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曉燕 沈 祎 陳勝男
目前,我國老年教育事業整體發展迅速,但是教學資源利用的水平仍然不高,存在著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如何推進老年教育資源共享成為老年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本文在寧波老年教育聯盟成立的背景下,在課題組調研的基礎上,探討寧波老年教育資源整合共享的影響因素和發展對策,為寧波老年教育資源整合共享發展提供對策參考。
推進老年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是多元主體協同發展的需要,不論是老干部系統主辦的老年大學,還是教育系統主辦的老年大學,抑或是社會機構加入老年教育隊伍,各主體在老年教育事業發展中各有優勢,只有協同發展,優勢互補、整合資源、共享發展,才能創造更廣泛的社會效應。
合理利用本來就較為缺乏的教學資源,并推動其整合與共享已經成為當前發展老年教育的關鍵所在。對已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能為老年教育發展創造更多更優的條件,有利于各管理主體已有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整合過程中還能進一步發掘優質教學資源,以實現老年教育事業的全面大踏步發展。
老年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能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求學機會,從而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老年人擁有更多求學機會,不僅有助于促進其維持智力、發展能力、保有興趣和高尚品格等,而且能樹立積極養老信念,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滿足老年人精神層面的更高需求。同時,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學有所成的老年人還能在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寧波老年教育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了以老干部局系統的老年大學和教育系統的老年開放大學為主體,部分企事業、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共同參與舉辦的老年教育格局。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寧波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170.25萬人,參加老年教育在校學習及遠程教育的有90.6萬人,占比53.2%。近年來,著眼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實施、學習型社會建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和諧等需求,寧波大力發展普惠型老年教育,構建多元供給、覆蓋城鄉的老年教育服務體系。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末,寧波市、區(縣)老年大學(老年開放大學),鄉鎮(街道)老年大學(社區老年大學、家門口老年大學),村(企業、機構)老年學堂(教學點)等老年教育機構共計2000余個,為30余萬老年人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服務。
1.老干部局系統老年教育
創辦于1985年9月的寧波老年大學,是老干部局系統下屬的第一所老年大學,也是寧波市的第一所老年教育學校,同時還標志著以集中辦學為主要形式的老年教育在寧波興起。截至2021年底,寧波市本級老年(老干部)大學、區(縣)級老干部局主辦的老年大學共有10所,在校學員33794人。同時,為把更多的教學資源引導向街道、社區等老年人的“家門口”,緩解老年大學的供需矛盾,推動老年教育均衡發展,推動老年教育資源優化配置、聯動共享,老干部局系統下屬各老年大學積極參與“家門口老年大學”建設,市、區(縣)兩級共建設分校及教學點318個,在校學員20486人?;緲嫿?所市本級—9所區級—318個分校(教學點)的三級辦學體系。
2.教育系統老年教育
2017年4月,寧波市教育局下發了《關于做好2017年社區老年大學(社區第三年齡大學)掛牌申報工作的通知》,開啟了教育系統老年教育的辦學之路。根據寧波市教育局2020-2021學年度終身教育基本情況統計數據,已經建立起4所寧波市本級—14所區縣(市)級—149所鄉鎮(街道)級—1020個村(社區、機構)級的四級老年教育辦學網絡,除村(社區、機構)外,在校學員近7萬人。其中,市本級除寧波老年開放大學外,2020年由寧波在甬高校分別建設了3所老年大學,開辟了寧波高校辦老年教育的先河,這也是高校教育資源和老年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實踐探索。
