》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