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炳乾 王領民 李 政

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的大連院環保所催化燃燒班組攻關石化行業大氣污染治理關鍵核心技術,勇擔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使命。王曉峰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要繼續深化工會改革和建設,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夯實基層基礎,激發基層活力,不斷增強基層工會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中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稱“大連院”)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國工會十八大精神,厚植基礎、抓牢基層,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持續提升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充分激發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化新篇章、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新征程中展現積極作為。
扎實理論武裝,強化政治引領。大連院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通過“領導帶學、個人自學、集體研學、支部聯學、黨員講學、相互評學、實踐檢學”,固化形成“七學法”,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學習機制,打通政治理論學習的“最后一公里”。深入檢視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慢拖懶浮散躲驕嬌”等八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表現并集中整治,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切實增強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緊迫性和自覺性。
搭建學習平臺,深化思想引領。創建“大研講堂”,大范圍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內部倡導班子成員講形勢、領域專家講發展、部門主任講創新、支部書記講黨課、科研人員講體會,外部邀請中央黨校教授、知名企業家、百家講壇主講人等舉辦專題講座,拓寬職工視野。定期召開領導與職工面對面座談會,近距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圍繞社會輿論熱點、黨組工作重點、科技創新難點、職工關注焦點,領導班子成員與職工直接對話交流,釋疑解惑。抓實青年政治輪訓,針對性開展思想淬煉,源頭設計、全程把控、閉環管理,鼓勵青年帶著問題思考、帶著任務交流、帶著目標總結,激勵青年職工積極投身到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時代熱潮。
選樹先進典型,細化行動引領。傳承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樹牢導向,樹立標桿,內部評選表彰院勞動模范、先進集體,外部加大推優評優力度,先后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實現了建院70年來歷史性突破。20個集體和個人榮獲省市級工人先鋒號、巾幗文明崗、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通過《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宣傳模范典型事跡,引導廣大職工見賢思齊、奮發有為,職工群眾拼搏奉獻、勇于創新的干勁進一步增強。
加強民主管理,激發職工活力。堅持和完善職代會制度,常態化院務公開,集體研討協商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征集提案為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工會在行動”、職工福利討論會、食堂伙食大檢查、EAP心理疏導等專題活動,有效保障職工依法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引導職工代表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管理,鞏固維護職工主人翁地位。
拓寬建功平臺,展現創新實力。緊扣“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崗位創一流”主題,打造“三比競賽”“最強操作”“安康杯”等科研戰線勞動競賽品牌,有效提升職工業務素質水平。廣泛組織群眾性創新活動,優選優秀創新成果、選派科研骨干能手參加省市級職工創新大賽,獲省級創新類大賽一、二等獎4項,市級一等獎、第一名等好成績30余人次,有力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成為遼寧省、大連市科技創新“排頭兵”,展現了科技創新“國家隊”風貌。
開展巾幗行動,彰顯獨特魅力。制定實施“巾幗建新功奮斗新征程”科技創新巾幗行動計劃,樹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榜樣,創建巾幗創新工作室。近兩年先后有3人獲遼寧省女工創新一等獎的優異成績。開展女職工思想動態調研,組織女性專項健康體檢,建好遼寧省女職工示范關愛室,為女性科技人才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激勵女性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化新篇章中展現事業之美。
文化潤心順民情。開展職工業余愛好大調查大摸底,建立健全文體協會18個,定期邀請老師授課,經常性組織開展職工喜聞樂見的培訓講座、交流互鑒和競技比賽等活動,實現職工群眾“學習有老師、交流有同好、展示有平臺”。結合重要傳統節日、重大節慶和紀念日,明確主題,開展大型活動,展現職工拼搏進取、勇毅前行的精神風貌,匯聚起永遠跟黨走的團結奮斗力量。
普惠施策暖民心。著力在職工關心關懷上下功夫,加強職工“婚育醫退喪”等日常關懷,常態化開展“春有書香、夏送清涼、秋季助學、冬送溫暖”活動。成功入選集團公司第三批紅色教育基地,積極打造市級職工特色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公眾開放日、EAP心理健康培訓、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多措并舉營造關愛職工的溫馨氛圍。
排憂解難紓民憂。針對職工群眾普遍反映的實際困難,黨政工團齊心協力,加強與地方企事業單位深化合作,有效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