3.其他機構老年教育
除老干部局系統和教育系統主辦的老年大學外,寧波市民政局主管的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以及部分民營企業也積極開展老年教育。寧波市民政局發布了《關于推動老年教育進街道(鎮鄉)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實施意見》,對老年教育向街道(鄉鎮)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延伸提出了具體要求。截至2020年,已經在152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置了老年大學教學點。
4.遠程老年教育
遠程老年教育目前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老年電視大學,主要依托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通過電視作為媒介開展教學。根據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統計公報公布數據,截至2020年末,浙江省老年電視大學設立在寧波的分校共有11所,教學點1309個,在校學習人數4.1萬。二是網上老年大學,主要依托互聯網和數字化媒介開展線上教學,例如:2020年,寧波老年大學成立了寧波首個“云上老年大學”,采用公眾號和小鵝通Saas平臺搭建“云上老年大學”學習平臺,平臺課程閱讀量已達40多萬次。
1.管理主體多元整體協調難
老年教育在寧波發展近40年,已形成多元辦學格局。多種管理體制辦學缺乏統籌,主要表現為:一是缺少發展剛性制度支撐。老年教育發展政策常常在養老或文化發展政策中提到,但缺乏剛性、明確的可執行政策。二是缺乏協同治理制度,包括老年教育統籌發展的頂層規劃、經費投入和師資配備等保障性制度,以及各類老年教育資源建設標準、考核規范等操作性制度。三是缺乏必要激勵機制。近年來,老年教育各辦學主體通過課程資源共享、師資交流等渠道開展合作,但未能全面參與協同治理,整體協調困難。
2.老年教育資源總體缺乏
寧波老年大學通過實體化運行寧波老干部黨校、優化建設教學課程體系、系統編制課程教材等手段拓展老年教育資源,但仍面臨教師、課程資源有限,優質資源缺乏等問題。以教師資源為例,目前學校充分對接社會資源,努力擴充教師隊伍,但師資仍然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尤其是熱門課程,技術要求高的崗位缺乏優秀教師,而由于課酬明顯低于社會水平,也很難留住優秀的年輕教師,教師隊伍存在不穩定的現象。
3.老年教育區域發展不平衡
老年教育發展不平衡是多方面的。一是在老年教育發展中表現為城鄉老年教育的軟硬件存在差距,主要體現在經費、師資、課程、管理等方面。二是城鄉老年人學習積極性的差異導致老年教育區域發展不平衡,城市老年人學習熱情高漲,熱門課程往往“一座難求”,學員結業后不肯畢業;相反,鄉村老年人學習意識不強,導致鄉村老年教育發展缺乏動力,成效低,發展滯后。
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共享機制來優化資源配置,平衡利益沖突,保障合作共贏。首先要完善老年教育與老齡事業各類相關性產業的融合發展政策制度。將老年教育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將老年人力資源開發與養老產業、文化旅游業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相結合,促進各類型產業資源參與老年教育資源配置,有效聚合多元主體資源優勢。其次要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完善教育法規促進資源整合共享,對老年教育發展進行整體規劃和政策調控,從根本上為教育資源共享創造條件。教育主管部門應適時出臺政策,鼓勵從示范型老年大學現有的精品課程、優質課程、精品專業、示范專業、圖書資料入手,進行優質資源整合共享。再次要建立利益分配機制。政府主導設立“老年教育事業共享發展基金”。由區域內各老年教育主體按比例繳納,用于老年教育活動開展的組織管理、場地設施設備使用費用開支,實現各種利益不同主體之間的合理分配。同時建立整合共享績效評估機制。研究制定一套適用于教育資源共享評估政策,評估教育資源共享現狀與共享成果,促進教育資源合理有效共享。此外,在寧波老年教育聯盟成立框架下,建議成立老年教育咨詢委員會,從老年大學、科研院所、高校、老年教育機構遴選高級咨詢專家,開展老年教育基礎理論、政策和應用研究,為老年教育發展與老年教育資源共享項目提供論證報告、決策咨詢。
