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福林
安徽省六安老年大學于1988年9月正式成立。35年來,它從一個“三無”學校成長為“全國示范老年大學”。一路走來,35個春秋,經歷了艱苦創業、探索前進、全面發展三個階段。是廣大老年教育工作者憑借著艱苦創業、勇往直前、不離不棄、頑強拼搏的精神,推動了六安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
今天,放眼望去,老年大學(學校)已遍布全市城鄉各地,成為廣大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理想陣地。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尤記得六安老年大學創辦之初,是無經費、無場地、無教材的“三無”學校,可謂是“白手起家”。在20世紀90年代,隨著老年教育事業在六安的興起和發展,以及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斷增加,要求上老年大學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廣大退休干部、職工的上學需求更是迫切,因此六安老年大學開始招收退休干部入學。然而,由于學員人數眾多,租用教室已不適應老年大學發展的需要。于是,在1992年,六安老年大學上報地委行署批準,集資建設了一座教學樓。經30多家地直機關共同集資和財政支持,1994年,主樓為三層、面積達1600余平方米的六安老年大學第一座教學樓建成了,從此解決了辦學無教學場地的困境。

2023年6月16日,六安老年大學新校區啟用暨建校35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啟動儀式上,六安市委書記葉露中講話
同年,在全區老年教育工作會議上,六安地委要求各縣(市)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提出“三步走”的老年教育發展規劃,一是1994年全區三分之一的鄉鎮要辦起老年學校;二是“八五”期末,要有三分之二以上鄉鎮辦起老年學校;三是“九五”期間,除個別鄉鎮外,所有鄉鎮及有條件的敬老院都要辦起老年學校。在此期間,為協調全區老年教育工作,專門成立了以地委副書記為主任、地專級退休老同志為常務副主任、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委員的“六安地區老年教育委員會”,統領全區老年教育工作。該委員會同時承擔六安老年大學的組織領導工作,即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較好地實現了工作上的融合發展。六安地區老年教育委員會成立后,將不定期的老年大學工作協商會改為每年召開一次老年教育工作會。為全面推動全區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由六安老年大學牽頭采取了五項措施:其一,每年組織一次老年大學工作大檢查;其二,每兩年召開一次全區老年教育理論研討會;其三,組織南北兩個組開展互幫互學活動;其四,制定辦學標準,評定“示范校”;其五,樹立辦學標兵,召開辦學現場會。同時制定《老年教育五年發展規劃》。為滿足越來越多老年人上學的需求,2005年,由市財政投資,新建了一座6000平方米的教學樓。截至2011年,六安老年大學學員人數達3000余人。全市共創辦老年大學(學校)1425所,學員達87559人,另有網上學員2677人。建立起市、縣(區)、鄉(鎮)、村(社區)4級老年教育網絡,老年教育在全市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粗放式的教學已不能滿足新一代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因此,高標準建設老年大學(學校)成為人們的共識,規范化建設被提上議事日程。對此,以六安老年大學為首的全市各老年大學(學校)進入全面建設時期。首先,六安老年大學對整個教學體制進行了規范化設計,提出“教學規范化、管理制度化、環境優良化、設備現代化、服務人性化”的要求。在教學上,先后多次制定并修改教學大綱,完善教學計劃;在管理上,制定了32項規章制度,明確了3項部門職責和12項崗位職責,全方位對“教、學、管”進行了梳理,做到了辦學有章可循,管理井然有序,教學有計劃進行,保障了教學和管理更加人性化。在教學上,學校定期組織系主任聽課,考核教師備課筆記,并在學校公開展示,接受學員評議,開展教學評比;召開教師座談會,評選優秀教師;為進一步發揮學員主動性,學校定期召開學員座談會,評選優秀學員、班長;為加強學員黨員的思想建設,學校成立了20個學員黨員臨時黨支部,定期組織黨建活動。此外,學校還以學員黨員為核心成立了六安老年大學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三下鄉”活動,為社區建設和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隨著要求上老年大學的退休老同志越來越多,學校發展曾一度出現“一座難求”的現象。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學習需求,六安老年大學在原校址又增蓋了一座4000平方米的教學樓,但仍然無法滿足辦學需求。為此,學校報請市委、市政府批準,選擇了一處環境好、交通方便的地塊新建六安老年大學南校區。由市財政投資2億元,占地40畝,面積達3.75萬平方米,教學設備現代化、智能化,主體建筑分為教學樓、綜合樓、多功能樓,建有室內門球場和大型停車場,能容納2萬名、約4萬人次的老年大學新校區,與原北校區遙相呼應,從而大大滿足了廣大老年朋友的學習需求。
在六安老年大學的帶動下,全市7個縣區老年大學積極擴建增容,加大對教學設施的投入,增加現代化教學設備,更好地滿足了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老年大學(學校)1836所,在校學員達19.53萬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8.19%。此外,線上學員有15.9萬人。同時,“三個課堂”的教學活動也帶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廣場舞、太極拳、柔力球、腰鼓隊、京劇、黃梅戲等精彩紛呈的活動,也都紛紛亮相城鄉文化廣場和各大社區,為踐行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觀作出了積極貢獻。
老年教育既是夕陽產業,又是蒸蒸日上的朝陽事業。我們堅信,老年教育事業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老年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以及廣大老年朋友熾熱的學習需求下,一定會迎來更加輝煌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