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郭 燕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服裝是人們的日常消耗品。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消費市場龐大,存在各類服裝生產廠家,既有國際連鎖的大品牌,也有掛牌生產的小作坊,但很多服裝企業不愿在服裝設計和研發上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獲取經濟利益,不少服裝企業選擇模仿流行的服裝設計,有的甚至直接將他人的創意貼牌生產,造成服裝侵權現象。保護服裝知識產權、支持原創服裝設計、維護服裝企業的合法權益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國十分重視服裝知識產權保護,構建了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明確了不同主體的權利與義務,規定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的時間范圍、相關權利和具體實施條例,為服裝企業維權提供了法律依據。
由郭燕編著,知識產權出版社于2013年3月出版的《服裝知識產權保護及侵權案例評析》一書,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服裝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內容,從法律、實踐、案例等不同視角,研究了服裝知識產權的具體法律條例,針對性強、專業性強。此外,該書收集了31個與服裝有關的侵權案例,結合案例講述了侵權情況,針對性地提出了服裝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解決方式,適合法律專業人員和服裝界人士學習。
《服裝知識產權保護及侵權案例評析》一書共有6章內容。第1章詳細介紹了有關服裝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研究了《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對服裝侵權行為進行了解釋;第2章探析了服裝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內容,指出服裝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相關法律權利和義務;第3章結合具體的商標侵權案例對服裝行業常見的商標侵權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等進行了案例評析,以案例的形式加深了讀者對服裝商標權侵權的認知和了解;第4章評析了服裝專利權侵權案例,分析了具體的侵權方式,研究了服裝發明專利權、服裝實用新型專利權和服裝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例的差異;第5章分析了服裝著作權的侵權案例,研究了侵權方式和具體的案例內容;第6章結合我國的社會背景,分析了制定服裝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應注意的問題,并提出了服裝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
參閱全書內容可知,服裝設計和品牌是服裝企業發展的基礎,設計屬于知識產權范疇,很容易被模仿和抄襲,但由于服裝的季節性變化大、服裝品種多、企業眾多等原因,很多服裝企業不太重視服裝設計的維權工作,再加上申請知識產權周期過長、成本較高,且服裝設計侵權這一情況不好界定,大大增加了維權難度,導致很多服裝企業不愿在維權上花費時間。因此,政府需要要從法律層面入手,優化服裝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制度,利用法律來保護原創服裝企業的合法權益,打擊不正當競爭的服裝企業,促進服裝行業的健康發展。基于服裝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從國家、服裝行業、服裝企業的角度,提出服裝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策略,具體分為以下3個方面。
其一,從國家視角出發,優化服裝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制度。我國服裝市場廣闊、服裝企業眾多,是世界聞名的服裝生產大國,卻不是生產強國,著名的服裝商標數量寥寥無幾,嚴重影響了我國服裝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影響了服裝企業的發展。因此,政府要從宏觀視角出發,高度重視服裝知識產權,出臺各類保護政策,規范各主體的行為,增強整個服裝行業的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首先,大力宣傳服裝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知識,介紹《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的具體內容,使服裝企業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自覺注冊知識產權,打擊行業中的侵權行為,為服裝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政府要為服裝企業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鼓勵服裝企業申請商標權注冊、申請專利權保護和著作權登記。企業作為實施服裝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戰略的主體,需要落實注冊、維權等各項工作,而政府則需要加強對已注冊企業商標的保護,采用罰款、整改等行為打擊服裝市場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增加企業的侵權成本,從而抑制造假、貼牌等行為,維護服裝企業的合法權益,如政府可以成立專門的機構,深入百貨商場、批發市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打擊冒牌服裝品牌的銷售行為。最后,政府要大力推進服裝行業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策略,在社會上形成一種重視知識產權的社會意識形態,用制度來強化這種“知識產權意識”和“法律文化”,引導社會形成尊重原創、尊重知識的價值氛圍。
其二,結合服裝行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以服裝行業協會為主導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近年來,隨著相關法規的完善和社會公眾法律意識的崛起,服裝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但由于我國服裝市場過于龐大、服裝行業中仍存在大量剽竊他人服裝設計作品的行為,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原創服裝企業的利益,制約了整個服裝行業的發展。因此,服裝行業要注重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制定服裝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策略有利于規范各個主體的經營行為,加強服裝市場的執法力度,強化服裝企業的保護意識,保障原創企業的合法權益,減少侵權行為。首先,服裝行業要根據國家的服裝知識產權制度,通過行業協會對服裝企業進行針對性指導,打擊侵權現象,為服裝企業設計、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環境,構建創新和尊重知識的行業氛圍。由于服裝企業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主要是通過工商管理行政部門進行監管,服裝行業可以主動配合工商管理行政部門的工作,提高其監管效率,降低服裝企業的維權成本。同時,服裝行業要結合國家出臺的服裝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條例,針對服裝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專業性強的特點,完善知識產權服務制度,健全司法鑒定、證據保全、技術調查等工作,使服裝市場中的侵權行為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控制;制定相關工作計劃,安排相應的知識產權課程,將知識產權宣傳活動深入企業員工的培訓,加強服裝產業員工的產權意識。其次,服裝行業協會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宣傳,普及服裝知識產權教育,樹立以誠信為榮,假冒為恥的行業觀念,引導企業遵紀守法,進行自主創新,形成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再次,服裝行業協會可以利用自身的知名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機制,使企業可以自由分享服裝設計理念、經驗、方式等;最后,服裝行業協會要加強內部監管,對抄襲、侵權的服裝企業進行教育管理,責令其整改,對于屢教不改的侵權企業,可以啟動法律程序。
其三,服裝企業要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如今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是服裝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推動力,而知識產權則是技術創新的有效保障。因此,企業自身要重視知識產權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時登記和注冊企業的新專利、新設計、創新面料等,將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維權提上日程。當原創作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能夠利用法律手段申訴維權。目前服裝行業較為嚴重的侵權現象主要包括抄襲他人設計、侵犯他人商標權、專利權等,有的企業會假冒商標、搶先注冊他人商標標識、將他人的商標用作自己的企業名稱,利用其他商標的知名度打開自己的銷售市場,對原本的服裝企業造成不利影響。為此,服裝企業要重視商標注冊,只有及時注冊商標,才能享有相應的法律權益,在企業遭到侵權時,才能夠尋求法律的保護。小型服裝企業可以選擇使用率高、效益好的商標進行注冊,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利益;大型服裝企業實力雄厚,服裝設計、商標等的社會知名度很高,為此,可以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建立系統化的服裝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對企業的專利、商標、著作權、信息機密等無形資產進行管理和保護,但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需要與設計部、采購部、營銷部等進行管理合作,加強設計人員和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交流,才能提升管理效率,如服裝企業可以通過對商標、專利和著作權進行一體化管理,對服裝知識產權實行全方位的保護,當服裝問世之后,服裝的商標權、外觀設計、商業秘密等都會受到相關的法律保護,有利于企業的服裝品牌建設。
綜上所述,服裝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需要整合不同主體的力量,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來規范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行為。政府需要完善法律法規,為企業的維權行為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據;服裝行業需要提高從業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和維權意識,建立行業準則,打擊抄襲、侵權等違法行為,為知識產權保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而服裝企業要明確自身的責任,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意識到服裝知識產權作為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需要得到重視和保護,在注重自身創新的基礎上,尊重其他企業的設計成果,保護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共同營造相互尊重、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