當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供給側改革已經成為老年教育發展重要趨勢。尤為重要的是,建構包括數據搜集、共建共享、供給咨詢和效果評估一體化的老年教育的信息技術支持工作機制,可以大大提高老年教育資源覆蓋率??梢曰诠┬杌永砟睿瑫惩ü┬桦p方有序溝通渠道,建立包括老年學習者、服務供給者等信息資源在內的公共服務智慧平臺,以信息技術實現老年教育公共服務的精準化;創新老年教育學習途徑,推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使老年學習者獲取更多實效性強且與自身個體差異相一致的學習資源。推動老年遠程教育發展,探索“互聯網+”教學模式,促進數字化學習資源跨區域、跨部門共建共享,加快優質老年學習資源對各地區各學校的輻射。加大老年教育主體應用5G、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能力培養。一方面,增強老年教育主體對應用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老年教育的重視度,充分認識到智慧老年教育對于促進資源整合共享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提升老年教育主體開發各類數字化老年教育資源的能力,尤其需加強老年教育師資隊伍數字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育,促進教師成為智慧教育的踐行者和智慧學習理念的引導者。在智慧學習環境下,數字化信息技術與智慧化學習成為一種新的學習范式,還需要加大老年學員應用智能手機的普及教育,促使其學會多種形式的遠程學習手段。同時,特別需要關注農村和偏遠地區老年人的智能手機普及和教育問題。最后,需積極引入市場資源,鼓勵互聯網企業與老年教育辦學主體結盟,加大數字化課程資源開發力度,切實提升老年教育資源供給總量與質量。通過有序推動線上資源免費向各級各類老年人群開放,切實增強資源整合共享效能。

首屆寧波老年教育理論研討會現場
教育資源整合共享既是老年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推進社會公平發展的有效路徑。其一,推進資源共享法制建設和制度建設,建立包括政府、社會、教育機構三者相互合作、有機協調、系統開放的資源共享,加快老年教育資源區域合理配置;其二,完善教育資源有償共享體系建設,充分調動各類教育機構共享資源的積極性,全面提高教育資源共享效果。例如,寧波老年教育聯盟指導委員會聯合寧波開放大學和寧波老年大學兩所中心校的力量,引進高校科研力量,召開首屆寧波老年教育理論研討會,各聯盟成員單位、高校專家等70余人參會,共享老年教育理論研究成果;其三,制定鄉村地區老年教育薄弱發展補償性和針對性干預措施,落實城鄉老年教育在師資力量、課程資源和網絡技術等方面結對幫扶。尤為可行的是,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在“互聯網+養老”的發展趨勢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應集課程資源平臺、設施設備資源平臺、一站式師資平臺等合作服務平臺于一體。一是搭建課程資源平臺。在研究制定老年人學習發展指南的基礎上,依托示范型老年大學開發一批通用型老年學習資源,如老年人需求集中的養生保健類、健身休閑類、文學藝術類、信息與科學技術類、法律法規類、代際溝通類等方面優質學習資源。二是搭建設施設備資源平臺。根據老年人希望就近參與教育活動這一顯著特點,設施設備資源平臺建設要從基層社區入手,整合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基礎資源、中小學、幼兒園、大學、為老機構、公共文化服務在內的老年學習活動場所和設施設備資源。三是搭建一站式師資平臺。依托老年教育聯盟,將老年大學現有師資、經過老年大學培養的具備教學資格和個人意愿的人員、老年教育機構專任教師、在某一方面具備專長的各類退休的老學者、老專家、老教師、老藝術家等專業人員集中到平臺中。將課程資源、設施設備資源和師資資源進行統一管理,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實現各合作單位共享,以簽訂協議的方式確定各單位的經費投入和利益分配。目前,寧波老年大學和開放大學在聯盟指導下已開始探索師資培訓共享平臺。
由示范型老年大學牽頭,向區域、社區、高校、企事業單位延伸,與高校、中小學、幼兒園、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合作,采用項目推動和協議約束機制相結合的方式組建教育聯盟。聯盟以老年大學為核心,由其負責聯盟日常運作,加強與聯盟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信息分享,充分實現理念互滲、特色互學、師資互聘、課程互補、教材互用、校園文化互通,實現各方互利共贏,實現資源充分有效利用。如寧波老年教育聯盟,聯合市政府辦公廳、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衛生健康委及寧波廣播電視集團等九家單位,成立標準建設、教學工作、數字化工作、研究評價四個專門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市各級各類老年教育機構,積極開展老年教育研究合作,共享教學資源,分享教研成果,推進老年教育機構的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建設,加快形成以寧波老年教育聯盟為引領,以市縣兩級老年大學為骨干,以各地各類“家門口老年大學”為基礎支撐的多元化、規范化、信息化的老年教育服務網絡體系,實現老年教育普及普惠。

參加寧波老年教育理論研討會的代表參觀寧波開放大學終身教育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