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越強



搭建最快的沖擊橋
沖擊橋是舟橋旅和工兵旅為數最多的一款渡河裝備,它最早出現在坦克剛問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早期反坦克的手段匱乏,防守的一方會挖出很多又深又寬的反坦克壕溝,讓坦克成了無法脫身的甕中之鱉。英國人在1918年研制出帶有履帶式底盤的沖擊橋,其攜帶的鋼制固定便橋能讓己方坦克順利跨越反坦克陷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摩托化和機械化的行軍方式頗具規模,有的部隊直到燃料耗盡才停止推進。為了保障部隊的快速行進,不受斷橋、溝渠等障礙的影響,沖擊橋迎來了黃金發展期,陸續出現了前置式、翻轉式、跳板式、剪刀式和平推式沖擊橋。
現代沖擊橋主要繼承了剪刀式和平推式兩種:剪刀式長度更長,部署耗時較長;平推式長度短,搭建的速度更快,所以平推式常用在坦克等裝甲較厚的底盤上,執行前線戰斗架橋的任務。此外,在公路網健全的今天,為了做到高速和輕便,不少沖擊橋利用輪式卡車或輪式裝甲車的底盤。
跨越大江大河的舟橋渡場
生活中我們見過很多類型的橋梁,在保證車輛順利通行這方面,浮橋可以說是最便捷有效的,它結構簡單,架拆方便,是臨時渡河的最佳選擇。在我國,一旦部隊需要架橋橫渡大江大河,各部隊下屬的舟橋分隊或是各戰區直屬的舟橋旅便會被調動起來,他們掌握搭建浮橋這項絕技。
知識鏈接
舟橋部隊
舟橋部隊是擔負渡河工程保障任務的工程兵,他們與工兵、建筑、偽裝、維護等專業部隊共同組成工程兵,是軍隊實施工程保障的技術骨干力量。其擁有各種大中小型渡河裝備,并根據河道的不同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渡河方案。基本任務是構筑浮橋渡場、門橋渡場,保障部隊快速通過江河障礙。
早期浮橋的搭建很費勁,工程兵們需要一節一節地依次連接至對岸,不僅花費時間多,還很難躲避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經常因為一小段受損而破壞了整座浮橋的完整性。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軍用浮橋的橋節能夠依靠自身或是外部汽艇的動力到達各自預設的位置,當危險來臨時還可以快速疏散,既節約了時間,也提高了生存力,所以我們也常把這種軍用浮橋稱為舟橋,還可從結構的角度將其細分成帶式舟橋和自行舟橋兩種類型。
1. 帶式舟橋
1962年,蘇聯軍隊列裝了世界上第一款帶式舟橋——PMP帶式舟橋。所謂帶式,就是指一輛普通卡車就能攜帶,其運輸時的尺寸不會影響到卡車兩側其他車輛的通行。帶式舟橋系統主要由專用運輸車、河中橋節和岸邊橋節組成。帶式舟橋的每一個橋節能像折扇一樣打開或收縮,折疊后由專用車輛運輸,卸至水中可自行展開,完全打開后的橋節并排行駛兩輛卡車都沒問題。在工程兵和汽艇的協助下,再將各橋節縱向銷接或扣接,就形成了長短不一的浮運平臺或一座完整的浮橋。
如果遇到長江、黃河等流量大的干流河道,就要請來塊頭更大的重型帶式舟橋,這種舟橋的橋節下方通常會安裝像橋墩一樣的浮舟,起到穩定浮橋、增加承重和規避水面雜物撞擊等作用。有些經過改裝的重型帶式舟橋還能供洲際導彈發射車和火車等特大型車輛通過,所以重型帶式舟橋也被稱為特種舟橋。
2. 自行舟橋
自行舟橋就是能夠兩棲行駛的舟橋,通常作為重型舟橋使用。其底盤有履帶式和輪式兩種,下水后啟動噴水推進裝置實現水上機動,能夠自行完成浮橋的搭建。但其結構十分精密,維護成本高,所以只有一些軍事強國才能少量配備。
往來如梭的門橋渡場
門橋也是一種重要的渡河方式,它和浮橋使用同一種舟橋器材,不過它的任務不是搭橋,而是扮演運輸船的角色。它由一個或幾個浮橋的橋節連接,其原理和羊皮筏或長江上的汽渡一樣,當需要渡河的裝備或人員登上門橋后,等候多時的動力汽艇隨即啟動發動機,牽引著門橋駛向對岸。此外,有些門橋和車輛結合在一起,組成了入水為橋、出水為車的兩棲自行門橋,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自行舟橋,簡化了門橋的部署流程,加快了部隊渡河的速度。
總體來看,浮橋適合水面不寬、水流不急的河道,對通行主戰坦克等大件裝備較為可靠,或是充當臨時交通節點,供部隊高強度和長期渡河使用。像渡輪一樣的門橋對河道的寬度沒有要求,甚至能在湖泊或近海航行,其部署的時間很短,適合為迫切渡河任務提供保障。
舟橋部隊的奇珍異寶
搭建渡河交通線是舟橋部隊最重要的職責。不過,除了架橋,一些特殊的渡河裝備也值得關注,有了它們才能讓整個渡河工作更加順暢。
首先是兩棲特種車輛。這種車輛從外觀上看和浮橋沒有半點關系,為了提高浮力、減小阻力,它們的造型更像是一艘小艇。俄羅斯舟橋部隊至今還保留著PTS系列兩棲運輸車,這種車輛就像一艘會在路上跑的登陸艇,其后部的開放式貨艙非常大,舟橋部隊會用它裝載一些工程設備和部分人員先期到達對岸,尋找和加固對岸的渡河點。戰時,它也能依靠自身的裝甲防護力,將步兵或輕型裝甲車運輸到對岸,消除阻礙渡河行動的因素。我國舟橋部隊目前也少量裝備了小型兩棲偵察車,作為投送偵察兵的手段;如果需要武裝強渡,我們還可以向主攻對海登陸的部隊抽調火力強大的各型兩棲突擊戰車和本領強大的兩棲破障工程車等裝備。
其次是鐵路浮橋,我國很早就掌握了建造這種橋的技術。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援行動中,鐵道兵舟橋團在三天內就架通了京山線薊運河鐵路舟橋,使553列客貨列車順利通過薊運河。如此重要的生命通道被快速打通,這鼓舞了各個戰線上的救援人員,鐵道兵舟橋團因此受到中央軍委的嘉獎。
最后,保衛渡河的安全也很重要。舟橋部隊有主動和被動防御兩股力量,每個舟橋部隊都有一定的警衛和偵察連,他們會乘坐高速快艇埋伏在上下游,及時報告可能出現的情況。舟橋部隊的防化發煙連則在渡場附近待命,如果遇到敵方偵察、空襲飛機過頂,他們會迅速釋放偽裝煙霧,掩護裝備和人員快速撤離。
舟橋部隊是一支專業性極強的部隊,除了肩負戰時各種保障任務,還在和平時期做出了很多令人稱贊的貢獻。只要涉及抗洪搶險,就能發現他們的身影,小到駕駛沖鋒舟搜尋被困人員,大到架設救災浮橋和加固大堤,他們用扎實的技術和頑強的精神在救災一線大顯神威,架起“生命之舟”,點燃了每個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